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之後有一個節目火了,《奇遇人生》。豆瓣評分9.2,觀眾稱它為「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真實有溫度」,更感人的是,它是一檔國產原創綜藝。

《奇遇人生》這檔綜藝真人秀里,阿雅是旅程主持,請來了小S、春夏、朴樹、竇驍、宋佳等十位明星,開始了一場無台本的冒險之旅。

對於每一個明星,定製的旅程都不一樣,小S去了非洲的大象孤兒院,春夏前往美國追龍捲風,竇驍挑戰了大洋洲最高峰查亞峰,而朴樹貌似要在古巴來一場機車之旅。

整個節目沒有誇張的笑點,沒有花哨的後期,沒有矯情的旁白雞湯,目前已經更新了三期。

沒有台本,一切隨機真實

綜藝節目有台本,是公開的「秘密」,不管是業內人士還是受眾都很清楚節目里的衝突、笑點、淚點都是提前設計好的橋段,甚至演員的表現都是按照固定人設來的。

誠然,節目清楚觀眾喜歡什麼,從而就會呈現什麼。對觀眾來講,似乎也接受了這種熱鬧的節目呈現形式,明星在節目中流露真情實感早已變得奢侈。

但是,《奇遇人生》一上來就顛覆了傳統綜藝節目台本固定的模式,全程無台本,以最大程度接近真實,這意思就是讓明星自己看著辦。

節目組的工作人員透露,藝人剛來的時候都會問類似這樣的問題:「導演我該怎麼做?你希望我怎樣?」結果導演趙琦統一回復:「你隨便。」

《奇遇人生》也沒有綜藝真人秀的「套路」,沒有「let』s go」這種既定的開始下一個步驟的套話。節目一開始,小S穿著運動裝素顏出鏡,對著鏡頭抱怨自己身體不適,已經拉肚子好幾天了。

在帳篷里整理行李的時候,還直接和阿雅說要在帳篷里鋪一張紙尿墊解決大小號問題。

面對鏡頭,就是這麼耿直這麼剛,一點不裝,任何充滿生活氣的話都敢說。

無台本還意味著什麼?那就是一切隨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刻意,人與天地之間的交鋒看緣分。

阿雅和小S去了非洲的小象孤兒院,認識了來自英國、已經保護了小象十年的志願者Rachael。她看似和藹,其實很嚴肅,面對明星大腕一點面子都不給。

小S很想摸一下小象,而Rachael從頭到尾都沒有讓她接觸一次小象,稍微走近一點就會扯她衣服提醒後退,就連聲音大一點都會被喝止。

原以為小象之旅就這麼結束了,可就在第二天,兩頭小象突然走失了。阿雅和小S臨時決定,和大家一起找小象,所幸的是小象安然無恙被找回來了。

然而殘酷的事情是,小S親眼看到了一具成年大象的屍體。象牙被盜,血淋淋被砍頭,長鼻子被丟在一邊。

大象被獵殺後,小象就成為了孤兒,失去母親的小象很難存活,它會記住母親被獵殺的過程,每晚因此受驚啼哭。

這種隨機發生的事情,刺激著小S的神經,她無法相信這裡1天之內要死100頭大象。

等到了第二期和第三期,這種隨機不確定性還在發生著,春夏追著不一定能追到的龍捲風,竇驍一直在旅館乾等了6天才可以登山。

一切不玩虛的,不帶假的,所以我們看到的都是這樣的畫面。

看似《奇遇人生》每一集都很平緩,但是平靜的背後卻洶湧著一股真實的力量。

轉折點,才是奇遇人生

「想在不惑之年轉型,也是因為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奇遇人生》是阿雅告別30歲之前做出的決定,「放棄手上原有的機會,像個新人一樣重新出發,追求做好內容的夢想。」

阿雅選擇《奇遇人生》,是人生路上的轉折點。當她重新遇見的初衷遇上不同的明星夥伴,才呈現給了觀眾獨特難忘的旅程。

這不僅是阿雅從藝人生的轉折點,也是所有參與者的奇遇之旅。

比如第二期中,阿雅和春夏的追風之旅,她們一直在期待龍捲風的到來,屏幕之外的我們似乎比她們更加忐忑,我們也希望她們能夠成功追到風。

但是就在這樣一個追逐風的過程中,我們似乎忽略掉了眼前的風景和自然的魅力。正如節目中追風人所說,我只能帶你們去追風,但不能保證一定會看到。

太多時候,被時間裹挾的我們,做事情太過較真、太過著急,總是在意結果,反而忽略掉了參與過程的魔力和背後的樂趣。

不看龍捲風過境時黑壓壓要把一切吞沒的烏雲、不感受低壓下身邊撲騰呼嘯肆虐的冷風、不追著風大跑、大笑、大鬧。如果不做這一切,那追風這一舉動的浪漫、瘋狂又如何能感受得到呢?

採訪中,春夏也同樣感慨,「我們真的太著急了,我們多麼想要一個結果,但是我們追求的目的一點都不純粹,我們根本沒有感受這件事情。」

生活最奇妙的地方就在於此,不是本以為什麼樣,不是刻意的籌備,而是在千迴百轉之間才能領略到最好的饋贈。

或許有時候,放開既定的執念,放開預定的目的,單純享受過程,我們反而更容易感知自然、感知生命、感知自己。

而這,才是《奇遇人生》這檔節目的意義。

紀錄片+真人秀,從心出發

紀錄片給人的感受一向曲高和寡,是高端的,是小眾的;而真人秀卻是熱鬧的,接地氣的。這兩種節目形式進行混搭,如果不是親眼驗證過《奇遇人生》,很難想像會是怎樣的節目效果,更別說收割豆瓣9.2的高分了。

敢這麼玩,《奇遇人生》靠的是背後的實力派紀錄片拍攝團隊。

總導演趙琦,善於深入生活,見證人間百態。

監製的《歸途列車》,講了春運,獲得艾美獎和全球紀錄片最高獎項——伊文思獎;監製的《千錘百鍊》,講了拳擊教練的故事,獲得金馬獎;監製的《大同》,講了拆遷,獲得聖丹斯獎、金馬獎和亞太電影大獎。

《歸途列車》2009 / 87分鐘 / 漢語&四川話 / 紀錄片

《千錘百鍊》2012 / 89分鐘 / 四川方言 / 紀錄片

《大同》2015 / 86分鐘 / 山西方言 / 紀錄片

趙琦的搭檔、攝影指導孫少光,也是一位牛人。拍夠了人物去拍動物,拍夠了地上去拍海底,然後都成功了,獲亞太電影節、艾美獎等多項國際大獎。

第二期追龍捲風時,他說:「下去就上來,下去就上來,老半天一個鏡頭都沒拍!」然後,他扛著設備就下去了,追風者說該上車了,他卻怎麼也不捨得上來。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奇遇人生》充滿大片質感的鏡頭,每一幀的光影和構圖都捕捉到了大自然的奇妙風光和靈性,美得純粹而乾淨,溫柔得真實而有力。

《奇遇人生》的鏡頭不僅照見了奇幻的自然風光和嘉賓的人生態度,也照見了世界上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在非洲守護大象的Rachael,對待無家可歸的大象,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德州的追風硬漢大叔,熱愛大自然,在他眼中龍捲風就像冰淇淋。他有一個自閉症女兒,和女兒視頻通話時,他顯得溫暖又可愛。

不斷挑戰自我極限的專業登山教練孫斌,忍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在他內心深處,登山已經是一種信仰。

看完第三期,已經很難用旅行綜藝真人秀來給《奇遇人生》定位了,它沒有某些綜藝里明星做任務互撕的情節,沒有八卦爆料窺探明星隱私。它有的是無限的美景,鮮活的人物,真實的生活。

從目前上線的三期來看,《奇遇人生》的高度已然超越了娛樂。它以開放的態度,帶著我們一起去世界的角落,探索自我、感受自然、敬畏生命。

或許你難以想像,真的會有一檔國產綜藝,敢請藝人去傳染病肆虐的非洲,去槍林彈雨的中東,去看火山,去追龍捲風,而且這檔節目還做到了高水準、高規格、高質量。

然而,它的關注度和質量好像不成正比,熱度還不及同期熱門綜藝的一半。水花很小,很冷門,沒有娛樂至死,沒有快餐節奏,只有人文關懷,看起來和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不太符合。

但是講真的,它值得更多人的關注,期待能以微小的力量,改變這檔綜藝的命運。希望《奇遇人生》能出第二季、第三季……讓中國娛樂至死的綜藝大染缸,能多一抹清亮的顏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