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丨Talking

  教育中,關於該不該給孩子建立規則,讓他們遵守規矩,是父母們最舉棋不定的問題之一。育兒圈裏的專家們,有人說要順應兒童天性,給他自由;也有人說,養孩子,拼的就是父母的“規則感”。這就很讓人苦惱了,關於愛、自由、規則,怎麼樣才能做到恰如其分的教給孩子呢?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

  培養孩子最怕的,就是兩個極端。一個是沒有原則的放縱溺愛,一個是沒有彈性的建立規則。造成這兩種極端教育方式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對於自由、愛、規則三者關係的誤解。

  前者是認爲一旦有了規則,就沒有了自由和愛,孩子的天性就被泯滅掉了;而後者則把自由和無條件的愛,與放縱對等,他們崇尚自律,崇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錯誤的把“控制”當規則,一不小心,就走入了教育的對立面。

  有一位學歷不低,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媽媽,從小就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十分用心,可是她盲目的崇尚“規則”教育,竟把5歲的兒子逼近了心理治療室。

  這位媽媽,對孩子進行的是“高標準、高要求”的培養,從孩子的吃穿用度到行爲習慣,從能力智商到禮貌道德,都儘量做到最好,還說服全家人一起,監督、規範孩子的生活細節,杜絕放縱和溺愛,目的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高度自律、面面俱到的優秀人才。

  於是,孩子從兩歲開始,就被剝奪了嬌氣的權利,走在路上,不能要媽媽抱,直到走累爲止,想撒個潑耍個賴也絕對不行,只要媽媽發現是故意的,任憑孩子怎麼哭喊也絕不答應……

  4歲以後,按照媽媽的計劃,孩子應該培養衛生習慣和勞動能力了,於是他每天被要求換下內褲自己洗,偷懶什麼的是絕對不被允許的事情。

  除此之外,生活的其他細節上,也是“規則”爲王,孩子想邊看電視邊吃飯,不行!吃飯時不遵守餐桌禮儀,不可以!浪費糧食或者發出咀嚼的聲音……通通都是禁忌。

  只要是有關孩子,幾乎每一件事,媽媽都有明文規定。終於,到了孩子5歲以後,真的就養成了各種媽媽期待的好習慣,智力和毅力也十分出色,媽媽感到很欣慰。

  可是漸漸的,她也發現孩子的時空感極其差,遇事繞不過彎,經常表現出嚴重的偏執,幾乎接受不了任何變化或常識裏沒有的事情,也不懂得變通,一根筋到底。

  有一次她開車去幼兒園接孩子,回家的時候,走的不是平時爺爺接孩子的那條路,孩子不幹了,一路又哭又鬧怎麼也勸不好,最後要求她把車重新開回幼兒園,走原來的路回家才肯罷休。

  更不可理喻的是,某天姥姥洗了葡萄,遞了一串給孩子,中途掉了一顆在地上,他非要姥姥把掉落的那顆葡萄接回到串上,可是姥姥做不到,孩子就一直哭鬧,怎麼哄都不行,另外給一串完整的葡萄,他也不要,最後以他媽媽的一頓打罵收尾……

  這些事情,是不是聽起來讓人感覺匪夷所思,可發生在這個孩子身上的“怪事”還不止這些。在學校,老師說孩子很聰明,但卻很孤僻,總是一臉漠然,很難看到他開心的笑,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也總是不到幾分鐘就會發生衝突。

  後來,這位媽媽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勁,在老師的建議下才帶他去看了心理醫生。

  怎麼來看待這些現象呢,是先天性格的原因?天才註定是孤獨的?聰明的人都跟情商有仇?其實,哪有那麼多的天生孤僻,性格怪異,這些反常的舉動,跟他媽媽從小就膜拜的“規則教育”脫不了干係。

  培養孩子“規則”意識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位媽媽錯誤的把規則當成了“控制”,而著名的哲學家弗洛姆說:

  教育的對立面就是控制。

  家長站在教育的對立面,按照自己的意志打造孩子,怎能奢求孩子不出問題呢?

  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培養起來的“聽話”和“自律”不過是一種表象,在這些看似優秀的行爲和能力表現之下,很可能,是他已經被閹割的生命力和被固化的心智,以及被泯滅掉的兒童天性和創造力。

  英國的教育家A·S尼爾說:

  “嚴酷的家庭法則就是對健全心智的閹割,甚至是對生命本身的閹割。”

  每個孩子在他的生命之初,都有一個原始的“精神胚胎”,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慢慢發展成不同的形態。對孩子精神胚胎的培育,有的家長用的方法是“滋養”,有的家長用的則是“塑造”。

  特別提醒一下,這裏說的“滋養”和“塑造”兩種教育方式,有着本質差別。前者會根據孩子的需要提供適宜的養料,也就是愛和自由,接納與看見;而後者則以家長的意志爲轉移,爲孩子打造一個又一個的“模子”,再將他放進去。

  而我們上面提到的例子中,那位媽媽就是用塑造的方式,盲目給孩子建立起一個又一個規則,把他打造成自己覺得好的樣子。可是這樣做,卻擾亂了孩子的心理秩序,扭曲了他的創造力、生命活力和思想的彈性,把孩子逼到了需要接受心理干預的境地。

  很多父母常常把“孩子不能慣着”掛在嘴邊,而某些從小就被家長用愛和自由滋養長大的人,會怎麼樣呢?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曾經在奇葩大會上,分享過一個叫做孫博的女孩的成長故事。

  孫博,是一個1982年出生的經營企業家。武志紅和她是在一次湖畔大學的採訪活動中認識的,由於在那次採訪中,對孫博的行事作風感到意外和好奇,武志紅特意跑去問了孫博是怎麼長大的……

  在孫博讀幼兒園的時候,她是一個精力旺盛的孩子,中午不睡午覺,幼兒園的老師傷透了腦筋,就跟她奶奶打了小報告,並且讓奶奶想想辦法解決這件事……

  沒想到,作爲一個有名望的醫生,奶奶竟然辭掉工作,去做了這個幼兒園的校醫,只爲了能給孫女開小竈,讓孫博中午去她的辦公室裏休息。更任性的是,後來因不滿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奶奶直接爲她建了一個幼兒園。還曾經爲她開過一家小吃店,可以說是私人定製了。我想後來孫博做高端私人旅行定製,就跟她奶奶小時候對她的愛有關吧。

  還有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孫博小升初考試的時候,原本可以上北京最好的中學,可是她卻偏要填報北京石油附中,理由只是因爲那個學校的校服好看,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爸爸直接就答應了……

  這家人寵女兒的方式也太誇張了吧,在孫博的成長經歷中,還有很多大大小小這樣的事情。可也正是因爲從小在家人的“溺愛”中長大,讓孫博成長爲了一個想幹嘛就幹嘛的人,從上學到工作再到創業,孫博的人生一路都走的很“任性”:

  曾爲了實現夢想,她大膽的放棄自己舒適的生活,選擇再創業;她做私人旅行高端定製,連馬雲都是她的客戶;因爲自己的一個想法,她就在貝加爾湖畔創造起了世界首例冰雪圖書館……

  孫博的人生可以說讓很多人羨慕了,很多父母都把“溺愛”當成一個貶義詞,避之而不及。可是“溺愛”卻讓孫博長成了一個勇敢、有創造、有生命力的人。

  更重要的是,孫博雖然大膽、任性,可是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一個被慣壞的孩子的影子,相反,她是一個非常溫暖的人,也是一個人性化程度很高的人。

  在家人們的鼓勵、寵愛和看見之中長大,她不僅擁有“真自我”,而且身心合一,無論是內在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的資質能力,都相當的豐盛飽滿!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家長對自己孩子說:

  “都是我把你慣壞了。”

  “早知道不該慣着你。”

  “要是什麼都由着你那還了得……”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太慣着孩子了,可是有多少人能達到孫博爸爸和奶奶的境界?而一些溺愛孩子的家長,不僅沒有讓自己的孩子變好,反而是養成了他一身的不良品格和習性,爲什麼會這樣呢?

  因爲很多人對教育中的“規則”和“自由”都有錯誤的理解。

  給孩子自由

  不是接受和滿足他的一切要求,而是通過看見孩子的天性和生命力,允許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方向成長,讓她感受養育者對自己的接納和喜愛,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快樂的成長空間和氛圍。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不是粗暴的單方面發佈規定,要求孩子嚴格遵守,不是用家長的權威去控制他的行爲舉動,而是在家庭人員的相處和互動過程中,共同營造出來的生活習慣、行爲準則等。

  規則與自由,規則與愛,並不是一組背道而馳、水火不容的概念。而且給孩子制定規則,也一定要建立在愛與自由的基礎上,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怎樣在給孩子制定規則的同時,又不破壞愛與自由,不壓制孩子的生命力呢?

  首先父母們要打破對“建立規則”的刻板印象,規則不是父母單方面給孩子下達的規定,而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互動中,滿足了他對愛和自由的需求以後的共同約定,既然是共同約定,那麼也需要共同遵守。

  其次立規矩的描述很重要,任何人都不喜歡被限制,我們儘量去說“做到什麼”,而不是說“不做什麼”,例如“遇到矛盾時,家人之間要平心靜氣的溝通”而不是“遇到矛盾時,不能大喊大叫”。

  負向的描述,只會告訴不做什麼,而不明確要做什麼,並不能給孩子正向的引導,反而會讓他產生厭惡、牴觸的情緒。而正向引導行爲的規則,會讓孩子在遵循過程中得到指引,且在完成約定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成就感,並且由行爲逐漸內化成孩子的規則意識。

  最後制定的規則一定要得到孩子的肯定,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從中去判斷孩子是否能夠做到,是否符合他的能力或個人特點,是否會傷害到他的內心情感。只有孩子力所能及的規則,才能夠幫助孩子在培養規則意識的過程中,逐漸發展成父母和孩子自己都喜歡的樣子。

  如果你做不到像孫博的奶奶和爸爸那樣寵愛孩子,那也別用錯誤的規則教育來傷害他。

  武志紅老師在她的心理學講座中,經常分享孫博的故事,每一次講之前武老師都會事先知會孫博,而她也欣然同意,有時候還會跟武老師說:希望每個靈魂都自由自在!

  是啊,我們也希望每個孩子的精神胚胎,都能自由自在的成長,長成他本該成爲的模樣!

  撰文 - PamperMom

  主編 - 好媽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Presented b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