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七年(即公曆1650年)冬,年僅三十九歲的多爾袞意外暴斃在喀喇城。

  兩月後,順治憑着幾點捕風捉影的“大逆之罪”就對他展開了清洗:不僅剛剛到手還沒捂熱的“成宗”皇帝封號被奪、“睿親王”的爵位被削、宗籍被開、連墳墓都被挖了,一代政治明星落得這個下場也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在皇太極死後順治母子孤兒寡母杖着多爾袞才能在關內立足!比起鰲拜等人來講是忠臣所以乾隆感到這樣的一個難得的功臣所以他敢於爲他平凡。

  多爾袞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是充滿了傳奇特色的一生。他一生無兒無女。忠心耿耿爲了大清朝。本來他可以自己當皇帝,但他沒有這樣做。從這一點上講他是忠誠,他是曹操。但他沒有讓他的兒子繼承皇位。從客觀方面來看多爾袞,並沒有背叛皇太極。也沒有辜負順治母子。而順治呢在他死後封他做了義皇帝,不足一月就挖墓鞭屍。以不赦之罪廣告天下。

  乾隆帝發佈詔令,正式爲多爾袞翻案,下令爲他修復墳塋,復其封號,“追諡曰忠,補入玉牒”。並將其配享太廟,至此,大清王朝最具傳奇的案件最終在一百餘年後被徹底翻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乾隆擔心,避免日後再度惹起非議,在上諭中說:“爲後世徵信計,將從前關於此事之上諭,均不得載入國史。”於是將有關多爾袞的主要檔案記載進行銷燬,直接造成了後世研究多爾袞案件的撲朔迷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