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的操作方法,非常簡單,易學易會。

就筆者的所見所聞,許多的鄉村醫生或外國友人學習中醫,都是從針灸開始的,而筆者本人也是從針灸開始步入中醫學殿堂的,其原因大概就是如此。

瞭解常用的針法

有關針刺治療的針法,《黃帝內經》中的記載達數十種之多,十分豐富。為了方便讀者易學易用,本書根據《黃帝內經》的論述,並結合後世至今的運用,僅就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按先後步驟及要求,逐一介紹,以便達到輕鬆學會的目的。

一、進針的方法

進針是指針刺之前,針具如何刺入的方式,這是針刺治療的第一步。

《黃帝內經》中說:「持針之道……左手執骨,右手循之。」這就是說進針的方法,一般是用右手拿針,以拇、食、中三個指頭挾持針柄,依靠手指的力量,使針尖快速刺入皮膚,再捻轉刺向深層。(圖3-1)

[圖片]圖3-1 進針方法

由於右手的作用是實施刺入,所以後世稱之為「刺手」。用左手固定穴位,盡量減少進針時的疼痛,以及使針身有所依靠,不至於搖晃或彎曲。由於左手的作用是輔助刺入,所以後世稱之為「押手」。

常用的進針方法有四種,施針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或方便選擇使用。

1.指切進針

先將左手拇指指端,切按在穴位的旁邊;然後右手持針,緊緊靠著左手拇指的指甲面,將針刺入。

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短針的進針。(圖3-2)

[圖片]圖3-2 指切進針

2.夾持進針

先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夾捏棉球,裹住針尖,按壓在穴位上;然後右手持針,將針刺入。

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長針的進針。(圖3-3)

[圖片]圖3-3 夾持進針

3.提捏進針先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將針刺部位的皮膚捏起;然後右手持針,從捏起的上端將針刺入。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像面部這些肌肉較少之處的進針。(圖3-4)

[圖片]圖3-4 提捏進針

4.舒張進針先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將針刺部位的皮膚向兩側撐開,盡量使皮膚繃緊;然後右手持針,將針刺入。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像腹部這些皮膚鬆弛或有皺摺之處的進針。(圖3-5)

[圖片]圖3-5 舒張進針

二、針刺的角度

針刺的角度,是針具刺入皮下後的具體操作,這是針刺治療的第二步。按照刺入的角度不同,一般分為三種。1.直刺針身與皮膚平面呈90°角左右,垂直刺入。這種方法適用於四肢、腹部大部分穴位的針刺。(圖3-6)

[圖片]圖3-6 直刺(90°)

2.斜刺針身與皮膚平面呈45°角左右,傾斜刺入。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像面部這些皮肉薄少或者像胸背這些深層有重要臟器之處的針刺。(圖3-7)

[圖片]圖3-7 斜刺(45°左右)

3.平刺針身與皮膚平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所以又叫「沿皮刺」。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像頭部這些皮肉薄少之處的針刺。(圖3-8)

[圖片]圖3-8 平刺(15°左右)

三、行針的手法

行針是指針具刺入之後,為了促使針刺感應的產生,也是為了增加針刺的效果,所使用的手法,這是針刺治療的第三步。

行針法又分為「提插」與「捻轉」兩種基本手法和「刮柄」與「彈針」兩種輔助手法。1.提插進針之後,先將針從淺層插向深層,再由深層提到淺層,如此反覆地上下提插。提插的幅度越大,頻率越快,刺激量就越大;提插的幅度越小,頻率越慢,刺激量就越小。(圖3-9)

[圖片]圖3-9 提插

2.捻轉

進針之後,將針左右來迴旋轉捻動,《黃帝內經》中又叫做「轉針」。捻轉的角度越大,頻率越快,刺激量就越大;捻轉的角度越小,頻率越慢,刺激量就越小。(圖3-10)

[圖片]圖3-10 捻轉

3.刮柄

進針之後,用左手拇指、食指挾持住針身,使針固定;然後用右手拇指(或食指、中指)抵住針尾,再用食指(或拇指)指甲由下而上地刮動針柄,通過針所產生的震動,增強針感。(圖3-11)

[圖片]圖3-11 刮柄

4.彈針進針之後,用左手或右手均可,以手指輕輕地彈動針柄,使針身輕微震動,以增強針感。(圖3-12)

[圖片]圖3-12 彈針

四、留針

留針是指進針之後,將針在穴位內停留一定的時間不動,目的在於加強針刺的感應和持續作用,這是針刺治療的第四步。

是否留針與留針時間的長短,應該根據體質、病情等需要而決定。

《黃帝內經》中說:刺年壯、體強者,「深而留之」;刺年老、嬰兒、體弱者,「淺而疾之」。這就是根據體質強弱、年齡少長來決定留針與不留針。

《黃帝內經》中又說:「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這是根據病情是否緩解、「得氣」與否而決定留針與不留針。

一般說來,普通病證,病情輕微,或體質較弱者、老年、幼兒,針刺完畢或「得氣」之後,就可以

出針;對於某些慢性、頑固性、疼痛性、痙攣性病證,或體質強壯者,不僅可以留針,還可以在留針過程中,間斷地採用各種行針手法,持續給予一定的刺激,以起到增強效果的作用;此外,對於某些針刺感應較差,對針刺不太敏感的人,適當留針,還可以起到「候氣」的作用。

該留針的卻沒有留針,不該留針的反而留針,不僅會降低治療的效果,還會帶來某些意想不到的後果。

《黃帝內經》中所謂:「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不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甚而恇,致氣則生為癰疽也。」意即病情已經緩解,卻留針不去,會導致精氣虛衰;病情尚未緩解,卻出針不留,則會導致邪聚生瘡。

五、取針

針刺完畢,就該出針或者說取針,這是針刺治療的最後一步。

出針時,先用左手拇指、食指按住針孔周圍的皮膚,用右手拇指、食指持針,輕微捻轉,並慢慢地提到皮下,再將針快速拔出,最後用幹棉球按壓住針孔,防止有時個別的出血。

六、什麼叫得氣針刺(也包括艾灸、指針)治療是在某個穴位上進行,除個別的經外奇穴和阿是穴外,都是十二經脈與任督二脈的穴位,因此,針刺(也包括艾灸、指針)療法實際上是在刺激經脈。正如本書的第一章所說,經脈具有感應並傳遞各種刺激信息的功能,當針刺之時,被針刺的部位產生了經氣感應,這種現象《黃帝內經》中稱之為「得氣」,當今也稱「針感」。

等待得氣,或者採用各種行針手法促使得氣的發生,叫做「候氣」。得氣,是針刺治療能否顯效的關鍵,是決定行針、留針與出針的標準。《黃帝內經》中說:「刺之要,氣至而有效。」「刺之而氣不至,(行針、留針)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出針)之。」「凡刺之道,氣調而止。」顯而易見地指出了得氣的重要性。

得氣的現象,實際上是施刺者與被刺者雙方的一種感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現象,當我們身體的某一個部分不小心遭到碰撞或打擊,有時就會出現一種酸、麻的感覺,並向其他部位放射。

當針刺得氣後,被刺者便會明顯感到被刺的部位酸、麻、脹、重,這種感覺甚至會沿著一定的方向進行擴散和傳遞。對於施刺者來說,在沒有得氣之前,感到針下空虛、輕滑;而在得氣之後,施刺者就會感覺到手中的針動變得沉重、緊實。《黃帝內經》中「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等,就是對得氣現象的具體描述。

選擇我,改變您!

養出好身體,健康最重要!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