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缺牙部位因為長期缺失或者慢性炎症,牙槽骨萎縮比較嚴重,這為種植體的植入帶來了困難。但作為一名種植醫生,有條件的患者要種,沒有條件的患者創造條件也要種。

在遇到骨量不足的患者時,可以採用骨增量和骨量調整等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技術:

引導骨再生上頜竇提升自體骨移植牙槽嵴劈開夾層骨移植下牙槽神經移位短牙弓

1、引導骨再生

引導骨再生的原理是各類組織細胞的遷移速度不同。使用的材料包括兩種——骨移植材料和骨膜,植骨的材料可以使用自體骨和骨代用品,目前臨床應用較廣的是異種骨(去蛋白牛骨基質)和異質骨(雙相磷酸鈣)。

將骨移植材料放到骨缺損的區域,然後將骨膜放在軟組織和骨組織之間,由於軟組織生長要比骨組織快,因此,骨膜為骨生長創造出一個隔離的空間,防止牙齦的結締組織細胞和上皮細胞長入骨缺損區。

引導骨再生的適應證比較寬泛,例如即刻種植時種植體周圍有骨缺損,種植體唇側火山口樣骨缺損等二壁型以上的有利骨缺損。即刻種植時,對種植體的初期穩定性要求較高。

2、上頜竇提升

上頜後部種植是種植修復的難點,經常會遇到骨量不足的現象,這是因為上頜竇氣化和牙槽嵴吸收導致的竇底高度降低,難以植入標準長度的種植體,這時就需要做上頜竇提升。

上頜竇提升分為內提升和外提升,如果是輕度的骨高度不足,上頜竇底形態接近水平,這時可以採用內提升;嚴重的骨高度不足,上頜竇底解剖形態複雜的病例建議採用外提升。

內提升的操作方法是先進行種植窩洞預備,然後用跟種植體直徑匹配的專用骨鑿斷裂上頜竇底,分次植入骨移植材料,提升上頜竇底和竇底粘膜,同期植入種植體。目前還有一些新的穿牙槽嵴技術,例如球囊法、超聲骨刀法等。

外提升的操作方法是使用大直徑的金剛砂球鑽在側壁開窗,然後用專門的上頜竇剝離子剝離上頜竇黏膜,再植入骨移植材料。

在這裡送大家一個上頜竇提升的操作視頻,回復【提升】即可下載。

3、自體骨移植

這是一種歷史最悠久的骨增量方法,過去沒有骨代用品,沒有成品骨膜,醫生們都是移植患者的自體骨,從患者的身上取下來骨塊,修整後再填入骨缺損區,取骨的器械通常為超聲骨切割系統和外科動力系統,取骨部位依次是下頜升支、下頜正中聯合、髂嵴和腓骨等。

4、牙槽嵴劈開

如果植入部位的牙槽嵴過窄,是無法容納種植體的,用骨鑿將這些牙槽嵴逐步劈開,將種植體放在劈開的間隙中,這樣頰舌側就有足量的骨組織了。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這是真的。

這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種植外科技術,擴大了種植手術的適應證,對滿足適應證的病例可以大大提高種植成功率,在這裡不得不再次強調種植體的初期穩定性,同期配合引導骨再生,會取得十分令人滿意的效果。

5、夾層骨移植

可能很多牙醫沒聽過這項技術,但正頜外科醫生一定不會陌生,夾層骨移植的經典術式是LeFort Ⅰ 型截骨和下頜前部截骨夾層骨移植,同期植入種植體。簡單的解釋是將骨頭截斷,然後在中間加入自體骨或骨替代材料。

與自體骨移植不同的是,截斷的骨塊是有血管化的活骨,移植的骨塊必須再血管化才能成為活骨。因此,做夾層骨移植時,截斷區域必須有廣泛的軟組織提供血供。

6、下牙槽神經移位

下頜後牙區域,尤其在進行多顆牙種植時,在術前設計和術中操作時考慮最多的是下牙槽神經的位置,如果下牙槽嵴高度無法滿足種植體的植入,也是有辦法的,可以將下牙槽神經向頰側移位,同期植入種植體。

7、短牙弓

當上頜或下頜後部骨高度不足時,可以減少種植體的數目,或者將最遠中的種植體根部向近中傾斜,既能增加骨結合面積,又能避開重要的解剖部位(例如All-on-Four技術)。

在全口固定修復時,單頜植入至少4顆種植體;在全口覆蓋義齒修復時,上頜至少植入4顆、下頜至少植入2顆種植體。

選擇種植修復,牙冠的材料對種植的修復效果也有很大的關係。

美孜生物鋯

產品優勢

1、軟:頜面硬度650Mpa,不傷對頜牙,不傷植體;

2、硬:基底硬度高達1200Mpa,可做後牙橋體修復;

3、色彩:高度模擬,不用上瓷;4、透度:多層透度,切端至牙齦端的漸變,更自然,更美觀;5、前後牙通用,可極速製作與自然牙一樣生物相容性的個性化修復體;6、備牙空間不夠的前提下也能夠很好的適用。

美加服務熱線:0755-8950 0988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