【注:本文作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抄袭。侵权必究!全网追踪】

  有一个妇人,她的情绪十分急躁,经常因为生活中的琐事和邻里之间发生争执,她和别人的关系相处得不是很融洽,为此她也很苦恼。有一天,她去山上拜见一位得道高僧,请求他开导自己,帮自己改掉这个爱生气的毛病。她絮絮叨叨地把近日之内发生的事情和高僧一一叙述。高僧听完之后,没有说话,而是把她引入到另一间禅房内,锁上门,拂袖离去。妇人感觉自己像是被骗了一样,所以她气得破口大骂,骂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人理她。她口干舌燥,又开始哀求高僧,希望他能给自己打开门。

  高僧其实一直就站在门外,但是他还是像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妇人终于是没了办法,她不再说话,静静地坐在那里。这时候,高僧站在门口问:

  “你现在还生气吗?”妇人气呼呼地说:“当然,我是在气自己,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听你讲话,结果还把自己困在这鬼地方,简直是在煎熬。”高僧说:“你在和自己生气,连自己都不肯原谅,还怎么做到平复心情。”说完转身离去。又过了一会儿,高僧又回到门口说:“你还在生气吗?”“不生气了。”“为什么?”

  “生气也解决不了问题。”高僧接着说:“你还是没有消除掉心中的愤怒,只是一时压在心底罢了,早晚会爆发出来。”高僧说完又离开了。高僧第三次来到妇人的门前,妇人这次主动告诉他自己已经完全不生气了,因为根本不值得。高僧笑着说:“你还在计较值不值得,可见心里还在暗自的衡量,这是气愤的根源所在。”妇人问高僧:“大师,那么什么是气?”高僧将一杯水泼在地上,妇人看了之后,若有所思,良久没有言语,顿悟,叩谢离开。

  在生活中许多愤怒就是来源于内心,是一种不安的情绪在推动着气愤的形成,而气愤其实什么也不是,就像是泼在地上的水一样,来无影去无踪,你的心里根本不看重这一点,它就会如空气一般蒸发掉。有时候,气愤更多的是在和自己较劲。比如,嫉妒也是气愤的来源,当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不是想着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赶上别人,而是在不停地抱怨其他人的能力,愤怒也就接着从抱怨中滋生。

   愤怒不是可以在内心占据一席之地的东西,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不是可以当作它根本不存在一样。生气的时侯,它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谓

  “气大伤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笑一笑,十年少”,多给自己微笑,多向别人微笑,就是战胜愤怒的最大法宝。

  【注:本文作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抄袭。侵权必究!全网追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