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漢字的「鼻祖」,是中國文字的早期形態。

雖然,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比較明顯,但是,它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已經具備了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個基本的要素。因而,說中國的書法是從甲骨文開始的也不為過。

現今,甲骨文書法已在一些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中流行。小文每次看書法展,都會看到甲骨文書法作品。

提到甲骨文書法,這裡小文還要向朋友們介紹一個人:

他叫劉順,1950年生於河南安陽,1998年英年早逝。鄭州大學歷史系畢業。

劉順生前任安陽市博物館館長,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聯委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安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殷契印社副社長,安陽甲骨學會副會長。他擅長四體書,能詩文,善繪畫,工篆刻,尤其以甲骨文書法見長。

有人評價說,劉順的甲骨文書法乃當代第一。中國書協名譽主席張海曾經寫文紀念劉順。在《關於劉順》一文中,張海這樣寫到:

「劉順自幼喜書法。……後因家居安陽,且任職博物館,近水樓臺,眼界寬博,遂肆力甲骨文,詢為一時之雄。他的甲骨文書法,典雅俊逸,骨力瘦勁,用字嚴謹,行筆流暢,既不失刀刻的意味,又饒書寫的情趣,刀意筆趣,相得益彰,可謂自出機杼,別具一格。」

「在我看來,劉順……沒有束縛於甲骨文的表面形式,而是透過刀刻的痕跡想見古人書寫的風神,使刀刻的線條活潑起來,柔挺合度,是書寫的甲骨文,而非刊刻的甲骨文。……這決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非劉順,恐不能臻此極。」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這必將為世人瞭解和認識中國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提供更好的契機,甲骨文在中國書法中的地位也會更多地被人們所認同。


簡單說,與漢字的起源有關。漢字的前身是圖畫,圖畫本身就具有審美追求。漢字是逐漸從圖畫過渡到文字的,這中間經歷過一段「圖畫文字」的時期,早期的甲骨文,就能看出一些圖畫文字的特徵。

漢字最初是典型的象形文字,所謂的象形,即把實物畫出來,但隨著文字的發展,畫的方式逐漸趨於簡化、抽象化,成為突出實物特點的一種符號,這種符號也有了一定意義,有了某種讀音。

甲骨文處於由圖畫文字向表形文字的過渡時期,它天然具備審美追求,這種審美追求就表現在甲骨文的寫法上,甲骨文的審美基礎是首尾粗細一致的線條,甲骨文連在一起,呈現出的是色彩斑斕的線條世界。

研究者對甲骨文的研究發現,甲骨文有兩種可能的寫法:一種是先用染料寫於甲骨,再用刀刻,有人在出土的甲骨上發現過漏刻的甲骨字筆畫;一種是直接用刀在甲骨上鏤刻文字。但無論是哪種寫法成立,甲骨文一開始便具備相當高的審美趣味。

這種審美趣味,就是中國書法發展的先聲,在隨後的歷史進程中,書法藝術得以不斷完善,從金文(刻在鼎上的文字)到大篆、小篆再到隸屬,書法藝術不斷進步,最終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一個高峯,鍾繇、王羲之就是其中的代表。

到了唐代,書法藝術的發展形成一個巔峯,出現了書法藝術的巔峯顏體(顏真卿創造),後來又出現了草書、行書。

這些書法藝術,要追究起源,其實都起於甲骨文,所以,後人在研究書法起源時,往往會歸類到甲骨文身上。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具有藝術欣賞價值的文字,但它不是最早的漢字。甲骨文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書法篆刻作品。

甲骨文是我國的書法起源,因為它具備了書法藝術的用筆、結構和章法的三要素。單字結構嚴謹、端莊、勻稱,筆畫瘦硬勁挺。在使用工具上,是用刀契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筆畫較細,且多方折。甲骨文佈局自然率意而疏密有致,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均有呼應。有的橫看成行,縱看成列,方正嚴謹;有的縱無行,橫無列,縱橫交錯,渾然一體。其突出特點,做到了概括化、形象化。在表意的同時,也具有了美感。


文字始於伏羲,以結繩為記,倉頡造字,文字出現;到甲骨文,文字有了規範,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文字,使文字有了法度,小篆作為了標準書體。自此,有了書法,小篆是甲骨文的延伸,因此,中國的書法從甲骨文開始,非常合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