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客人专门在玻璃前给阿克拍照

  对身体极度自律的阿克十分健壮

  阿克在水下表演画桃心

  阿克是条“美人鱼”,他不仅畅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点缀着人们的生活。

  阿克的职业很冷门,确切地说,并非人人能胜任,也并非人人敢选择。他却把这份职业,当成一种生活状态,他很沉醉和享受其中的身份转换。

  “海王”的鱼尾

  一周有6天时间,阿克都是人们眼中的男美人鱼。只有一天时间,留给自己。工作期间,每天18时左右,阿克会出现在渝中区重庆天地一家鲨鱼餐厅里。

  25日18时30分,阿克来了。健硕的身体,犀利的眼神,走路带风。按例,乘上餐厅内部的电梯上楼,去往他的小天地。这时,人们往往正在楼下享受美食,丝毫察觉不出,惊喜将要降临。

  这家餐厅的光线偏冷,餐桌旁,一字排开的水缸橱窗内,装满一大缸子海水。人造光线透过水缸内暗青色的水和厚重的玻璃板,将室内营造出海底一般的幽微清冷。

  阿克需要冲冷水澡热身,从而适应水缸里的温度。接着,他会取出那条人鱼尾巴,小心翼翼穿戴好。鱼尾不轻,至少十余斤,由布料和单脚蹼制成。单脚蹼是一种潜水装备,充当着人鱼尾巴的骨架。

  阿克的鱼尾五颜六色,金光闪闪,这天,他挑了一条炫酷的鱼尾,是先前与朋友共同设计的,鱼尾造型源于《海王》这部电影,寓意跋山涉水,历经磨难与战斗,最终成为“海王”。那是他对生活的种种向往。

  19时,三桌客人已围坐在水缸橱窗前,阿克准备下水了。

  不友好的沙虎鲨

  “海王”的标配,是一把能掀起风浪的魔法三叉戟,阿克为自己设计了一把。往往,他会先将三叉戟抛入水中,将其正正立在水下,接而再戴上鼻夹和潜水镜。

  为了快速适应冰冷的工作环境,他会擡手,扭脖,扭肩,将水捧起来拍打在身上。待准备就绪,再逐渐潜至水下4至7米的地方,鱼尾上下摇摆,姿态刚性与柔美并存,看上去似乎毫无难度。不仅如此,他将配合外表凶猛的沙虎鲨,上演一场人鲨共舞的浪漫。

  这家餐厅的沙虎鲨,一只叫苗苗,一只叫嘉嘉,是两只母鲨,在重庆已生活10年。它们体身约3米长,体重100公斤左右,身体敦实,有两条大的背鳍,身体呈纺锤形,圆锥形的牙齿尖锐并突出咀外。与阿克共舞时,它们看似温顺友好,实际上带有一定攻击性。据说,攻击性仅次于大白鲨。

  水缸里的光线,刺激着沙虎鲨的视觉,所以多数时候,两只母鲨处于盲游状态。但这并不代表阿克所处的环境安全,仍需时刻提高警惕。

  为不惊扰母鲨,阿克凭借自身经验,往往会选择母鲨转身时,紧跟其后或与其并行。一旦母鲨转头,他便隐匿在角落或巨型柱石之后。

  “po”出泡圈

  阿克会在表演过程中,呈现出多种肢体语言。他会表现出慵懒的样子,静静仰卧在水底;会俯游在水缸橱窗前,朝客人比划出心形水花;他还会稳定气息,腮帮子鼓起,嘴唇发出“po”的一下,吐出大小不一的泡圈。

  每场表演10分钟左右,每晚表演两场。克服水下环境,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阿克说,当双腿绑在一起时,发力和控制平衡都变得困难,鱼尾不仅限制双腿运动,还会产生巨大阻力。尤其负重游动和表演,靠的全是腹肌的力量和手臂的划水技巧。为保持美感,阿克没有随身携带氧气罐。表演静态动作时,憋气2分钟以上,表演动态则憋气1分钟左右。

  除了每日坚持卷腹和器械训练外,他还坚持通过蛙式潜游提升心肺功能,在泳池水底模拟长时间深层呼吸。正如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5日星期一,客人不多,阿克在静谧的环境里表演,更像在沉淀自己。黑色潜水镜下的他,看着趴在水缸外的小孩,看着不断朝他拍照的老人,看着惊喜的年轻男女,在这家餐厅,他所做出的每个动作,几乎都在试图营造一种惊喜,更倾向于与客人间的互动。

  阿克今年22岁,原名郭克,来自河南漯河,是游泳专业科班生。去过贵阳和洛阳工作,已积累丰富的水底表演经验。他为自己拟定的人生规划是,走遍想去的地方,重庆只是其中一站。

  对于职业,人鱼阿克的最大体会是:“你在看鱼的时候,鱼也在看你。”

  记者 李琅 文 钱波 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