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署昨环评大会审查中油桃园观塘第三天然气接收站环差报告。五位非官方环委退席抗议。

环保署环评大会昨审查中油第三天然气接收站案,因涉及桃园大潭藻礁,争议多时。由于该案昨预料可能投票表决,多位环评委员在会中因而联合要求不做结论,才继续开会听报告,但官方委员坚持维持程序,双方无共识,最后五位委员离席抗议,以致人数不足散会。

中油发言人黄仁弘表示,担心环评大会一再延宕,影响第三天然气接收站在民国一一一年底兴建完成的目标,但中油将展现诚意向大会报告方案,争取认同。

桃园观塘第三天然气接收站环境现况差异分析报告,今年七月环评专案小组虽做出退回的建议,但随后行政院长赖清德喊话希望该案能通过环评,环保署长李应元也说,中油缩小开发面积是很大的进步,让反对方担心环评大会昨会投票过关。

环评委员郑明修表示,他于现勘时提出很多替代方案,但中油一直逃避事实,他前天才收到中油回复,指替代方案时程至少要十八年;环评委员王价巨要求官方环评代表应回避,「不回避我们就离开」;也有委员表示,官方代表不回避,投票结果恐怕会失真;还有委员说,之前受深澳燃煤电厂案很大伤害,这次不该贸然投票,成为深澳案翻版。

但官方委员对上述意见表达质疑与不满。有委员说,听不出任何理由法定委员须退席;也有委员说,不管先前专案小组决议如何,大会委员的考量不同,要站在国家整体资源去思考。

因无共识,最后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教授李锡堤、辅仁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副教授刘希平、逢甲大学运管系副教授李克聪、中研院研究员郑明修、铭传大学建筑系教授王价巨、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王文诚等五人离席抗议。环保署副署长、环评大会主席詹顺贵宣布散会,择日再审。

中油表示,使用天然气发电相对污染较少,且攸关国内能源转型,第三天然气接收站案势在必行,虽有委员建议该站迁至台北港,但台北港须填土、环评,时程太久,首选还是观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