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孫中山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上六星)

庫存:1

底價:200萬/枚(可議)

藏品介紹:

近年來,中國傳統機制銀幣逐步走俏古玩收藏市場,一些珍稀銅幣備受追捧,成交價格迭創新高。機制銀幣的上佳表現激發了越來越多場外投資者的關注,國內收藏機制銀幣的人數與日俱增,投資收藏市場看好。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孫小頭上六星,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銀元就是印有孫中山頭像的銀元,稱之為孫中山像壹圓開國紀念銀幣, 圖案採用大總統孫中山肖像,以後的通用銀幣再改花紋式樣。1912年孫中山令財政部行文,同意鼓鑄紀念幣,並命令其餘的通用銀幣新花紋,「中間應繪五穀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訓令財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幣廠照式鼓鑄。不久,財政部就頒下新模給江南(南京)、湖北、廣東等造幣廠依式鑄造,這就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由來。 此幣是一枚具有紀念與流通雙重功能的機制銀元,俗稱「孫小頭」。

根據鑄造時間和鑄造廠不同,孫小頭銀元主要分為三個大的種類:

一、上五星:在背面(壹圓那面)的2、10點的位置各有一個五角星。

二、下五星:在背面4、8點位置各有一個五角星;

三、上六星:在背面2、10點位置各有一個六角星;

五星的是民國元年(1912年)鑄造的,發行數量較少。

六星的是民國16年(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以後後鑄的。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為名。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鬥爭傳統的影響,嚮往革命事業。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五權憲法》。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

孫中山頭像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銀元,正面中央為孫中山側面肖像,這枚紀念幣呈銀白色,其背面中間有「壹圓」字樣,字兩側為麥穗圖案,字上下方各有一行英文字母,英文字母兩側各有一個五角星;紀念幣正面中間印孫中山頭像,頭像上方印字「中華民國」,頭像下方印字「開國紀念幣」,兩字中間各有一幅梅花圖案。,袁世凱竊取大總統後,該幣即停鑄,因時間短暫,流用不多,尤顯珍貴。這款錢幣反映出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對歷史最好的記錄。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由於鑄造廠家不一,形成了很多版本,今天特別推薦一下這枚值得收藏研究的珍稀品種。

在2016年一次拍賣統計,在1年的時間內,孫中山開國紀念幣一共有132枚拍品上拍,總瀏覽48607200次,參與總人次達到39萬多人,出價次數24403次,其中價格最高的是民國孫中山開國紀念幣,藏家最為關注的民國開國紀念幣如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圓、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十文、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壹圓。其中競爭最為激烈的民國開國紀念幣孫小頭定價100萬元人民幣起拍,在經過17次競拍後,最後以241萬元的價格成交!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存世量極為稀少,在2012年開始已經在拍賣上突破50W大關,在2015年下半年,香港拍賣會場出現一枚「孫中山開國紀念幣」,經眾多收藏家激烈爭奪,最終以368W成交。如此成績,讓眾多學者、收藏家瞠目結舌。2016年孫中山先生150華誕更是引起了該錢幣的市場熱潮!!! 下五星流通更是稀少,極其珍貴。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於1949年推出貨幣流通舞台以後被國家大量收繳回爐,經收繳以後的孫小頭在市面上就以收藏品的身份存在,此後市面上存世稀少的孫小頭又經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的洗禮,流傳至今的下五星版孫小頭更是鳳毛麟角。在加上流出和毀損的太多,大連鋼鐵時期、文革時期、甚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使用銀元打銀鐲子銀戒指的非常多,毀損是非常多的。銀元流到國外的也很多, 重新冶煉、鑄造等等,都使得銀元存世量遠遠低於發行量。

縱觀近幾年的藏品市場,各類珍奇異石不乏可陳,然而,對於那些本身就現存量極少,在市場上異軍突起的明清錢幣或者民國貨幣而言,則更容易受到藏品大咖們的注意和親睞。同時,隨著各地拍場古錢幣交易的次數愈加頻繁,且因它為大眾藏友們帶來的價值不菲,使得錢幣在各地拍場中所佔據的地位越來越高。

此枚孫中山開國紀念幣保存尚完善,品相極佳,是收藏古幣必不可少的一枚,也是不可多得的收藏重品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