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9日消息(記者樑爽)2008年,她15歲,在汶川地震中右腿高位截肢;2018年,她成爲一名殘疾人乒乓球國家隊運動員,先後斬獲全國殘運會、亞錦賽、仁川亞運會冠軍。“地震雖然造成傷殘,但這也讓我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再次談起那段過往,25歲的王睿語氣平和,沒有太多排斥。

4月底,記者見到王睿時,她正在鄭州參加全國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一身橘紅色運動裝,扎着乾淨利落的馬尾辮,整個人看起來纖瘦幹練。幾句簡短的寒暄,言語間透露着她的簡單大方,如果不是右腿明顯的機械假肢,很難想到,眼前這個笑容常掛臉上的女孩遭遇過十年前那場災難。

若堅強,世界待你亦溫柔|獨腿乒乓女孩的震後十年

王睿在全國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比賽

 王睿在全國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比賽

 一場災難:失去右腿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時,上初三的王睿和班上40多名同學正在湔氐鎮一所中學備戰中考。“地震了,快到桌子下面!”那一刻,王睿的課桌椅位於教室中間,就在她剛鑽進桌子下面時房子就塌了。

獲救後,王睿的身體因被長時間擠壓,造成腎上出血,右腿完全失去了知覺,需要高位截肢。從此,左腿深凹的傷疤,右腿重約六斤的假肢將伴這個女孩一生。

轉眼十年,王睿已經適應了現在的身份。運動場上,她和對手你推我擋,一記扣球,王睿得分。但受身體條件限制,殘疾人運動員間的博弈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激烈。王睿的右腿殘肢太短,幾乎快到大腿根部,即使套上假肢,仍然使不上力。打球時,王睿全身略向左側傾斜,靠左膝承受全身的重量。

比賽結束,王睿拉着裝有假肢和比賽裝備的行李箱走到記者面前,“第二名,這次沒有發揮好。”還打趣着說“晚上回去教練又要給我們上課了”。轉身又和身旁的隊友們互相分享着各自比賽的得失,有說有笑,如果不是空空的衣袖、滾動的輪椅,看不出這幫青年有什麼不同。

一路上,不論下樓梯還是上臺階,王睿都沒有接受記者的幫助,幾句“我可以”表露着這個25歲姑娘的堅強。“感覺在打乒乓球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不是沒有用的人。”

若堅強,世界待你亦溫柔|獨腿乒乓女孩的震後十年

王睿在全國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比賽

 王睿在全國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比賽

一個目標:當奧運冠軍

“當奧運冠軍。”這是問及王睿現在的願望時,她斬釘截鐵地答案。然而當初選擇乒乓球,竟是因爲“想逃離學校,找個地方躲一下”。

當年的地震使王睿失去了右腿,很長一段時間,她的世界陷入了灰暗。她有過彷徨、沮喪、甚至懷疑,“我還能做什麼?”重回校園,但同學們的目光和過多的幫助都會刺痛這個敏感的少女,“感覺自己特別自卑,像個‘廢人’。”從一個四肢健全的小女孩變成了別人眼中的“殘疾人”,那段時間,王睿找不到存在的價值。

乒乓球讓王睿找回自信。“打球很辛苦,但也使我快樂,特別在拿到名次之後,越來越有自信。”但對於16歲纔開始接觸乒乓球的王睿來說,想要取得好成績,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每天練球8小時以上,由於運動量大,殘肢和假肢之間不斷地摩擦,破皮流血是常事。

“那個時候包裏總是帶上消毒水,方便清理傷口。”她回憶,每次訓練結束,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右腿的傷口,“疼的根本睡不着覺”,王睿輕描淡寫的描述着自己的訓練經歷,她還曾自嘲着說:“本來就沒有腿,還這麼痛,你說冤不冤。”

災難已去,生活仍在繼續。這個曾經不愛運動的姑娘,如今已經是一名職業殘疾人運動員,並且,她還有一個目標:當奧運冠軍。

王睿坦言,國外選手實力都很強,要想取得好成績,還得努力訓練。如果有一天,站在頒獎臺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可能會感恩,那次災難讓我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

若堅強,世界待你亦溫柔|獨腿乒乓女孩的震後十年

王睿在全國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比賽

 王睿在全國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比賽

 一個信念:堅強 世界也會對你溫柔

“世上還是好人多,只要努力,世界也會對你溫柔。”王睿說這是她十年來對生活的感悟,感謝解放軍戰士的及時趕到,把我從廢墟中救了出來;感謝愛心人士幫助做的假肢,讓我重新站了起來;感謝教練的悉心教導,幫我翻開了人生新的一頁。

她說,自己是幸運的。

當年救援部隊來的很快,周圍的同學一個個被救出去,因爲自己被埋廢墟中間,頭頂還有兩塊大石板,如果用挖土機直接鏟會有坍塌的危險,但最後解放軍還是頂着危險進入廢墟,救了我。那時候活着就是最大的意義。

在醫院,王睿截去了右腿,但也在這裏,她學會了堅強。“沮喪過後還是要生活。”她說,慶幸自己遇到了乒乓球教練,使她走出了陰霾,開始了新的世界。

十年前,那場災難沒有將這個小姑娘擊倒,而是讓她找到了生活的另一面。

十年後,小姑娘長大成人,併發揮着自己的價值。

回到賽場,王睿的機械右腿始終支撐着她的平衡和運動,這就是最真實的王睿,一股力量正拽着她急不可待的奔向未來,揮拍向前,另一種記憶也在回溯着當年的一幕幕。

現在,站在乒乓球檯前揮汗如雨的她和所有人一樣,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