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斯坦丁堡升級之後,以太坊沉寂了一段時間,利好的靴子落地,幣價從高點回落10%,表現不溫不火,但是隨著以太坊的繼續推進,以太坊面臨的問題,可能越來越大,這些問題,或許決定著以太坊的生死。

1、1CO的遇冷

隨著幣圈的遇冷,1CO融資額度大幅下降,今年2月以太坊 ICO 金額為0.56億美元,較於去年同期13.3億美元同比縮水超過95%,以太坊的融資能力,大幅下降。近期平台幣快速崛起,幣安藉助項目募資平台LaunchPad,大力推廣BNB,BNB的價格也衝擊到100元大關。受到幣安的刺激,火幣也要在韓國站推出1EO,相信第一梯隊的交易所,會越來越多的利用平台優勢,推廣自身平台幣的融資能力,留給以太坊的融資空間,會越來越小。供需平衡是價格的最終決定因素,2017年1CO的火爆,是以太坊爆發的重要原因,如果市場需求大幅降低,以太坊還能維持當前價格嗎?況且2017年,項目募集的ETH,還沒有完全拋售,牛市還看不到,項目為了生存,會不斷拋售ETH,供應量短期內不會減少。供需關係的失衡,會導致以太坊的價格,長期處於低迷。

2、存儲越來越大,

以太坊的願景是世界計算機,想要記錄所有的交易狀態,鏈上記錄了交易事件和狀態兩種數據。以太坊通過智能合約,解決了比特幣的擴容性問題,但是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編程,導致以太坊的數據非常龐大。最終的結果就是狀態爆炸,以太坊全節點需要記錄的鏈上數據已約有2000G,每天的增量為2-3G。這是個非常恐怖的數據,導致以太坊的全節點數量,不足50個,存儲也會是節點的重大費用之一,隨著未來數據的爆發,其全節點數會降的越來越低,距離中心化,越來越近。

3、礦工收益減少,網路緩慢

以太坊君士坦丁堡升級後,區塊獎勵從 3 ETH 減少至 2 ETH,挖礦收益減少三分之一。由於以太坊的價格,跌幅較大,未來很有可能長期處在相對低位,礦工收益會不斷減少。

對於一個公鏈來說,礦工、節點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節點持續降低,礦工的收益不佳,必然導致公鏈的競爭力出現下滑。而且以太坊非常擁堵,一款基於以太坊平台的養貓遊戲「謎戀貓」就可以讓以太坊擁堵不堪,交易速度慢、燃料費貴一直是以太坊的致命問題,現在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4、對接市場的能力有點弱

智能合約的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是劣勢,因為鏈太臃腫了。

The Dao事件,以太坊硬分叉,未來是否還會出現類似的重寫攻擊,如果出現,以太坊是否還會出現硬分叉?

如果美國上線ETH期貨,或許是以太坊續命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事件,但是目前還看不到。

以太坊更像是一個網景,距離商業化和市場化還非常遙遠,看似龐大的以太坊,已經到了必須革命的時刻了!


感謝邀請肖恩回答!我認為你提出的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解答,一是從貨幣角度,二是從區塊鏈技術應用角度。接下來,我們一個個進行說明。

加密貨幣角度

首先從貨幣角度出發,比特幣的總量固定,總量為2100萬個,而以太坊的總量並不固定,而沒有上限,它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增發。因此從長期來看,比特幣會持續通縮,而以太坊會持續通脹,就像如今的法幣一樣。

綜上所述,從貨幣角度來分析兩者的前景,我更看好比特幣。

區塊鏈技術應角度

從區塊鏈技術角度出發,比特幣作為第一個區塊鏈應用,為今後的加密貨幣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但是比特幣形成的固有的生態,讓它的應用只局限在加密貨幣領域,例如閃電網路等,而以太坊的應用不只是局限在加密貨幣領域,有了智能合約的引入,讓區塊鏈升級到了2.0時代,更多的應用場景加入。因此,從技術角度出發,我更看好以太坊的發展前景。

這裡在插個題外話,如今幣圈渾濁,「模式幣」、「共振幣」各種變種資金盤相繼出現,它們都是只為割韭菜,並無踏踏實實做事的決心,所發行的項目也沒有任何實質的計劃,因此,肖恩希望各位不要為了貪婪,而失去了理智,要提升自己的認知。

綜上所述,兩者各有優劣勢,但能確定的是,比特幣與以太坊兩者都具有很大的潛力。

如果覺得肖恩的回答幫助到你了,可以點個贊支持一下。


如果喜歡肖恩的回答,歡迎關注!肖恩會持續帶來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相關分析


二者很難相提並論,比特幣作為數字貨幣的圖騰更傾向於成為世界通用數字貨幣,而以太坊作為區塊鏈2.0技術的大成者更傾向於智能合約應用平台,二者的前景都是非常廣闊的沒有辦法橫向比較。

最近美國審查以太坊和瑞波幣是否成為證券的風波引起了幣價的波動,很多人擔心以太坊被歸入證券類,那樣基於以太坊而發行的數字貨幣將在美國大幅下架,結果如何明天就會知道但是目前而言來看可能性並不大。

比特幣並沒有經歷過私募也就是所謂的ico,而以太坊經歷過ICO,成本價只有兩元,這也是v神創造以太坊的初始資金。

一個傾向於貨幣,而另一個傾向於技術開發和智能合約應用,前景上面比並沒有壓倒性的相對優勢,目前基於以太坊發行的數字貨幣確實不在少數,但同樣遭受到面臨區塊鏈三點零四點零技術新基礎公有鏈的衝擊和競爭。

比特幣同樣面臨著全球政策監管的圍剿,單從應用場景來講,以太坊是完全多於比特幣的。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0090001c05141ece850", "media_id": 5567486222, "vname": "u8c22u6657u5251u77edu89c6u9891.mov", "vid": "3d03a3ed98d04e47956108da661b6eb9", "vu": "3d03a3ed98d04e47956108da661b6eb9", "src_thumb_uri": "40090001c05141ece850", "neardup_id": 16901679180014849772,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40090001c05141ece850",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f570006a1f1a3a9a4fb", "thumb_width": 640}],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476997738754998797,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8201987.0},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6098850.0},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6021587.0}}, "duration": 200, "user_id": 5567358271, "group_id": 6476997738754998797, "md5": "9d3450410b0c2cabde1366fc15c27e4f", "hash_id": 15690257984841897640} --}

大家好,我叫謝晗劍,是世界上市值第二大的區塊鏈項目「以太坊」核心研發團隊里唯一的中國成員,也是秘猿科技的創始人兼CEO,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對區塊鏈的看法,我的主題是:信任的自動化。

人類是一種群居動物,人類學家通過對不同動物群落的分析發現,對於人類而言,最自然的群落人數上限是150,這代表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維護的比較親密的關係數量。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在嘗試各種發明創造,以期通過不同的工具、制度來突破這個限制。

因此,我們有了公司這個非常偉大的發明。

用機器管理流程

造就Talk第210位講者 謝晗劍
  • 秘猿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

  • 以太坊核心研發團隊唯一中國成員

在公司內部,我們會制定各種各樣的制度來激勵人,用於維持一個團體向同一個目標邁進;在公司與公司之間,我們會制定公司法等一系列法規,用於保證公司與公司之間商務合作的順利進行。

公司制度下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商業流程,諸如下單、採購、製造、發貨、開票、收款等等,它們把各環節上所有的人串起來,保證他們在既定流程中可以有效協同地完成一個任務。

但當計算機出現後,計算機的能力在不斷增強,而人類的能力卻相對沒有變化,這個時候我們開始思考,是否應該把計算機運用到這些流程之中,用它們來管理流程。

這和我們把機器用於工廠是相反的。在工廠里,機器人是工人,管理者是人,但是在流程管理里,我們嘗試的是用機器去管理人,這就是我們所描述的「流程自動化」。所以在今天,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基於網路和計算機技術的信息系統,比如說ERP、商業智能。

基於這樣的信息系統,我們能夠組建起越來越多的大公司,那些跨國公司也早已司空見慣。但如果我們想要把這個自動化的流程再向外擴張,延伸到公司邊界之外時,我們就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公司及組織本身是一個信任邊界,內部能有很好的協作,但一旦脫離組織邊界,我們就沒法去相信流程上的其他人也會忠於他該做的事情。

這是我常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能不能通過技術的手段,使得企業與企業之間,而並非僅限於企業內部,也能做到流程自動化呢?

在互聯網的技術環境下,我一直沒有找到答案,直到以太坊的出現才給了我方向。

以太坊給的答案

以太坊通過去中心化的技術為我們構造了一個共享的資料庫,在這個共享資料庫之上又為我們構造了一個共享的計算機,我們可以把代碼部署到以太坊這個分散式系統上,讓機器來幫我們執行代碼。

我們可以把在商業世界中用自然語言寫成的合約改為用代碼寫,把由人來執行的合約改為由機器來執行。另外,我們還在以太坊上創建了兩種不同的賬戶,這和諸如比特幣等任何其他的區塊鏈都有很大不同。

在其他的區塊鏈上,只有一種人類控制的賬戶,你可以通過你的資料去管理你賬戶里的餘額。

但在以太坊上,只有一種叫做合約賬戶的東西,它由機器控制,合約賬戶里儲存了用代碼寫成的邏輯,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控制它,只有這段代碼可以控制它。

這是一個破天荒的發明。大家想一想它代表什麼?

它代表機器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經濟獨立。在以太坊系統裡面,機器和人的地位是一樣的。在以太坊上,我們不區分人或者機器,機器也可以在以太坊上面開戶,因此機器有了經濟自主權。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機器能夠在這個世界裡成為一個可靠的中間人。在我們現在的商業世界裡,所有的中間人都由人來擔任,你可能沒辦法相信他能夠妥善保管你的財產;但是當機器有了經濟自主權之後,你可以相信機器能夠安全保管你的財產。

你可以把財產託付給智能合約,即託付給機器,因為機器沒有辦法從區塊鏈上跑路。到了這個時候,我覺得當初我們想要達到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流程自動化就有可能實現了。

那麼是不是就OK了?很遺憾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如果我現在問大家,區塊鏈里最靠譜的應用是什麼?你會想到地下市場還是SCO?我們能夠看到的是,這些應用都離我們商業世界裡的應用很遠。我們需要去中心化的Uber、去中心化的阿里巴巴,但我們不需要去中心化的地下市場,那與我們普通人沒有關係。

在我看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現有的公有鏈是一個無需許可鏈,任何人都可以匿名的身份在這個環境里做一些事情。但是對於每一個正常人來說,我們需要的不是匿名而是隱私,這是不同的東西。

數字世界的信任

在現有的公有鏈里,我們也很難看到穩定貨幣的存在。如果我們真的要把現在的商業世界搬到數字世界裡,我們就需要穩定貨幣的支持,那樣我們才能對賣出的商品、提供的服務給出一個穩定的定價,才能很好地核算成本和收益。

但你又會發現,匯率穩定在公有鏈里很難,它難以用一種去中心化的方式去實現。商業世界必然需要監督,但是在數字世界裡,怎麼做到這一點呢?

作為以太坊的成員,我也經歷過去年發生的區塊鏈歷史上最最最有名的黑客事件。

在很短的時間內,價值五千萬美元的以太幣被偷走,這些以太幣是由一個智能合約、一個機器保管的。 當時整個社區發生了劇烈的爭論,討論我們是應該尊重「代碼即法律」(認為黑客是合理合法的利用了代碼漏洞)不去管它,還是立即採取措施把這筆錢找回來?

當時我們聯合了幾個團隊做了一個投票的網站,嘗試去收集社區的投票,最後的共識是應該採取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所以最後以太坊也確實採取了這樣的行動。我們在代碼里硬編入了更改數據狀態的代碼,把這筆錢找了回來。

但當時這個行為也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有人說這違反了區塊鏈上數據不可篡改的性質, 這樣做區塊鏈還有什麼意義?但是我想說,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究竟指的是什麼?它指的是交易的歷史不可篡改,這和我們的現實世界非常相似。

因為你在不停的轉賬,比特幣上的賬本每時每刻都在更改,每個人賬戶里的餘額都在變化,但是一個交易一旦發送到區塊鏈上,它就不能再被撤銷。在以太坊上,從來沒發生過交易撤銷的事情,只有這個世界的狀態改變過,這是我們應該保證的一個原則。但是我常常會想,也許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也許我們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而非硬性的更改代碼來完成這個事情。

身份認證是許可鏈的基礎

怎麼做?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區塊鏈,我們把它叫做許可鏈。它跟公有鏈有很大的不同,許可鏈很好的回答了這些問題。

在許可鏈里,無論是節點還是用戶,可能都需要先通過身份認證才能獲得一定的許可,才能夠加入這個鏈及使用這個鏈提供的服務。身份是許可鏈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我們才能夠去更好地構建一個數字商業。

在許可鏈里,由於有了身份,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把現實世界中有信用的機構引入,由這些有信用的機構承擔我們稱之為法幣網關的決策,由這些法幣網關去發行對於穩定貨幣1:1匯率的代幣。

在許可鏈里使用這種基於信任的穩定貨幣機制可能是最容易的,而且在未來數字貨幣真正推出的時候,法幣網關的機制也更能夠讓許可鏈接入真正的數字貨幣。

有身份的許可鏈上,我們也能夠構造不一樣的治理機制,我們可以形成一個鏈外的治理委員會,在有緊急狀況發生時,可以由治理委員會在鏈外形成人的共識,達成決議來決定我們是否要去做一些操作。

這樣一種做法的好處是說,我們不僅沒有修改歷史,還將當時發生了什麼以及我們做出了何種決議,都以交易的形式保存到了歷史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區塊鏈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好的信息記錄工具。

但是,這樣就夠了嗎?很可惜還差一點點。我們現在看到世界各地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許可鏈正在建設當中,但它們都是分割的網路,而區塊鏈是一個具有網路效應的技術,即:網路越大,網路中資產的價值就越大。我們需要有一個大大的所有人一起用的許可鏈。

公有許可鏈是未來

許可鏈現在存在的第二個問題是經濟激勵機制。區塊鏈里的節點是通過使用自己的計算能力提供存儲空間,為區塊鏈上的所有用戶提供服務。但是在許可鏈里,這個服務是免費的,我們缺乏經濟激勵的機制來激勵這些節點提供服務。

許可鏈現在存在的第二個問題是經濟激勵機制。區塊鏈里的節點是通過使用自己的計算能力提供存儲空間,為區塊鏈上的所有用戶提供服務。但是在許可鏈里,這個服務是免費的,我們缺乏經濟激勵的機制來激勵這些節點提供服務。

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濟激勵,我們很難想像許可鏈可以長久穩定的運行下去。在可遇見的未來,如果沒有經濟激勵,許可鏈還是不是區塊鏈呢?或者說只是區塊鏈的一個分散式資料庫。所以我們該怎麼辦呢?

現在有一種叫公有鏈的技術,和許可鏈比較兩者各有好處。首先你會發現,公有和許可的定義並不矛盾,共有說的是希望有儘可能多的用戶來使用它,許可說的是希望用戶在進入這個鏈使用服務之前先獲得一定的許可,或者說通過一定的身份認證。

這兩個定義並不矛盾,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把它們弄在一起?這是我們覺得未來可能會出現的一種新的區塊鏈,我們把它叫做公有許可鏈。它既是一個公有鏈,有很多人一起使用;又是一個許可鏈,這上面的用戶還有節點都是有身份的,這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它的形態可能是說在共有的無許可鏈上再增加一個許可層或身份認證層,也有可能是完全構造一個獨立的共有許可鏈,和共有無許可鏈平行。我們相信在未來,這兩種類型的區塊鏈會是非常好的互補。

在這樣一個分散式的、支持智能合約的、有身份的平台上面,我們可以把今天的商業世界整個的搬到這個數字世界當中,我們可以實現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商業流程自動化。

換句話說它其實是信任的自動化。

什麼是信任呢?信任就是說,我認識你,什麼都別說了,把我的錢拿走,這就是信任。

謝謝大家!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台,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017年新的一年開始,數字貨幣的發展似乎也迎來了一個新的階段。縱觀今年整個數字貨幣市場,比特幣(BTC)價格相比年初翻了一番,從6000元左右增長到現在已超過8500元,以太坊(ETH)則從去年年底不到40元大漲了近四倍,逼近 160元。

從市值上看,超過 100 億美元的比特幣仍舊是龍頭老大,即使是排名第二的以太坊也相差甚遠。但綜合考慮,以太坊不單是一種數字貨幣,更是一個多元化的開發平台,同時也是運行在區塊鏈上的編程語言,能夠幫助開發者構建和發布分散式應用程序,大量的企業機構都已和以太坊展開合作。

如此看來,比特幣與以太坊的差距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大,而自 2014 年初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北美比特幣大會上首次談及以太坊的技術後,人們就開始不斷將二者進行比較,那麼在即將到來的 2017 年乃至今後 5—10 年的時間裡,比特幣和以太坊將會有怎樣的發展前景?

假如你有 100 萬,你會投資哪個?

在今年早些時候,為了探究那種數字貨幣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加密貨幣交易所 Kraken 和《經濟學人》雜誌合作發起了一場面向全英國 MBA 的賽事,內容只有一道題目:

假如你有 100 萬美元可用於投資比特幣和以太幣。5 年之內,你不能動用這筆資金或改變投資配額。那麼你在這兩種貨幣上分別會投資多少?為什麼?

參賽者組成了 13 個團隊進行深度地研究與分析,最後整理出一份詳細的研究報告以及一個簡短的視頻,向 Kraken 展示各自的研究結果以及最終分配。以下是不同團隊給出的投資比例:

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團隊之間得出的結論截然不同,其中韋仕敦大學毅偉商學院(Ivey Business School at Western University)沒有在其中任何一方給出投資建議,達特茅斯商學院(Tuck School of Business at Dartmouth)給以太坊投資分配只有 9%,而伍斯特理工學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則選擇百分百投資以太幣。

比特幣的優勢

整體看來,參賽團隊對於比特幣的投資支持率為 55%,以太坊則為 45%。根據部分團隊給出的研究報告,比特幣的價值仍然會高於以太坊,預計到 2020 年,比特幣的價格將會再度上漲 600%。

在他們看來,比特幣與以太坊都是基於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但是在深層次的技術領域還是存在不少區別。其中對於去中心化的具體表現,比特幣主要分為 完整節點去中心化、算力去中心化以及開發去中心化三個方面。而相比之下,以太坊的開發過程是完全中心化的,雖然這樣能夠大幅度提高效率,但是也致使其無法保證其規則的安全性,容易遭受攻擊。而比特幣則顯得更加穩定,這也為其穩步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同時決定了投資的安全度。

除此之外,比特幣之所以能夠力壓以太坊一籌也得益於其先發優勢,經過 7 年時間的發展壯大,比特幣已經形成了一個他人無法複製的生態圈,去年才剛剛創立的以太坊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用戶的普及程度上都還遠遠無法和比特幣相比。

以太坊的潛力

當然,從上述比賽的結論出發,二者間僅僅只有 10%的差距也讓我們看到了參賽者們對於以太坊自身潛力的認可。

事實上,以太坊與比特幣可以算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產品。比特幣一直以來都被當作類似黃金一樣的常規貨幣替代物,通常用來作為支付交易的媒介以及價值儲存的手段。而以太坊成立的目的則是創建一個基於智能合約以及去中心化技術的應用開發平台,使開發人員可以建立並運行分散式應用程序。

從區塊鏈的角度來說,比特幣是區塊鏈 1.0 的代表產品,那麼以太坊可以說是前者的升級版本,即區塊鏈 2.0,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數字貨幣以外的領域之中。以太坊的價值或許已經不僅局限於一種單純的數字貨幣,智能合約和以太坊虛擬機(EVM)的商業盈利性都令 ETH 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商品,而比特幣在這一方面卻顯得有些無能為力。雖然投資比特幣確實會產生可觀的收益,但是正如上述比賽中某些團隊認為的那樣,比特幣相比以太坊存在更多的局限性。

此外,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世界各國政府對於比特幣不同的態度。雖說如今已有部分國家承認了比特幣的地位,也有極少部分國家開始接受採用比特幣進行現實交易,但更多的國家還是處於相對冷淡的態度,我國甚至下令禁止利用比特比進行任何商品交易。

這其實並不難理解,比特幣的存在威脅到了國家政府對於貨幣發行權的絕對掌控,因此政府存在消滅比特幣的動機,這也將成為推動比特幣持續發展的最大阻力之一。而以太坊並沒有被定義為貨幣,而是一種建立二次開發的平台,政府沒有消滅它的理由,反而希望有更多的人利用它的技術。

因此,如今以太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分散式應用軟體開發平台,涉及到了廣泛的潛在應用領域,吸引了多個行業的巨頭參與合作。例如微軟、三星、IBM 等科技企業都紛紛採用了以太坊技術進行區塊鏈項目的研發。

還沒到競爭的時候

總的來說,比特幣與以太坊各有各的發展方向,就目前來看,比特幣市場的發展已經日趨成熟,投資也更加具有保障。而以太坊則剛剛起步,且時不時會出現一些 BUG,例如前幾天以太坊區塊鏈意外出現分叉導致無法正常交易。雖然並沒有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但是也直觀地反映了目前以太坊系統存在的不完善性。

但不少業內人士都相信,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以太坊區塊鏈的日益完善,以太幣擁有超越比特幣的潛力。在伍斯特理工學院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寫到:「很多人都將比特幣視為『數字黃金』。而 ETH 的主要功能是記錄和存儲交易,這一本質區別令我們堅信,ETH 是未來 5 年內的最佳投資選擇。」

伴隨著越來越多企業與以太坊展開合作項目,我們也越來越看好它未來的潛力,也有人認為雖然二者發展方向不同,但正如阿里巴巴和騰訊一樣,看似毫無關聯,實則早已開始爭取每一個用戶、每一個流量,進行全方位的開戰。比特幣依靠的是普通用戶粘性以及龐大的用戶群,而以太坊憑藉的則是組織機構對其技術的粘性,從這一點上看,以太坊似乎擁有更加長遠的優勢,因為當其獲得了一定量的共識後,以太坊本身時效快、交易量大的特性會吸引更多的用戶。或許在今後 5-10 年裡,以太坊真的會一舉超越比特幣的地位。當然,現在整個數字貨幣以及區塊鏈行業顯然還沒到真正開始內戰的時候,無論是比特幣還是以太坊,他們的增長都還遠遠沒有達到瓶頸


我只知道今天一片綠,嚇死我了


比特幣也得靠邊站,這個數字貨幣早晚將取代它!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已經成為一把開啟未來大門的鑰匙,阿里巴巴、智付、招商銀行、花旗銀行等各行業巨頭紛紛開展區塊鏈研究。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比特幣價格已經不斷突破新高。區塊鏈技術一旦在比特幣上成功應用,那麼區塊鏈技術所迸發的能量將是巨大的。在人們還在沉浸於比特幣熱時,另一種數字貨幣已經讓很多人悶聲發大財!

究竟是什麼讓比特幣也黯然失色?

當比特幣陷入瘋狂之時,比特幣的開發者已經把目光投向了另一個應用-以太坊。

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基於去中心化建立起來的,去中心化就是交易雙方直接溝通交易,不需通過任何中介。區塊鏈相當於一本記錄全社會人的交易總賬,每個人的歷史記錄都是公開並且可以進行記賬、核賬、查賬等操作。由於區塊鏈技術採用了密碼學技術,並且賬本是公開透明的,從而保證了數據的可靠性。

智能合約:傳統的合同只管合同內容,合同是否被履行還需要司法體系的保障,因而會衍生出很多違約行為,而智能合約就能解決這個難題。在「區塊鏈+智能合約」的協助下,合同內容和交易記錄都以代碼形式顯示在公開平台上。若一方出現違規,系統將強制執行,而無需法院等第三方干預。典型的應用場景就是借貸,智能合約相當於借貸中的擔保平台。

Mist:Mist:是發明者專門針對非技術使用者開發的類似於瀏覽器的操作界面。該界面包含目前所有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和相關的網路工具。

以太坊:以太坊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發展而來的,區塊鏈技術加入智能合約就是以太坊了。以太坊可以確保數據和智能合約在沒有任何中介的情況下被所有網路計算機複製和處理。以太坊的使命比比特幣更進一步,想要去掉整個互聯網世界所有應用的中心節點,從而實現無法停止、自我維持、抗屏蔽完全去中心化網路。

以太幣:以太幣是以太坊在網路中的代幣。以太幣有兩大方面的作用。其一是以太坊網路交易的法定貨幣,用以控制控制潛在的惡意程序。其二,作為對那些為以太坊作出貢獻的人的一種獎勵手段,比如那些最早算出正確交易的礦工。

以太坊的兩大應用

物聯網

物聯網概念首次出現在1982年,被稱作大數據後又一個創舉。大數據、環境監測、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家居、基礎設施管理……物聯網的場景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的。隨著技術的不斷演進,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離我們將越來越近。

但是,目前物聯網缺乏一個標準化,可拓展的開放協議。正如微信不能直接訪問淘寶,臉書不願意加入谷歌設立的私有網路,在物聯網時代,任何企業都不希望自己的設備跟其他私有設備連接。而以太坊的出現很好地解決物聯網開放協議難題。

以跨境服務為例,有跨境資質的支付公司目前的跨境服務解決方案是跨境支付、跨境物流倉儲、報關報檢為一體的跨境服務體系。在應用以太坊開放協議的前提下,物流、倉儲、報關、國檢等涉及費用的環節都無需自營物聯網。各個環節接入協議後,各種費用都能通過以太坊進行支付。

市場預測

股票等交易本質上都是一種零和遊戲-贏家拿的錢都來自輸家賠的本。市場預測是通過各個交易的數據匯總分析,幫助政策制定者提高社會運行效率。

那麼,以太坊是如何應用在市場預測的呢?2001年,網站intrade讓網民對商業、金融、社會等事件下注。該網站通過用戶交易記錄的分析,成功預測了大宗商品價格等一些本來有政府把持的數據。由於涉及到大宗商品期貨監管等政府信息,該平台在2013年被強制關停。而目前的Augur就是一個進階版的以太坊市場預測平台,它可以在沒有信用第三方情況下實現用戶之間的博弈,實現誠實、開放的市場。

後話

站在目前歷史階段下,以上的分析以太坊世界中的幾滴水,我們無法想像這些水滴的相互碰撞和作用在未來會產生怎麼的浪花。種種神秘面紗只能留給時間去揭曉。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不論當下壟斷、專制、侵權如何煩擾我們,我們都從未放棄對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嚮往。


這兩個都是基於區塊鏈協議之上的代幣,比特幣是第一個虛擬幣,以太坊是以太資本近年才推出的區塊鏈應用。

比特幣相對封閉,數量有限(數量被固定下來,只有2100萬個),入門較難。

以太坊開放性強,任何領域和應用都可以發布自己的區塊鏈應用,但相對也帶來更多風險。

本文由齒輪易創原創,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轉載。轉載請私信聯繫齒輪易創。


互聯網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最偉大的技術發明。

互聯網偉大在於從網路層面實現了信息的低成本且可靠的傳遞。短短几十年時間就重塑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網路層面的去中心化決定了信息傳送的成本

TCP/IP在網路的層面實質上是去中心化的,不同的網路之間,路由可以共享,設備和設備之間是對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這樣使得網路的成本,包括設備成本和運營成本大大降低,並且使得網路的建設可由大眾來完成,甚至每個人家裡都可以設置路由器,這個效果最後凸顯出來——我們之間傳遞信息的成本基本上接近於零。

互聯網核心解決的問題是信息製造和傳輸

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將信息快速生成並且複製到全世界每一個有著網路的角落,但是它尚始終不能解決價值轉移和信用轉移。

價值轉移的核心問題是全球的信用共識。

無論每個國家的宗教、政治和文化是如何的不同,唯一能取得共識的是數學(基礎科學)。因此,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數學(演算法)是全球文明的最大公約數,也是全球人類獲得最多共識的基礎。

我們的資金是存放在銀行的,比如我在XX銀行有5000塊錢,這在銀行其實表現為一條數據,銀行是用一個中心資料庫來存儲這個數據的,為了防止意外和災害,它還建有備份的資料庫來存放這個數據的副本,這種記賬方式就是中心式記賬。

我對這筆資金的所有操作,都需要通過XX銀行做身份認證和修改授權,才能完成。

如果中心(比如銀行)出現問題 ,例如黑客攻擊或者系統錯誤,導致記賬數據被篡改或損壞,就可能導致整個系統的危機甚至崩潰。 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並不是完全不可能。

這種運作模式因為賬本的唯一性,依賴的是中心的信用 。即銀行的信用,如果這個「中心」的信用出現問題,比如銀行擅自篡改數據,那麼客戶的權益也會受到侵害(例如已經發生了很多起的銀行職員利用職權盜用儲戶資金的事件)。現在的辦法是依靠嚴格的監管 。但所有的監管都不完美,都會存在漏洞,導致人為事故。監控和風險管控帶來極高的成本。

而區塊鏈試圖解決的問題,是在取消信用中介的前提下,交易雙方或者多方相互信任的問題。

即:去中心化。

根據麥肯錫發布的區塊鏈效用路線圖,2017-2020年將會是區塊鏈技術基礎設施的成型階段。當前世界各大投行、科技公司紛紛加快其在區塊鏈的布局。

區塊鏈經濟的核心不在技術,而在於商業邏輯的重構。因此,這不僅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認知革命。

本文由齒輪易創原創,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轉載。轉載請私信聯繫齒輪易創。


貨幣體系

  • 二戰之前,很多國家發行貨幣都是基於本國的黃金儲備的,即發行貨幣總量等於本國黃金總量,國際間貿易結算使用黃金,因此又叫做「金本位」
  • 直到羅斯福時代,由於經濟的發展,黃金儲備的量已經不足夠支撐紙幣的發行,於是放棄了金本位制,改用國家信用為擔保來發行貨幣。--法幣
  • 以國家信用為擔保來發行的貨幣,給了央行調控經濟的權力和工具,可一旦國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發行貨幣,就有可能導致貨幣超發。這樣,在國家信用破產的時候,貨幣價值兌換不回等值的黃金,貨幣的價值也會大減,甚至一夜之間趨向於零。
  • 黃金之所以被選為貨幣,是因為人們接受。 有同樣屬性的銅、鐵、錫,最後沒有成為貨幣,是因為人們沒有選擇用它們交易。最後,銅鐵錫只能是商品,而金銀因為人們的選擇,成為了貨幣。

比特幣

比特幣本質就是一個基於互聯網的去中心化賬本,而區塊鏈就是這個賬本的名字。比特幣的區塊鏈事實上是一套分散式的資料庫,在其中加進一個符號——比特幣,並規定一套協議使得這個符號可以在資料庫上安全地轉移,無需信任第三方,這些特徵的組合完美地構造了一個貨幣傳輸體系——比特幣網路。

比特幣,就是基於這套「加密的分散式記賬技術」的,「不需要中間人的信用體系」的數字貨幣。或者簡單來說:比特幣,就是一套去央行、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 。

比特幣體系,就選擇了效仿「金本位體系」。

    • 第一,儲量有限。
      • 中本聰把比特幣發行總量設定為2100萬枚,只有這麼多了,演算法決定了比特幣絕不超發。這就像黃金在地球上的總儲量有限一樣。
    • 第二,越來越難挖
    • 比特幣的儲量,在第一個四年,可以被挖出大約一半。然後每四年減半,難度越來越大。這就像黃金一開始可以在地表撿到,後來要掘地三尺,再後來要到深海才能找到。

最初比特幣也是沒有任何價值的,第一筆獲得市場流通的交易是2010年5月22日,一名程序開發員用1萬枚比特幣,買了兩份披薩,按照今年最高點價格,這兩份披薩價值4000萬美元,這天被比特幣愛好者稱為「披薩日」。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使得它天然具有匿名、無監管、跨國等特點,加上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受到了某些特定人群的青睞。比特幣最開始,是在很多跨國交易和黑市交易中流行起來的,比如毒品交易和跨國洗錢都喜歡使用比特幣。

同時,由於它虛擬資產的特性,又逐漸獲得了市場的認可,有了穩定的價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它作為規避金融監管或者避稅的工具 。比如一些國家的富人,通過購買比特幣來實現財富的轉移和傳承,以規避遺產稅。

比特幣從傳統定義上來看,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貨幣。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對比特幣持觀望態度,但是,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開始至少承認它的「數字資產」的身份。否則,避稅、轉移資產等問題,無法解決。

比特幣的成功,使得市場開始期待下一個比特幣。於是,就出現了很多其他類型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例如以太幣、瑞波幣、未來幣、狗幣等。甚至,還有很多傳銷公司,發行各種完全不著調,沒有交易場景的數字貨幣。用比特幣的暴富效應作為誘餌,用傳銷的手段,出售註定一文不值的各種「傳銷幣」。

我們把比特幣稱為「數字貨幣」。但是「數字貨幣」這個詞的意義非常廣泛。各國央行提到數字貨幣時,大多指的是「不以現金為載體」的傳統貨幣,比如無現金的美元,無現金的人民幣,並不是指比特幣,或者其他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


以太坊

  • 以太坊,英文全稱是 Ethereum,以太幣的符號是三個橫杠,也叫 ETH、ether。是一種區塊鏈技術,一個開源平台,可以創建和發布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最終實現去中心化網際網路。
  • 比特幣網路並不完美,其中協議的擴展性是一項不足,例如比特幣網路里只有一種符號——比特幣,用戶無法自定義另外的符號,這些符號可以是代表公司的股票,或者是債務憑證等,這就損失了一些功能。另外,比特幣協議里使用了一套基於堆棧的腳本語言,這語言雖然具有一定靈活性,使得像多重簽名這樣的功能得以實現,然而卻不足以構建更高級的應用,例如去中心化交易所等。以太坊從設計上就是為了解決比特幣擴展性不足的問題。
  • 舉例說明(微信開放平台)
  • 以太坊目前是「實現顛覆」的最佳候選平台,而且該平台正在進行大量工作以提高它的運行能力,包括 Casper、分區升級以及實現到權益證明的轉換。以太坊會繼續增長,不僅它的價值將持續上升,很多顛覆性分散式應用程序也將會在這個平台上建立起來。在 2018 年,以太坊將從工作證明轉向權益證明。

本文由齒輪易創原創,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轉載。轉載請私信聯繫齒輪易創。

應用場景

區塊鏈將可改變十大行業。它們包括:金融服務、零售和消費品、政府和民主、能源、高等教育、交通、製造業、媒體和通訊、科技、醫療和資源。在這十大行業中,已實現了驚人的創新成果。在價值 60 萬億美元的供應鏈產業當中,富士康和沃爾瑪等巨頭企業正在研究區塊鏈以尋求顛覆性操作方式。

一、高效低成本解決中間成本問題:在區塊鏈網路中,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同時完成價值轉移和交換的摩擦成本幾乎為零。

應用場景:取代原本傳統的中心化場景的中介或中央機構處理的交易流程

主要行業:金融,如銀行或證券

二、解決數據追蹤和信息方位問題:區塊鏈中的數據可追溯本源,信息公開透明便於追蹤和驗證,利用區塊鏈技術可為物品或數據構造一套不可篡改的記錄。

應用場景:數據流轉追蹤和防偽驗證

主要行業:物流、食品安全、奢侈品和財務

三、多節點的系統可持續:

區塊鏈中的每個節點都參與數據記錄和存儲,部分節點損壞時系統仍可正常運轉,可持續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

應用場景:物聯網或供應鏈

主要行業:智能設備、物流、智慧交通、供應鏈等

四、可編程腳本的智能合約:區塊鏈中每筆交易內嵌了腳本概念,使得價值交換活動可在特定條件下才執行,可規定具體交易資金的用途和方向。

應用場景:各類合約

主要行業:幾乎所有行業內的合同類交易類

應用舉例

個人醫療健康解決方案

提供個人授權的情況下讀取用戶醫療相關的數據服務,採用區塊鏈存儲和非對稱加密技術,用戶一次授權即可享有全網共享、健康數據監控等特色功能,為各大醫院、保險等機構提供優質的基礎數據服務。

社交解決方案

區塊鏈技術用到社交網路上,就是可信任的點對點的對等社交平台,可以完全匿名,保護陌生人社交。

Steemit十分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新用戶。不久,其加密貨幣 steem 的市值就僅次於 比特幣和以太幣了。另一個社交網路 Yours 是一個分散式媒體平台。Yours 是建立在比特幣 區塊鏈上的,其創始人認為只有比特幣才能撐起一個分散式社交網路,因為比特幣有著成熟的架構和專業的社區。其運營主管史蒂文?麥凱(Steven McKie)說,投資者對 Yours 十 分感興趣。Yours 將按原計劃在今年年底發布。

共享經濟解決方案

沒有區塊鏈,共享經濟還共享得不夠徹底。基於區塊鏈的二手車交易,把汽車 VIN 碼作為汽車的唯一標識,區塊鏈記錄汽車從出廠到被第二次交易過程中的所有狀態信息:如維修,保養等信息,讓二手車信息更加透明化。人們選擇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進行租房交易,減少由於中心化平台導致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交易過程 不透明的問題。

本文由齒輪易創原創,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的修改、轉載。轉載請私信聯繫齒輪易創。


央行的態度是高度鼓勵金融科技、網路科技、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科技的改變才是人類的進步!

網傳「一刀切」完全是一種投機的惡意做空行為,監管的主要目標是:

第一、無證經營

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政府的監管和約束,沒有監管就沒有健康發展。

無證經營便是拒絕約束和監管,取締在所難免,所有的幣友都不希望自己投資的項目是無約束、無監管的狀態下發展,當你賺錢的時候別人時刻盯住你的本錢,這便是最大的利空。

第二、侵犯隱私

幣市資金流動量大,屬於高端消費群體,這部分人的客戶資料價值不容低估,尤其將客戶資料交付給不良ICO項目,會引起非常不友好的風險行為。

區塊鏈技術本身就是安全、保密、去中心化的科技,利用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市場侵犯他人隱私,將客戶資產和信息泄露,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

所有的幣友都不希望,各類融資理財無限期、無底線的電話騷擾,更不希望自己的資金儲備被不良人群盯上。

第三、產品安全性低下

有些區塊鏈技術漏洞百出,極其容易被黑客攻擊,亦或者被內部「攻擊」,美國、韓國均出現過比特幣丟失事件,安全性低下的交易所你願意參加嗎?

第四、不良ICO項目

動機不純的ICO項目,並不是利用區塊鏈技術改變金融支付環境,並不是利用科技來改變和優化民眾生活,而是為了謀取數字貨幣利差、私自挪用未解禁的代幣。

這四種區塊鏈、數字貨幣、ICO行為不需要監管和約束嗎?

這種監管和約束是不合理的嗎?

通過周小川行長的發布會,我們可以看到以下亮點:

第一、區塊鏈科技的發展是進步

鼓勵科技發展、新科技會對金融科技造成巨大的改變、對未來產生不容易想像到和臆測到的影響;

鼓勵發展、防範風險、健康發展;不會因為風險而約束區塊鏈科技的發展。

第二、對區塊鏈、數字貨幣、金融科技的肯定

兌付金、資金的對標性認可,雖然概念上有待商榷,但是基本屬於理性的肯定。

第三、區塊鏈的發展初期是以支付、金融為核心的

區塊鏈發展到今天尚處於初期階段,在金融領域剛有起色,在物聯網、醫療領域的發展尚不成熟,其重心在於支付和金融領域。

由此來看,央行針對區塊鏈技術還是相當寬容的,而不是所謂的「一刀切」,而是為幣友投資創造健康、和諧的環境,讓新技術、新行業在制度的約束下健康、理性的發展。

ICO火爆的8月讓幣友再次清醒,沒有監管和約束的ICO會不斷吞噬你的兌付金和資金,純粹的無監管的幣圈是非常不理性的。

監管就是一柄「照妖鏡」,看看你是黑的還是白的,公平、公正、公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