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題1、《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2、新課程中「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使課程結構具有(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3、《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收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4、《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評價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5、《綱要》指出,要「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6、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7、新課程提倡建立一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評價體系。8、新的課程改革要促進學生的(多方面)的發展,而不僅僅是著眼於認知方面的發展。9、課程往往是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和設計的。10、課程強調學習者作為學習的(主體)。11、課程改革既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每個個體求得自身充分發展的(內在需求)。12、(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是現代人一生髮展的四大支柱。13、地方課程具有(地域性)特徵、針對性特徵、時代性和現實性特徵、探究性和實踐性特徵。14、在教師角色轉換中,應該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由居高臨下向平等融洽轉變。15,教師作為教學的「促進者」角色,具有三個特點a、積極地旁觀,b、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c、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16、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角色的變化主要體現在:a、由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b、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c、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d、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e、由單項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交流轉變,f、由居高臨下向平等融洽轉變,g、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17、教師教學的創造性首先體現在對(教材)的處理上。18、當前,學生的學習方式正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向創造性學習轉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度向(教育促進者)轉變。19、《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根據學生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為欣賞與評述、造型與表現、設計與運用、(綜合與探索)四大學習領域。20、課程的改革不僅是內容的改革,也是(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改革。21、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22、《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根據學生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23、新課程的總目標是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表述的。24、為了提高課程的適應性,滿足不同地方、學校和學生的需要,國家制訂了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政策。25、對於教材的處理方式上,新舊兩種美術教材觀的不同之處在於舊教材觀是教教材,新教材觀是用教材。26、美術學習活動大致可分為創作和欣賞兩類,就活動特徵而言,前者更傾向於外化,後者更偏重於內化。27、課堂教學是教師提高和促進每一位學生髮展的主要陣地,建立「以學論教、教為了促進學」的課堂教學設計已成為美術課程改革的主流,談談美術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標準有教學目標多元、教學內容豐厚、教材處理變式、教學問題優化、教學活動有效、教學流程清晰、教學姿態平等、教學評價恰當、教學方法多樣、媒體運用恰當。28、美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有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促進學生髮展而進行評價。29、新課程下的課程總目標按照三個維度表達,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30、本次課程改革,要改變單純以學科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思路和方法,從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角度,根據美術學習活動方式來劃分學習領域。因此,新課標劃分了「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31、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提出框架、教學和評價的建議。32、教育部第13號令《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和內容,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包括:藝術類課程教學,課外 藝術教育活動,校外、校園文化藝術環境建設。33、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34、《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根據學生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為造型 表現 設計 應用 欣賞 評述 綜合 探索四大學習領域。35、課程的改革不僅是內容的改革,也是(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改革。36、美術課程標準中,根據美術學習活動方式來分四大學習領域欣賞評述 、 設計應用、 造型表現、綜合探索。37、美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有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促進學生髮展而進行評價。38、新課程下的課程總目標按照三個維度表達,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39、美術課程是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門(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課程。它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40、美術學習活動大致可分為(創作)和(欣賞)兩類。41、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美術課程要特別重視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42、美術教學應注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應當多給學生(實踐)的機會。43、新課程標準要求在美術教學中加強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主體)的地位。44、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與(現實社會)的聯繫。45、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自主)性學習方法進行(探索研究)和合作交流。46、對學生美術作業的評價要注意充分肯定學生的(多元性)。47、中(小)學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一門必修的藝術文化課程。48、它對於陶冶情操 ,提高美術文化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49、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學生的 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50、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51、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52、美術新課程標準把美術學習分為四大學習領域,分別是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53、美術教學計劃包括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單元教學計劃、課時計劃。54、教學方法是師生為實現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任務在共同活動中所採用的行為或操作體系。55、美術教學原則有審美性原則、直觀性原則、精講善練原則、創造性原則(或眼腦手協調並用原則)、統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等原則。56、教案中包含了教師對教材的獨到理解及其創造性的設計,包括教學程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試題來源:[url]www.0590edu.com[/url]57、以學科為基礎的美術教育,簡稱DBAE,以嚴謹的美術課程來實現美術自身的價值,其教學內容包括美術創作、美學、美術批評、美術史四部分.58、小學美術教學法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其學科性質具體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理論性、實踐性、與綜合性。59、小學美術教材教法的研究對象是小學美術教學系統,這個系統包括美術教學的基本目的、基本原則、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評價、教師素質等各個方面。60、衡量一堂美術課成敗的關鍵在於教學目的的確定是否正確以及教學目的的是否實現。61、常用的美術教學方法可分為師生互動型、教師輔導型與學生自主型三大類。62、教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教具學具準備等。63、美術的雙基教學是指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64、1904年1月清政府頒布了《癸卯學制》,其中明確規定圖畫、手工為學校開設課程,我國從此開始了學校美術教育的歷史。65、新課程的「三維」課程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66、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67、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68、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領域(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和勞動與技術教育)。69、改革應有利於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判斷題1、普通中小學校的美術課程要改變單純的學科知識體系構建模式,使專業化傾向淡化,要由專業化美術走向生活化美術。(  √)2、在美術活動中基本上不存在標準答案,在某些活動中也不存在「對」與「錯」,美術活動是一種極富個性與想像力的創造性活動。(√)3、在美術活動中基本上不存在標準答案,某些活動中也不存在「對」與「錯」,美術活動是一種極富個性與想像力的創造性活動。(√)4、美術學習活動是一種不同於其他文理學科的學習方式。(√)5、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美術課程評價的依據是美術課程標準。(√)6、「設計·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本學習領域中「設計」一詞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現代設計基礎和傳統工藝。√7、在學與教的過程中,要有效傳遞的主要信息是教學內容。(∨)8、教學環境中的物質環境主要指課堂自然條件、教學設施以及空間布置等。(√)9、新課程總目標是按照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表述的。(√)10、美術教師應該具有:營造互動發展的教學過程、面對全體學生、樹立課程意識、終身學習意識等教育觀念。√11、對於教材,教師可根據個人喜好任意組織所教內容,體現教師的主觀能動性。╳12、「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的「設計」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現代設計基礎和傳統工藝。√13、對美術作品的批評方法有五種:①品評式或品鑒式批評②形式主義批評③歷史批評④社會學批評⑤心理學批評。對於不同的批評和判斷角度,有不同的結論,因此,對美術作品意義和價值的判斷是任意的。A.正確B.錯誤14、美術新教材的體系是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打破過去以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材體系結構,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為核心、以探究式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以人文性單元為基本特徵的美術教材新體系。( √ )15、教師只是課程的傳遞著和執行者( ╳ )16、生活經驗是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 )17、課程的總目標是按照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表述的。( √ )18、積極開發併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 課程資源。( √ )19、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應著眼於培養學生 終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 )20、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 ,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 )21、家課程標準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 )22、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 √ )23、教師只是課程的傳遞者和執行者。      (× )24、兩個班使用的教材不同,不能橫向比較學生學習質量。    ( × )25、生活經驗也是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 √ )26、新課程強調過程與方法,所以在教學中要以學生體驗為主,系統知識掌握( × )27、「注重過程」的意思就是教師在解決問題時不但要講清結果,更要注重講清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 )28設計·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本學習領域中「設計」一詞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現代設計基礎和傳統工藝。√多選題1、新課標中所指的基本的美術素養應當包括( ABCD )。(備註:網上答案也有ABD和ABC兩種)A、 能初步解讀身邊的美術現象 B 、能在一定程度上運用美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觀念 C、 能熟練運用各種表現形式自如地描繪對象 D、有自己的審美趣味2、請就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流程對以下選項進行排序 (D、B、C、A)。A.小結、評價 B.自由欣賞、分析 C.小組討論 D.呈現作品3、我國美術課程教學設計發展過程經歷以幾個階段,請對以下選項進行排序(C、A、B)。A.重雙基 B.重素質教育 C.重技能4、我們應該在這幾個方面對美術課堂教學進行評價,諸如( A、 C)A.注重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B.重視家長的單向評價C.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D.使用末尾淘汰制來進行評價5、教師在美術教學行為中的角色是(ABCD)A、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B、學生學習的引導者C、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D、學生學習的欣賞者6、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非常重要,你認為合適的有哪些( AC)A、「不錯,你的作品很有特色!」B、「這幅作品的毛病太多了,趕緊改!」C、「畫得很不錯,如果再加上自己大膽的想像,將會更加出色!」D、「你的這件作品太缺乏想像力了!」7、某教師在執教《給同桌畫張像》一課中提出作業要求為,「試著給同桌畫張肖像畫,可以用寫生方法或憑印象去畫,繪畫工具不限」,這樣的作業要求設置(ABCD)A、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本課的自主性B、給學生創造性、探索性學習留有很大空間C、注重了個人特質和潛能的培養D、為學生嘗試不同材料的表現提供了平台8、美術課程標準的課程性質與價值有(ABCD)A、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B、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C、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 D、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9、我國美術課程的教學設計發展過程經歷以下幾個階段,請對以下選項進行排序(CAB)。A.重雙基 B.重素質教育 C.重技簡答題(1-20題)1、簡單闡述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答:(一)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二)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三)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五)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2、美術課程的性質與價值是什麼?(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3、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麼?(1)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2)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3)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4)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為促進學生髮展而進行評價。4、美術課程的教學建議是什麼?(1)美術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2)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3)美術學習應當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層面。(4)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唯一主角的現象,應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5)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6)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與合作交流。(7)教師影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8)教師應儘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路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國際互聯網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信息,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5、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設計」一詞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哪兩項學習內容? 答: 《美術課程標準》認為: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設計」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現代設計基礎和傳統工藝」兩項學習內容。6、新課標在義務教育階段設置「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具體指什麼?答:《美術課程標準》認為:「『設計·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7、學生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美術學習後,應具備基本的藝術態度包括哪幾方面?答:應該具備的基本的藝術態度主要包括這麼幾個方面:第一有敏銳的視覺意識,對視覺現象和美術作品能作出積極的(或獨特的)反應;第二能自覺而大膽地運用美術的媒材和方法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情感,追求藝術化生存;第三能不斷追求更高的審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8、美術新課標中美術課程的總目標包括哪三維?答:課程的總目標是按照三個維度表述的,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9、簡要回答四個學習領域中「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的區別與聯繫?答:「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其活動方式更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形成創意,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為特徵是它們的相同點,都鼓勵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媒材與工具,運用不同的方法體驗創作活動的樂趣」。而區別在於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後者更注重功能性。10、通過「設計·應用」領域的學習活動,學生應達到什麼目標?(請回答出其中的三條)答:學生在該領域應達到的目標:第一, 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並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創意、設計和製作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第二, 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製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第三, 了解藝術形式的美感及其與設計功能的統一,提高對生活物品和自己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激發美化生活的願望。第四, 養成事前設想和計劃的行為習慣以及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工作態度。11、請簡述《美術課程標準》中,有關「美術教育」的解釋。答:以美術學科為基礎的教育門類。其目的主要是:延續和發展美術的知識與技巧,以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術素質和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2、在美術教學中滲透人文意識,應注意哪幾點?答:在美術教學中滲透人文意識,應注意這麼幾點:首先,作為教育工作者的美術教師要努力通過各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其次,不要將美術教育視為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來。再次,要高度重視對美術作品的鑒賞,並將作品放入一種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從作品中發掘人文內涵。13、簡述《美術課程標準》中對「美術」一詞的解釋。答:藝術的種類之一。「美術」在歷史上是個語義多變的概念。在現代,人們更傾向於稱美術為造型藝術和視覺藝術,具體包括繪畫、雕塑、工藝、攝影、計算機美術、廣告設計、產品設計、建築和環境藝術等。隨著時代的發展,美術的外延和內涵還會不斷發生變化。14、請思考並簡述,什麼是基本的美術素養?答:基本的美術素養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美術的內容和現象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對美術的創作方法與過程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對美術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所以,基本的美術素養不僅僅是對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應該具備基本的藝術態度。15、什麼是案例?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體事例,通過它們能印證某種理念或提示某種方法。16、新課程下的學生觀有哪些變化?(1)學生本位意識。(2)學生主體意識。(3)學生個體意識。17、新課程下的教師角色由哪些變化?(1)學生學習的促進者(2)教育教學的研究者(3)課程的建設者18、為什麼說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為課堂教學設計活動實質上是伴隨實施教學的全過程的。考察課堂教學設計的知識過程,我們不能只看到教師的課前教學設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與學生對話的具體情境,調整甚至改變課前的教學設計,這也是一個設計的活動,可稱為「課間設計」,同時,教師在教學完成之後,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以便為將來的教學提供新的經驗與思路,可稱之為「後設計」。19、什麼是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相對於「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它包括自主監控、自主指導、自主強化三個過程。美術課最容易接近自主學習。20、你認為一個好的教學案例的「標準」有哪些方面?一個好的教學案例都是有一定「標準」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條是能促使自己進行教育教學的反思和幫助閱讀案例的人從中「學有所獲」。其次要做到:(1)、具有可讀性。一個好案例是一件文學作品,應該是主題鮮明、中心突出,圍繞主題以一種引人入勝、迷人的方式來展開,事件發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體驗和內部衝突揭示充分,表現得淋漓盡致,語言表達明晰、生動和活潑。(2)、具有時代性。一個好案例必須要有時代的特徵,能反映當前教育教學中最普遍發生的問題,能足夠引起自己和人們的反思,能產生「共情」。(3)、富有個性化。案例的內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對問題的分析和討論能從理論的高度去開掘並能提煉出自己的觀點,能引起人們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觸及人們的靈魂。(4)、一般用過去式表達。(5)、字數最好在2000——4000字範圍內。21-40題21、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是美術課程應該具有的特徵。要點:正確。《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學科並不是單獨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個部分。強調美術學科內部的綜合,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綜合以及美術學科與社會、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綜合。一幅美術創作作品的誕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術技能技巧的表現以外,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地域環境、經濟發展、民俗風情、人文修養等有著密切的聯繫和影響。22、美術教師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掌握美術基本知識和技能。要點:片面。美術教育是一種學科教育,而任何一種學科教育都是有兩部分構成的,一是學科本體,也就是學科的知識與技能系統;二是該學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過對該學科的學習使學生的心理、行為產生種種良性的變化。美術活動需要感受、體驗、情感、想像、創造,通過美術教育也有助於形成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情感、活躍的想像力、大膽的創造力和靈巧的動手能力。同時,美術活動也能作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會學習、跨學科學系的工具。美術學科本體始終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礎;美術學科也應該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盡量增強美術學科對人的身心發展的積極影響;美術本體和教育功能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當然,不同的學科教育的不同層次有著不同的側重,這種側重體現了學科教育不同層次的特徵。23、你認為教師對學生美術作業的評價是以「一味的鼓勵性評價為主」還是以「科學性評價為主」?為什麼?要點:新課程需要新的教學評價,新教學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以激勵性和發展性為主的評價方式,使教師們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過程,注重肯定,讚揚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學生們享受學習成功的歡樂,喚起學生自尊心和學習的自豪感。但「一味的鼓勵性評價為主」的評價觀,忽視了對學生作品問題的指出,這樣久而久之只會使學生失去進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學習。而「科學性為主」的評價觀,即注重看到學生作品進步的一面,還要恰當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24、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懂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要點:正確。教學是有方法的,但教學方法的選擇不能機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內容而異,因教師而異,因條件而異。教學方法的選擇更重要的是考慮學生如何「學」的活動設計。任何教學方法都是相對的,並且是在不斷發展的。教師應以「課標」精神為依據,遵循一定的教學規律,靈活地、創造性地、多樣性地去發揮,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25、你認為「以教為主」與「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模式的主要區別在哪裡?要點: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的是教學目標的分析。比如學習任務的結果是什麼,性質、所學內容的知識結構、起點與重點分析等等。強調的教師的「教」,教師主導著教學的進程,控制著學生的學習。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的焦點在於學習情境的設計。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繫的。在知識應用的實際情境下的學習,學習者的經驗才能賦予新的學習意義。因此,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關注的是學習環境的設計。強調學生的「學」,教師主要起著指導、引導的作用,學習的主導權在學生手中。26、你在美術教育中,如何理解與運用「以直觀形象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的?請聯繫教學實際進行闡述。要點:以直觀形象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更能體現美術學科同屬於視覺藝術的特點,人們是通過眼睛的「看」來「感知」和「解讀」的。因此運用直觀形象傳遞美術信息,這是美術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觀摩法、觀察比較法等。如繪畫、製作方法步驟的現場示範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點演示,或實物、范畫、錄像、課件的展示等。在採用直觀形象傳遞信息的教學方法時,必須做到范畫、范作要精選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師演示的每一個過程、步驟都要讓學生看清楚。-27、你是怎麼理解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關係?要點:教師角色的轉變: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① 積極地旁觀。學生在自主觀察、實驗、討論時,教師要積極地看、聽,設身處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② 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採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③ 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遵守紀律,友好相處,培養合作精神。教師需要新的工作方式:學生學習方式帶來的挑戰:① 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探索性學習② 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③ 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28、你認為「知識」與「能力」之間有聯繫嗎,為什麼?你在美術教學中是如何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的?要點:知識與能力是有聯繫的,因為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不存在著美術升學的壓力,美術教學的目的讓學生通過對一般的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達到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29、什麼叫「建構主義」?要點:建構主義認為,某一社會發展階段的科學知識固然包括真理性,但是並不意味著終極答案,隨著社會的發展,肯定還會有更真實的解釋。因此,教學不能把知識作為預先決定了的東西教給學生,不要以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方式來作為讓學生接受的理由,用社會性的權威去壓服學生。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只能由他們自己來建構完成,以他們自己的經驗為背景,來分析知識的合理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理解新知識,而且對新知識進行分析、檢驗和批判。30、什麼是新課程教學設計?新課程教學設計,是教師和學生為完成教學目標所採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師的方法以及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習的方法,是師生展開的一種合作、交往的教學。好的教學設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31、新課程下的教師角色由哪些變化?一、師應該將「主人」的地位還給學生,將學生視為主體。二、教師要教會學生改變以往的學習方法。即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三、教師要尊重與愛護學生。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個體性、獨特性、多樣性給予尊重,並以此作為教育教學的前提。32、什麼是案例?應該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往往包含一個或多個現實中的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33、什麼是自主學習?所謂「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是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的過程。34、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設計」一詞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哪兩項學習內容?答: 《美術課程標準》認為: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設計」包括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現代設計基礎和傳統工藝」兩項學習內容。35、新課標在義務教育階段設置「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具體指什麼?答:《美術課程標準》認為:「『設計·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36、學生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美術學習後,應具備基本的藝術態度包括哪幾方面?答:應該具備的基本的藝術態度主要包括這麼幾個方面:第一有敏銳的視覺意識,對視覺現象和美術作品能作出積極的(或獨特的)反應;第二能自覺而大膽地運用美術的媒材和方法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情感,追求藝術化生存;第三能不斷追求更高的審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37、美術新課標中美術課程的總目標包括哪三維?答:課程的總目標是按照三個維度表述的,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38、簡要回答四個學習領域中「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的區別與聯繫?www.0590edu.com答:「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其活動方式更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既強調形成創意,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為特徵是它們的相同點,都鼓勵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媒材與工具,運用不同的方法體驗創作活動的樂趣」。而區別在於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後者更注重功能性。39、通過「設計·應用」領域的學習活動,學生應達到什麼目標?(請回答出其中的三條)答:學生在該領域應達到的目標:第一, 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並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創意、設計和製作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第二,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製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第三,了解藝術形式的美感及其與設計功能的統一,提高對生活物品和自己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激發美化生活的願望。第四, 養成事前設想和計劃的行為習慣以及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工作態度。40、請簡述《美術課程標準》中,有關「美術教育」的解釋。答:以美術學科為基礎的教育門類。其目的主要是:延續和發展美術的知識與技巧,以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術素質和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41-62題41、在美術教學中滲透人文意識,應注意哪幾點?答:在美術教學中滲透人文意識,應注意這麼幾點:首先,作為教育工作者的美術教師要努力通過各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其次,不要將美術教育視為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來。再次,要高度重視對美術作品的鑒賞,並將作品放入一種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從作品中發掘人文內涵。42、簡述《美術課程標準》中對「美術」一詞的解釋。答:藝術的種類之一。「美術」在歷史上是個語義多變的概念。在現代,人們更傾向於稱美術為造型藝術和視覺藝術,具體包括繪畫、雕塑、工藝、攝影、計算機美術、廣告設計、產品設計、建築和環境藝術等。隨著時代的發展,美術的外延和內涵還會不斷發生變化。43、請思考並簡述,什麼是基本的美術素養?答:基本的美術素養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美術的內容和現象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對美術的創作方法與過程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對美術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所以,基本的美術素養不僅僅是對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應該具備基本的藝術態度。44、美術課程的評價建議是什麼 ?(1) 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在重視教師與他人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評價的同時,更應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可以採用問卷形式,也可採用建立學生學習檔案的方式。學生在學習檔案中收集美術學習全過程的重要資料,包括演習記錄,構想草圖,設計方案,美術作業,相關美術信息(文字或圖像資料等),自我評價以及他人評價的結果.(2) 注重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美術教學評價既要通過美術作業評價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更需要通過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其在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予以評價,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3) 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對學生美術作業應採用多樣的評價方法.學生美術作業評價呈現方式可以是分數或等級,可以是評語,也可以採用評語與等級相結合的方式,還可以採用互評或座談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行和發展,並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與發展方向.(4) 建立促進美術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美術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議美術教師在每一個單元教學結束後,記錄教學體會,教學成果以及需要改進之處.45、新課標將什麼階段的美術學習內容分為四個學習領域?答:新課標將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學習分為四個學習領域。46、新課標是從什麼出發來劃分美術學習內容中的四個學習領域?答:新課標是從學生學習活動方式考慮,劃分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領域。47、快下課了,教師有些教學任務還未完成,可是回答問題的學生還在滔滔不絕地發言,教師應該怎麼辦? 要點: 一個高效的教育過程應該是師生、生生積極互動、動態生成的過程,學生的想像力往往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正如布盧姆所說:「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範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藝術了。」新課標認為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與否,並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課堂教學重要的是培育學生自我體驗、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為此,教師必須用動態生成的觀念來控制課堂教學,隨時準備適應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因素」,「以學定教」,鼓勵學生大膽發問,對學生出現的火花,教師應敏銳地抓住它並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寶貴的教學資源,從而超越預定的目標。如果這位學生的發言很有價值,就應該讓他把話講完,相反正在該學生講的滔滔不絕時,教師雙手一拍「停」!這種「精確控制」恰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削弱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其這樣還不如順其自然,讓學生自己決定應該何時結束。教為了學,教要適應學,師生互動、動態生成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48、新課改中要求教師角色應當如何轉變?由傳統的知識傳說者向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轉變。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向學生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轉變由傳統的靜態知識佔有者向動態的研究者、學習者轉變49、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領會教材的精神,做到心中有數關注現實生活,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創造力來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發發展教材。50、有人認為接受學習已經過時了,對此,你有何看法?學生的學習方式一般由接受和發現兩種。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彼此也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但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和掌握,使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轉變學習方式就是改變這種狀態。探究學習過程離不開有意義的接受學習。51、過去,我們認為,評價只有分等級的作用,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具有哪些功能?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或目標導向、激勵、教育、監督、反饋、調控等功能52、美術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8分)答:(1)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2)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3)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4)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5)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53、美術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中要求「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請請問什麼是基本的美術素養?(1)必須堅信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2)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髮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54、美術課程標準依據美術學習活動方式劃分了那四個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 設計·應用,欣賞·評述 ,綜合·探索 。55、三維目標在美術課程中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學生要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在過程與方法方面,學生要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發展美術時間能力。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學生要努力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創新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56、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的策略和方法有那幾方面?第一,創設探究情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空。第二,加大教學內容的開放性,精心選擇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並確定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第三,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第四,進行巡邏與詢問,適時參與學生的學習。第五,對學生達參與進行嚴格,又他控逐步轉為自控。第六,及時測度與評價,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57、探究學習應該遵循那些原則?(1)適度的原則。(2)激發興趣的原則。(3)可操作性原則。58、怎樣引導學生共享學習成果?答:首先,共享能夠激勵學生髮揮出自己最高的水平。其次,合作學習中促進學生共享學習經歷。第三,共享能夠增進同學間的感情交流,改善他們的人際關係。第四,共同分擔和解決難以完成的學習任務。第五,科學的實用信息技術成為教學中與人共享學習成果的必要手段。59、網路下的美術教學在課堂中有哪些促進作用?(1)便於散點教學(2)充分感悟藝術(3)利於因材施教(4)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60、你在教學中通常都運用哪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方法?請舉例說明。(1)生活情境的創設。(2)童話情境的創設。(3)遊戲情境的創設。(4)美術情境的創設。(5)音樂情境的創設。(具體舉例略)61、如何理解《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的「綜合·探索」?答:新課標中的「綜合·探索」學習領域是指通過綜合性的美術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1分)。其內容應包括⑴ 融美術各學習領域為一體(1分)⑵ 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綜合(1分)⑶ 美術與現實社會相聯繫(1分)。 三個方面的內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與重疊(1分)。⑴通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差異與聯繫,學習領或運用各學科的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的方案,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美術活動,並以各種形式發表(2分)。⑵ 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係,發展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1.5分)。⑶ 開闊視野、拓展想像的空間,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慾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1.5分)。62、美術新課程標準把美術教學內容傳統的三大課業改為四大學習領域,試論述這種改變的內在根源及其預示的發展方向。答:(1) 傳統的美術教學內容由欣賞、繪畫、藝術設計三大課業組成。(2) 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把教學內容分為: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3) 這種改革的內在根源是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社會大背景下,通過教育方式及其理念的根本變革來培養適應現代社會建設的新型人才。(4) 此次改革所預示的發展方向是從傳統課程設置以學科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轉向課程的綜合化。首先,「課業內容」轉化為「學習領域」的概念,提出的內容標準在描述上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導向性。比如學習領域的名稱就體現了綜合意識與體用結合。「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幾乎可以覆蓋所有的美術專業門類,「設計應用」也包括了現代設計和傳統工藝,「欣賞評述」也涵蓋了包括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整個視覺世界。同時它還是知識和能力二者兼顧的組合表述。其次,設置「綜合探索」學習領域,表現了美術課程高度的綜合性,深刻體現了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這個學習領域實現了三個層次的綜合:一是美術各學習領域與相關學科的綜合;二是注意美術與相關學科的綜合;三是強調美術與現實社會相聯繫。三個層次在不同課程環境和不同條件下的綜合,非常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由此可見,「綜合探索」領域的設置,不僅是對課程內容的擴展,而且也是美術教育觀念的突破,美術課程在實現綜合化方面已經邁出了很大的步伐。美術課程內容綜合聰明跨學科的角度出發,彌補了分科課程的不足,並能有效地運用各種課程資源,促進學生綜合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