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語文是母語,一個母語都不愛的學生,說他愛國,會有人相信嗎?學不好母語的民族,一定是個衰微的民族,它會失掉民族的凝聚力。記得初中有一篇文章法國都德的《最後一課》。當普魯士兵強迫阿爾薩斯學德語的時候。一個貪玩、幼稚、不懂事的孩子。都知道母語的重要性。掌握它,就如同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愛國熱情達到空前高漲。我們中學生,又怎能爲了某種利益,而放棄母語的學習呢?

  語文學習好,並不影響數理化的發揮,反而有助於提高數理化的成績。如果說數學是各科的基礎,語文就是基礎的基礎。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要打好基礎,不管學文學理,都要學好語文。因爲語文天生重要。不會說話,不會寫文章,行之不遠,存之不久。”蘇步清教授也說過“一個人無論智商有多高,能力有多強,他語言表達不清,很難走向成功。”

  語文是衡量學生基礎素養的最重要科目,從身邊很多具體個案來講,語文非常好的學生往往數學英語都不差,因爲語文表面上是文字理解和造句作文,實質上考查的是學生的心性和理解水平,浮躁的學生往往語文不好,領悟力差的學生語文往往也不好!這兩項也正是其他科目所需要的!所以中考也好,高考也好,得語文者多能得嘗所願。

  語文素養的提高靠的是長久的積累,高分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所能達到的高度。但就中考、高考語文所考知識的廣度來看,從基礎知識到古詩文閱讀鑑賞、再到現代文閱讀和寫作,基礎知識除書本上所學的,還包括文學常識、傳統文化與名著閱讀等的全面考查,而對這部分的考查有逐年加深的趨勢,不在考大面上的東西,而是深入到文化、文學、名著的精髓,就像下圖所示的,今年高考北京的微作文寫作那樣,讓學生如果沒讀過並沒做過深入思考就無從下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