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呵呵,美國對中國提出這種“不平等條約”,還當現在是1840年? 

今天,就在爲期2天的中美貿易談判剛剛宣告結束之際,美國幾家主流媒體突然曝光出了一份此次談判開始前美國政府的代表給我們中國提出的“條件清單”。

這份已經經過美國官方證實的清單,目前也已經流傳到了中國的網絡上,並直接引起了中國網民的強烈憤慨!

因爲,這就是一個在把中國當成弱國欺負的不平等條約!

下面這張圖片,就摘自美國政府的代表在這次會談上向我們中國提出的條件清單。而且就在這張圖中,美國已經向咱們中國提出了一個【極爲過分】的要求:中國必須在截至2020年的2年內,減少對美國的2000億貿易逆差。

然而,這僅僅只是這份總共分爲8部分的“條件清單”的開始,在接下來的部分,美國人更是獅子口大開、漫天要價。

在這份清單中,美國人的要求包括:

中國必須按照美國的要求開放市場給美國

必須大量購買美國產品

不得要求美國企業轉讓技術給中國

中國停止“中國製造2025”計劃

不得反對美國限制中國對美國敏感行業的投資

中國撤銷在世貿組織中對美國發起的控訴

……

甚至於他們還提出:我們美國如果覺得你中國不配合我們,我們可以立刻用關稅制裁你們,但你們不得反擊,不能對美國產品加關稅,只能廢除關稅。

對中國提出這樣的“不平等條約”,難怪有網友質問美國政府是不是還活在1840年?

就連一些給美國和西方媒體供職的媒體人,都覺得這份清單的態度幾乎就是在“直接拿槍抵住中國政府的頭”!

那麼,大家在瞭解了這一情況後,再回過頭來看今天中方發佈的那份關於談判的“通稿”,就會發現那看似“波瀾不驚”的文字背後,尤其是那句“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的討論”描述背後,隱藏着多少激烈的碰撞了。

對話不易,雙方在有些領域達成了共識,在一些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

那麼,如何理解雙方的共識,又有哪些途徑可能有助於消化分歧?

“俠客島”發表文章對此問題進行剖析↓↓↓

不切實際

“對這一輪中美談判,我們一顆紅心,兩手準備。能夠成功最好,不能成功我們也有勇氣直面現實。即使成功,也很可能需要經歷幾個來回。”

中方扛住了美方的程咬金三板斧沒被嚇倒,這場“史詩級”貿易摩擦有望從大國對撞轉向坦誠磋商。

不過,規模如此巨大的雙邊經貿,涉及的問題想必十分複雜,未能一次達成協議,也實屬正常。尤其是,美方初步的期望如此不切實際且結果消極,即使美方真的放棄貿易戰而轉入協商,雙方也需要更多時間,讓美方決策者更深切地體會到客觀經濟規律的作用。

可以來看一下5月4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公佈的美方談判框架。先是減少貿易逆差:

1.從2018年6月1日開始的12個月以內,中國需要減少1000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順差;

2.從2019年6月1日開始,中國繼續在12個月以內減少第二個1000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順差,也就是到2020年底共計減少2000億美元的順差。

要知道,2017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貿易總額才1303億美元。現在美國要求中國在兩年多時間內就新增2000億美元進口,相信但凡有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會意識到這個要求是多麼不切實際。

誰的過錯?

事實上,單就經濟常識而言,中美貿易不平衡本不是中國的“過錯”,而是美國自身國民儲蓄不足的必然結果。只要美國不提高本國國民儲蓄,無論山姆大叔怎麼折騰,無論對外發起多少貿易戰,都無法消除貿易逆差,而且必然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縮小了與這個國家的貿易逆差,卻擴大了與別的國家的貿易逆差。

進一步考察國際收支全局,我們不難看到糾纏於貨物貿易差額是何其片面。因爲經常項目收支不僅包括貨物貿易,還包括服務貿易,而後者正是美國的長處、中國的短處。

多年來,中國已經形成了貨物貿易順差、服務貿易逆差的格局,且貨物貿易順差總體有下降趨勢,服務貿易逆差則呈現上升態勢。2017年,中國貨物貿易順差4761億美元,同比下降3%;服務貿易逆差2654億美元,同比猛漲14%。今年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順差534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762億美元,再加上其它項目,導致中國經常項目收支出現了282億美元的逆差。

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之下,中國可能承受一舉對美削減兩千億美元貨物貿易順差的衝擊?那樣的話中國經常項目收支整體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對於中國宏觀經濟穩定性會產生何等衝擊?

主張優劣

經驗地看,化解貿易不平衡的辦法往往有積極主張和消極主張之分。

中國提出的是擴大進口的積極主張,美國目前提出的還是中國減少出口的消極主張。

前者的效果是保持、增強中國市場的購買力,爲美國產業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爲美國工人、農民、白領創造更多的面向中國市場的就業機會;

後者主張效果則是直接減少中國市場的購買力,進而導致美國產業在中國市場的商業發展空間縮小,美國工人、農民、白領面向中國市場的就業機會減少。

兩相比較,何種更加可取,不言而喻。

至於對扼殺“中國製造2025”的企圖,更是毫無道理,畢竟任何個人、國家都有追求自我發展的權利,而且“中國製造2025”並沒有主張違反世貿規則的做法,這兩年高舉“自由貿易”、“世貿規則”大旗的並不是美國,而是中國。美國政府不能禁止蒙大拿邊遠小鎮的小夥子奔赴紐約追求自己的“美國夢”,又有什麼理由、權力禁止中國追求自我發展的“中國夢”?

中美協商從來就不是僅限於中美兩國的一盤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熱潮正在迅速興起,東北緊急部署擴種大豆。前幾天習近平主席與印度總理莫迪在武漢會晤,李克強總理赴日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及訪問日本正在緊鑼密鼓準備。

超級大國決策者發動的史詩級貿易戰沒有那麼輕易鳴金收兵,自衛反擊的中國也需要向國內外充分顯示自己的意志與能力。既然如此,不急於一蹴而就草率達成缺乏可行性的協議,而是耐心一點繼續磋商,讓時間發揮作用,讓美國決策者更深切地體會到客觀經濟規律的作用,何樂不爲?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俠客島

作者:梅新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