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國“智能化”商業格局的分水嶺。從“智能產業化”向“產業智能化”的延伸,將引領下一個十年。探索美、德兩國的產業新動向,共同挖掘產業智能化的商業機會與投資價值。


文/尚鞅 EqualOcean高級分析師


2018年,是中國“智能化”商業格局的分水嶺。如果上一個十年是中國“智能產業化”的十年,那麼下一個十年,將屬於“產業智能化”。


自1995年至今,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商用互聯網的紅利已經趨於消失。十年前談及“互聯網創業”,人們的第一反應是開網站,開網站成爲了一種新產業。而今天,互聯網成爲基礎設施,帶領中國各產業全面進入數字化和信息化時代。類比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也必將經歷從“自成一業”到“產業標配”的發展歷程。


(圍繞“產業智能化”這一話題,一場國際盛會——“2019全球新經濟年會-中美德產業智能高峯論壇”將於6月12日在上海舉辦。瞭解更多信息請翻到文末)



 淺析:從“智能產業化”到“產業智能化”


理解“產業智能化”趨勢,可以從人工智能的談起。


人工智能最先應用的領域,主要集中於有大量數據沉澱的互聯網領域。在互聯網廣告領域,企業基於歷史廣告投放數據與用戶畫像數據,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構建模型,實現廣告的精準推薦,提高廣告營銷效果,進而使流量平臺獲得更高的廣告收入。


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正式發佈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2017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達3828.7億元,預計到2019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將突破6000億元。在高速成長的互聯網廣告市場中,廣告的精準投放無疑是巨大的商機。


在媒體和電商領域,企業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實現內容、產品與服務的個性化推薦與精準營銷,這正是頭條、抖音等字節跳動系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淘寶和京東的祕密武器。基於相同邏輯,金融領域出現智能反欺詐、金融產品的智能推薦等技術應用,第四範式、百融金服、同盾科技均是典型的代表企業。


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應用,使人工智能技術走出實驗室,真正進入產業應用階段,我們可以視其爲“智能產業化”的過程。


互聯網的高度通達性,使其市場紅利被互聯網巨頭和幾支後起之秀快速喫盡,對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改造升級(即“產業智能化”)成爲另一片廣闊的市場,智能安防產業成爲早期崛起的地帶。隨着深度學習算法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應用,以人臉識別爲代表的圖像識別能力大大增強,以智能攝像頭爲核心的人臉識別系統與視頻監控系統出現,與政府主導的“天網工程”、“雪亮工程”等國家安全性項目形成有機結合,使得智能安防一度成爲人工智能最賺錢的領域。


根據MarketLine測算,中國安防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2250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745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18.7%。其中,人工智能帶來的附加價值從2011年的73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225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63.2%。商湯科技、曠視科技和依圖科技由此崛起,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作爲傳統安防廠商也緊跟技術趨勢。



除安防以外,人工智能正在被應用於醫療、零售、物流、農業、工業、交通、製造等各個產業,通過算法能力對原有產業進行改造升級,只是進程有快有慢。今天智能化程度較低的產業,大多還尚未實現數字化。由於數據採集環節的缺失,人工智能無法提供決策支持。馬雲有言:


企業未來要做到兩個事情,一個是一切業務數據化,另外就是一切數據業務化。


物聯網則成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工具,通過各類傳感器完成數據的採集,安防監控攝像頭就是對線下行爲數據的採集。智能化的實質,就是在數字資源基礎上,對經濟和社會生產活動進行價值挖掘與創造的過程。海量數據的採集、運算和存儲,又有賴於雲計算的能力。


數據資產化的過程中,區塊鏈又能夠給予數據安全的保護。隨着5G的逐步商用落地,其高帶寬與低時延的特性,能夠進一步提升數據傳輸的速度。


億歐智庫研究院院長由天宇曾提出一條公式:


智能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


這一公式正是說明瞭,智能化的真正實現,有賴於各項新技術的協同配合,在不同環節起到相應的作用。



改良與顛覆

創新助力產業智能化升級


產業的智能化升級,有些靠的是模式與技術的改良,有些則是技術的顛覆式創新。


我們先來看工業。在數字化程度較低的產業中,智能化的進程往往是緩慢改良的過程,工業就是典型代表。近年來,工業流程的數字化轉型逐步展開,主要體現於工業物聯網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將具有感知、監控能力的各類採集、控制傳感器或控制器引入工業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實現生產流程的數字化,從而大幅提高製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


工業互聯網平臺,則以“中樞”的角色將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融合起來,形成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互聯互通,從而提高效率,推動整個製造服務體系智能化。典型企業包括美國企業GE、SISCO、PTC、AT&T等,德國企業包括西門子、博世、蒂森克虜伯等,日本企業包括三菱電機、發那科、森精機等,中國企業包括海爾、華爲、浪潮、富士康等。


另外,互聯網在工業產業鏈下游的貿易環節同樣蘊含着新商機,典型代表就是找鋼網。找鋼網的核心業務誠如其名——“找鋼”,即提供和鋼鐵貿易相關的產品和服務。通過網上平臺,找鋼網將鋼鐵生產商(供應商)和鋼材產品客戶直接聯繫在一起,同時提供物流運輸、倉儲、加工、供應鏈金融等第三方服務,以及大數據分析等IT技術服務。找鋼網的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郎永淳曾提到:


包括鋼鐵在內的製造業如果要向智能化轉型升級的話,首先要在全要素生產率、勞動力生產率方面進行提升,此外,在技術研發創新方面一定要做出突破。


工業作爲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中國政府在2015年5月正式印發《中國製造2025》,計劃通過“三步走”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同年10月,中德兩國政府宣佈,將推進“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共同推動新工業革命和業態。近年來,在兩大戰略對接的背景下,中德企業積極展開合作。



再看數字化程度更低的農業。近年來,部分企業開發農業數據平臺服務,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和傳感器等設備,收集農作物、土壤、病蟲害等數據。無人機植保,是農業領域典型的顛覆式創新應用之一,通過搭載傳感器設備,無人機通過地面遙控或導航飛控進行噴灑作業,可以噴灑藥劑、種子、粉劑等,提高作業效率和效果,省水省藥。


國內代表企業包括極飛科技、大疆創新、零度智控、高科新農、蜂巢農科等。其中,極飛科技是專注於農業的無人機企業,其專注於研發精準噴灑的農業無人機產品。極飛科技的聯合創始人龔檟欽曾在採訪中提到:


極飛科技的無人機在全世界首先實現了完全自主飛行,它可以利用AI自動識別農作物,根據病蟲害的嚴重程度,自動決定噴灑農藥的劑量。


我們再來看汽車產業。如果談及人工智能最具顛覆性的應用,人們無疑會想到自動駕駛。經過數年的探索,自動駕駛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其中,自動駕駛算法企業是整個鏈條的核心之一,他們利用高精度地圖進行路線規劃,採用新型計算平臺,整合多傳感器信息,開發相應的車輛控制算法對汽車進行行爲控制。代表企業包括美國企業谷歌、特斯拉、通用、Uber等,德國企業博世、奧迪、寶馬、Continental等,中國企業百度、圖森未來、小馬智行、Momenta、智行者科技、景馳科技、西井科技等。


根據企查查,2014-2017年間,國內集中湧現出一批自動駕駛零部件和方案供應商,其中以自動駕駛算法企業居多。2016-2018年間,國內自動駕駛零部件和方案供應商總融資額從2016年的7.97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62.31億元。



目前,我國各主機廠商已基本具備L2級自動駕駛能力,預計2019-2020年具備L2級自動駕駛的車型將擴大產量,特定場景下的L3/L4級自動駕駛將會實現商業落地,例如港口、園區、特定路段的高速公路等。例如,圖森未來專注於研發可商用L4級別無人駕駛卡車解決方案,發力於中國和美國。圖森未來CEO陳默在採訪中提到:


卡車行業本身痛點明顯,市場需求量大,中美貨運行業市場規模高達1.5萬億美元。此外,與乘用車自動駕駛方案相比,卡車自動駕駛方案的開發難度要小。


從國家到行業,“產業智能化”無疑是一個十分宏觀的話題,以上內容也只談及皮毛。圍繞這一話題,一場國際盛會——“中美德產業智能高峯論壇”將於6月12日在上海舉辦。億歐國際(EqualOcean)和歐洲最大數字出版集團Axel Springer、美國科技媒體Business Insider合作舉辦,邀請來自全球頂尖的經濟學家、科技企業領袖、知名投資人,共同探討產業智能化的商業機會與投資價值。在這裏,你將有機會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Finn Kydland,歐洲頂尖的風投公司Lakestar 合夥人Mark Schmitz,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陸永青,找鋼網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郎永淳等。


瞭解更多信息,歡迎點擊“閱讀原文”,獲取2019全球新經濟年會-中美德產業智能高峯論壇相關信息。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贊同或支持;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來源。


RECOMMEND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