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正直

读音: cōng míng zhèng zhí

释义: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出自: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造句: 那包爷(拯)自小聪明正直,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用法: 那包爷(拯)自小~,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正直无私

读音: zhèng zhí wú sī

释义: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出自: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造句: 朝内官员皆惧秦桧,无处与岳元帅伸冤,那阴间神道,正直无私,必有报应。」(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九回)

用法: 朝内官员皆惧秦桧,无处与岳元帅伸冤,那阴间神道,~,必有报应。」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九回

清廉正直

读音: qīng lián zhèng zhí

释义: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出自: 《韩非子·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用法: 亲自问杀人贼,全不论~,倒不如懵懵遇痴。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

正直无邪

读音: zhèng zhí wú xié

释义: 公正而无私心。

出自: 汉顺帝《会葬宋汉策》:「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

不吐不茹

读音: bù tǔ bù rú

释义: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出自: 《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刚直不阿

读音: gāng zhí bù ē

释义: 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自: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襟怀坦白

读音: jīn huái tǎn bái

释义: 襟怀:胸怀;坦白:正直无私。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出自: 宋·黄干《黄勉斋文集·七·祭李贯之》:「贯之性质粹美,襟怀坦夷,凝静有常。」

造句: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近义词: 胸无城府 光明正大

反义词: 心怀叵测 两面三刀

芒寒色正

读音: máng hán sè zhèng

释义: 指星光清冷色纯正。也借以称颂人的品行高洁正直。

出自: 唐·刘禹锡《柳河东集序》:「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宋·张孝祥《代季父上陈枢密书》:「此数公者,声称德望,炳然较著,真与芒寒色正者比。」

千仞无枝

读音: qiān rèn wú zhī

释义: 比喻人品正直。

出自: 《水经注·汶水》:「松枞高千仞而无枝,非忧王室之无柱也。」

危言危行

读音: wēi yán wēi xíng

释义: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出自: 《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直内方外

读音: zhí nèi fāng wài

释义: 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出自: 《易·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端人正士

读音: duān rén zhèng shì

释义: 指端庄正直的人。

出自: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80卷:「他好放肆,见端人正士以礼自持,却恐他来检点。」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

方正不阿

读音: fāng zhèng bù ē

释义: 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出自: 《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洁清自矢

读音: jié qīng zì shǐ

释义: 指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鸣凤朝阳

读音: míng fèng zhāo yáng

释义: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出自: 《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

用法: ~尺五天,匆匆忽过白鸥边。 ◎宋·范成大《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诗

逆耳利行

读音: nì ěr lì xíng

释义: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清风峻节

读音: qīng fēng jùn jié

释义: 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出自: 唐·韩愈《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贤良方正

读音: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释义: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出自: 《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造句: 门首都竖著金字匾额,也有写著「贤良方正」的,也有写著「孝悌力田」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用法: 门首都竖著金字匾额,也有写著「~」的,也有写著「孝悌力田」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血性男儿

读音: xuè xìng nán ér

释义: 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出自: 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闺阁中的须眉男子,我铁挺生也是个血性男儿。」

义胆忠肝

读音: yì dǎn zhōng gān

释义: 指为人正直忠贞。

出自: 《水浒传》第七二回:「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用法: 安得~兮,同享宇宙太平! ◎太平天国·洪秀全《因冯云山有难感慨作歌》

一介之士

读音: yī jiè zhī shì

释义: 一个微末的士人。指忠心正直的人。

出自: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用法: 自湖南军兴,~,长官倒屣。 ◎清·王闿运《长沙攸县庆都龙君行状》

铮铮有声

读音: zhēng zhēng yǒu shēng

释义: 铮铮:金属相击声。比喻为人正直,名声很好。

出自: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二出:「他也是敝世兄,在复社中铮铮有声,岂肯为此?」

侃侃谔谔

读音: kǎn kǎn è è

释义: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出自: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史记·商君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用法: 亏得朝中有刚正大臣,如姚崇、宋璟辈~,不畏强御。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

谠论侃侃

读音: dǎng lùn kǎn kǎn

释义: 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出自: 宋·苏舜钦《祭滕子京文》:「往往谏列,谠论侃侃;屡触权要,卒就贬窜。」

直言正论

读音: zhí yán zhèng lùn

释义: 正直公道的言论。

出自: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王荆公始用事,公以直言正论折之,不能胜。」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