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智能化”商业格局的分水岭。从“智能产业化”向“产业智能化”的延伸,将引领下一个十年。探索美、德两国的产业新动向,共同挖掘产业智能化的商业机会与投资价值。


文/尚鞅 EqualOcean高级分析师


2018年,是中国“智能化”商业格局的分水岭。如果上一个十年是中国“智能产业化”的十年,那么下一个十年,将属于“产业智能化”。


自1995年至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商用互联网的红利已经趋于消失。十年前谈及“互联网创业”,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开网站,开网站成为了一种新产业。而今天,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带领中国各产业全面进入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类比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也必将经历从“自成一业”到“产业标配”的发展历程。


(围绕“产业智能化”这一话题,一场国际盛会——“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中美德产业智能高峰论坛”将于6月12日在上海举办。了解更多信息请翻到文末)



 浅析:从“智能产业化”到“产业智能化”


理解“产业智能化”趋势,可以从人工智能的谈起。


人工智能最先应用的领域,主要集中于有大量数据沉淀的互联网领域。在互联网广告领域,企业基于历史广告投放数据与用户画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构建模型,实现广告的精准推荐,提高广告营销效果,进而使流量平台获得更高的广告收入。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2017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3828.7亿元,预计到201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在高速成长的互联网广告市场中,广告的精准投放无疑是巨大的商机。


在媒体和电商领域,企业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内容、产品与服务的个性化推荐与精准营销,这正是头条、抖音等字节跳动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淘宝和京东的秘密武器。基于相同逻辑,金融领域出现智能反欺诈、金融产品的智能推荐等技术应用,第四范式、百融金服、同盾科技均是典型的代表企业。


这些互联网领域的应用,使人工智能技术走出实验室,真正进入产业应用阶段,我们可以视其为“智能产业化”的过程。


互联网的高度通达性,使其市场红利被互联网巨头和几支后起之秀快速吃尽,对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即“产业智能化”)成为另一片广阔的市场,智能安防产业成为早期崛起的地带。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图像识别能力大大增强,以智能摄像头为核心的人脸识别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出现,与政府主导的“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国家安全性项目形成有机结合,使得智能安防一度成为人工智能最赚钱的领域。


根据MarketLine测算,中国安防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225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74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7%。其中,人工智能带来的附加价值从2011年的73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2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3.2%。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和依图科技由此崛起,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作为传统安防厂商也紧跟技术趋势。



除安防以外,人工智能正在被应用于医疗、零售、物流、农业、工业、交通、制造等各个产业,通过算法能力对原有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只是进程有快有慢。今天智能化程度较低的产业,大多还尚未实现数字化。由于数据采集环节的缺失,人工智能无法提供决策支持。马云有言:


企业未来要做到两个事情,一个是一切业务数据化,另外就是一切数据业务化。


物联网则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工具,通过各类传感器完成数据的采集,安防监控摄像头就是对线下行为数据的采集。智能化的实质,就是在数字资源基础上,对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进行价值挖掘与创造的过程。海量数据的采集、运算和存储,又有赖于云计算的能力。


数据资产化的过程中,区块链又能够给予数据安全的保护。随着5G的逐步商用落地,其高带宽与低时延的特性,能够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的速度。


亿欧智库研究院院长由天宇曾提出一条公式:


智能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


这一公式正是说明了,智能化的真正实现,有赖于各项新技术的协同配合,在不同环节起到相应的作用。



改良与颠覆

创新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有些靠的是模式与技术的改良,有些则是技术的颠覆式创新。


我们先来看工业。在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中,智能化的进程往往是缓慢改良的过程,工业就是典型代表。近年来,工业流程的数字化转型逐步展开,主要体现于工业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将具有感知、监控能力的各类采集、控制传感器或控制器引入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化,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


工业互联网平台,则以“中枢”的角色将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从而提高效率,推动整个制造服务体系智能化。典型企业包括美国企业GE、SISCO、PTC、AT&T等,德国企业包括西门子、博世、蒂森克虏伯等,日本企业包括三菱电机、发那科、森精机等,中国企业包括海尔、华为、浪潮、富士康等。


另外,互联网在工业产业链下游的贸易环节同样蕴含着新商机,典型代表就是找钢网。找钢网的核心业务诚如其名——“找钢”,即提供和钢铁贸易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通过网上平台,找钢网将钢铁生产商(供应商)和钢材产品客户直接联系在一起,同时提供物流运输、仓储、加工、供应链金融等第三方服务,以及大数据分析等IT技术服务。找钢网的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郎永淳曾提到:


包括钢铁在内的制造业如果要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话,首先要在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生产率方面进行提升,此外,在技术研发创新方面一定要做出突破。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政府在2015年5月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计划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同年10月,中德两国政府宣布,将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近年来,在两大战略对接的背景下,中德企业积极展开合作。



再看数字化程度更低的农业。近年来,部分企业开发农业数据平台服务,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和传感器等设备,收集农作物、土壤、病虫害等数据。无人机植保,是农业领域典型的颠覆式创新应用之一,通过搭载传感器设备,无人机通过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进行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提高作业效率和效果,省水省药。


国内代表企业包括极飞科技、大疆创新、零度智控、高科新农、蜂巢农科等。其中,极飞科技是专注于农业的无人机企业,其专注于研发精准喷洒的农业无人机产品。极飞科技的联合创始人龚槚钦曾在采访中提到:


极飞科技的无人机在全世界首先实现了完全自主飞行,它可以利用AI自动识别农作物,根据病虫害的严重程度,自动决定喷洒农药的剂量。


我们再来看汽车产业。如果谈及人工智能最具颠覆性的应用,人们无疑会想到自动驾驶。经过数年的探索,自动驾驶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其中,自动驾驶算法企业是整个链条的核心之一,他们利用高精度地图进行路线规划,采用新型计算平台,整合多传感器信息,开发相应的车辆控制算法对汽车进行行为控制。代表企业包括美国企业谷歌、特斯拉、通用、Uber等,德国企业博世、奥迪、宝马、Continental等,中国企业百度、图森未来、小马智行、Momenta、智行者科技、景驰科技、西井科技等。


根据企查查,2014-2017年间,国内集中涌现出一批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其中以自动驾驶算法企业居多。2016-2018年间,国内自动驾驶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总融资额从2016年的7.97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62.31亿元。



目前,我国各主机厂商已基本具备L2级自动驾驶能力,预计2019-2020年具备L2级自动驾驶的车型将扩大产量,特定场景下的L3/L4级自动驾驶将会实现商业落地,例如港口、园区、特定路段的高速公路等。例如,图森未来专注于研发可商用L4级别无人驾驶卡车解决方案,发力于中国和美国。图森未来CEO陈默在采访中提到:


卡车行业本身痛点明显,市场需求量大,中美货运行业市场规模高达1.5万亿美元。此外,与乘用车自动驾驶方案相比,卡车自动驾驶方案的开发难度要小。


从国家到行业,“产业智能化”无疑是一个十分宏观的话题,以上内容也只谈及皮毛。围绕这一话题,一场国际盛会——“中美德产业智能高峰论坛”将于6月12日在上海举办。亿欧国际(EqualOcean)和欧洲最大数字出版集团Axel Springer、美国科技媒体Business Insider合作举办,邀请来自全球顶尖的经济学家、科技企业领袖、知名投资人,共同探讨产业智能化的商业机会与投资价值。在这里,你将有机会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Finn Kydland,欧洲顶尖的风投公司Lakestar 合伙人Mark Schmitz,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陆永青,找钢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郎永淳等。


了解更多信息,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获取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中美德产业智能高峰论坛相关信息。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