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上海百年優秀歷史建築照片-4(31-40)

(2010-12-18 14:52:33)

31、淮海中路1828-1858號: 靠近武康路 武康大樓 原諾曼底公寓

武康大樓(淮海中路1828—1834號,東美特公寓;淮海中路1836—1858號,佔地面積 1580平方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八層公寓,樓高30米,建築面積9275平方米,原名諾曼底公寓。1953年以路名定名為武康大樓。 諾曼底公寓 Normandie Apts.),法國文藝復興式公寓大樓,由鄔達克設計。著名電影藝術家鄭君裏、趙丹曾在此居住。該公寓建於1924年,由萬國儲蓄會投資建造,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築。公寓坐北朝南,樓身狹長,從西側看,像一艘輪船。大樓底層為商店,店面後退,其前為拱廊通道。四至八層為居住層,設北外廊,大多數居室為南向,戶型組合靈活,有一室戶、二室戶、三室戶和四室戶等,共有居室63套,附房30多間。廚房沿北側佈置,衛生間通風采光,設有通風道和引窗。垂直交通除步行的便梯外,還設有載客和載貨電梯各1部。  1930年,萬國儲蓄會在諾曼底公寓東側,又建用原樓名稱(今新武康大樓),樓高五層,磚混結構,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另在武康路435號,建有1400平方米的汽車庫及附屋,為新老武康大樓共同使用。該公寓的立面處理,局部採用古典建築裝飾,是本市著名的早期公寓建築之一。

拍攝思考:像一艘準備遠航的泰坦尼克號,傲然坐落在淮海中路。車水馬龍在其身旁穿梭而過。

32、淮海中路1273號: 靠近常熟路 新康花園

新康花園位於淮海中路1273號,與上方花園毗鄰,佔地面積為12987平方米,建築面積為9318平方米,建於1934年,由馬海洋行設計。

新康花園外觀為西班牙式,宅後擁有庭院,中間種植著高大的雪松,2層房屋全部分層分戶處理,底層和樓上住戶各有自家門戶出入,互不干涉。房間橫向相連佈置,分成前後部,一樓登上3級石價,有外廊,入內為起居間,左右為臥室,起居室後是餐室,東面有廚房,傭人室,外有汽車間,二樓由西北角邊門直上扶梯,起居室前有內陽臺,東西為臥室,後排也是餐室、傭人室,東為曬臺,即在汽車間上。每層皆有兩個衛生間。

北部為五層公寓樓四幢,在復興中路以北一塊方形的土地上,每幢各居一角,大門均面向中央的花壇。花園內主要房間的面積一般為25~35平方米,一至三樓有二、三居室單元,四五層為躍層式四室戶,立面的一、二層加橫線條,上三層為素麵,頂部為平臺。

這組裡弄式公寓住宅,因為房屋質量高,有一些外國華僑也在這裡居住,據說當年還曾有英國皇室成員專程前來此地舉行婚禮。大畫家顏文梁也曾在這裡住過。著名藝術家趙丹和袁雪芬等的住宅也在新康花園中。

拍攝思考:透過古樹枝葉,拍攝二層樓的陽臺,藍天白雲,精美的花園洋房。

33、淮海中路1285號: 上方花園

上方花園由馬海洋行設計,建築面積23733平方米,共有三層聯列式房屋70幢。類型較多,大體有四類:第一類橫長方形,前有小門廳,會客室(或作起居室)與後面餐室相連,兩旁為臥室。餐室旁有廚房、還有僕人住處,外側為汽車間。二層中間有陽臺,內為臥室,汽車間上的平臺作曬臺用。第二類與第一類大同小異,門廳與二層的陽臺呈圓弧形。第三類底層前設外廊,後面有小天井。第四類小門廳在會客室右側,二層前面挑出陽臺。佈局不同,既有一戶居一層,也有住一幢,住一二層的,都能成一單元。上方花園的房屋外觀體形活潑,大陽臺、大玻璃窗,望去明朗、寬敞。大部分為西班牙式也有現代式。內部進深淺、面寬,室內明亮。每幢房屋院內綠化面積較大,弄內亦有綠化帶,環境顯得十分優美靜謐。

拍攝思考:與鄰近的新康花園洋房長相伴。停住腳步,與居住在洋房中的居民聊談,他們很平和,慢節奏地生活著。

34、復興中路1363號: 克萊門公寓

建於1929年,原名克萊門公寓。由五幢完全相同的公寓樓組成,高三層,連屋頂四層,屋頂有老虎窗採光。屋面為紅色機制瓦,南立面山牆為跌檐式山牆(Hipped Gable或Clipped Gable)。外牆面主要為水泥拉毛粉刷,局部以清水紅磚飾面。紅磚砌法考究,極富裝飾性。磚飾圖案既有西方傳統特點,又有現代裝飾意味。該建築造型上最大特點即是精緻的磚工。室內部分裝修如樓梯欄杆、門扇等處己具有現代裝飾藝術派風格的特徵。方向朝南。建築面積18500平方米。

克萊門是一位比利時人。民國初,他在法商電車公司任大班,後來有個法國人任副手,將他排擠出電車公司。他看到外來人住房需求增加,便在瑞金戲院對面建出租房,以後又在復興中路興建這五幢西式樓房,由克萊門出資共建,供包月出租,吸引了不少外國人。抗日勝利後,克氏侄女將房內的餐廳改建成森內飯店,日間供膳,夜間是舞廳。由於地段清雅,檔次太高,光顧者不多,生意並不好。解放後,棲息上海灘的西方人紛紛回國,遂改成市民住家。居住230戶居民。

拍攝思考:與公寓保安聊談,房屋內部已經陳舊,外牆新粉刷過,但遮蓋不住其蒼老的容貌。

35、復興中路1327號: 伊麗莎白公寓

復興中路1327號,復中公寓(伊麗莎白公寓),建於1930年,屬於裝飾藝術派風格公寓住宅。建築五層,規模不大,形式也不像不遠處的克萊門公寓那般「熱情裝點」。但伊麗莎白公寓節製得體的形態、尺度與裝飾,卻讓人能體味這種喧囂都市深處的生活品質。公寓呈對稱佈局,一梯三戶,門廳並不堂皇,但樓梯間連接每層三家住戶的空間佈置顯得足夠從容。每戶住家有厚重的木門,帶有門牌號的鉄花小窗也是簡潔的裝飾藝術風格的體現,而且各戶看似統一卻有微妙不同,這種細微的處理暗示著每個住戶的身份,恐怕是如今一般公寓房所不能比及的,主樓梯間在外立面的形式以及材質處理上更明顯呈現出裝飾藝術風格的特徵,也成為建築沿街立面的形式中心。公寓兩翼的圓形樓梯間是當年僕人的交通空間,公寓與今天很不相同的日常生活方式在此可見一斑。公寓其他立面比較簡練,南立面的東西轉角看似不經意的裝飾,其實也是裝飾藝術風格與流線型風格最典型的形式語言。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前,該公寓居住的幾乎都是外僑,有公司經理、副董事、銷售員、祕書等等,分別來自英國、法國、美國、奧國等不同的國家。其中有一家杜達公司,其辦公地點就設在這座公寓的42號房間。現為居民住宅。

拍攝思考:外牆新粉刷過,但遮蓋不住其蒼老的容貌。曾經的公寓。

36、思南路41號: 現上海市文史研究館 原袁氏住宅

袁氏住宅坐落在盧灣區思南路41號,原先是袁姓業主寓所。建於20世紀20年代,是一幢帶有西班牙式建築風格的花園洋房,局部立面有伊斯蘭建築特點:有圓頂。尖塔、螺旋形圓柱,石造花窗格,黑白相間條紋,釉面磚鑲嵌等。特別是外牆面用亮如,配上緩坡瓦頂,陶瓷筒瓦,檐下有券齒帶飾,窗口設螺旋形小柱,牆上飾有綠瓷釉面花飾。此外,有圓拱形的門廊和窗樘。陽臺多用曲線形的鑄鐵花飾,樓梯用華鐵欄杆。西立面有單層搞得紅魚鱗紅瓦穹頂,頂端疊有彩色玻璃小穹頂,是標準的西班牙伊斯蘭建築特色。

1953年起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所在地。至今有49年館史了。館內綠蔭扶疏,環境幽雅。

拍攝思考:伊斯蘭建築的風格與西班牙居住風格相融合。在眾多的建築中,這種結構不多見。

37、復興中路425號: 諸聖堂

位於復興中路425號,1925年建成。諸聖堂建築採用17世紀聖公會高派教堂格式,紅磚,三角形屋頂,門柱為混凝土雕刻藝術,門廊上設有圓形玫瑰窗,西北角附方形塔樓,有63個臺級。教堂佔地1326平方米,大堂可容500人,小堂加附屋共可容1000人。  1985年起該堂每月第四個星期日下午專門有盲人禮拜,全市盲人基督徒由四面八方趕來參加。

拍攝思考:平頂與十字架的建築。見證了上海的滄桑。

38、方濱中路249號: 城隍廟---豫園商城

上海城隍廟,可謂名揚天下,與豫園毗鄰,又稱老城隍廟,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觀之一。位於方浜中路,東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舊校場路,佔地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

上海從宋朝開始有城隍廟,廟址在現在的永嘉路上,叫淡井廟,又稱華亭縣城隍行殿。當時上海是華亭縣下面的一個鎮,故淡井廟實是華亭縣的城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置縣後將金山神廟改建為城隍廟,直至明永安年間(1403--1424年),於是始有上海的城隍廟。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邑人集資於廟左側造起東園,廟才成了城中的名勝處所。乾隆中葉,潘氏豫園售歸城隍廟作為西園並重加修葺後,由於商賈輻輳,百業薈萃,城隍廟遂成了著名的小商品、土特產和特色商品市場。

城隍是道教中城市的保護神,相傳明永樂年間(15世紀初)上海知縣張守約將方浜路上的金山神廟(又名霍光行祠)改建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城隍廟。1926年重建,殿高4.8丈,深6.33丈,鋼筋水泥結構,而彩椽畫棟、翠瓦朱檐,規模大增。抗戰後,為與新城隍廟(原址在金陵西路連雲路口)相區別,故稱老城隍廟。 建築多建造於1911年以前(即清代末年),具有濃鬱的中國古建築的風格和特點,整個商城內小商店鱗次櫛比,商品琳琅滿目,各具特色,顧客熙熙攘攘,保持著中國古老的城鎮街市風貌,大凡來上海的中外遊客,大都要到老城隍廟走走。在老城隍廟內,彙集了眾多的上海地方小喫,綠波廊的特色點心,松月樓的素菜包,桂花廳的鴿蛋圓子,松雲樓的八寶飯,還有南翔小籠和酒釀圓子,真可稱得上是小喫王國了。 過去的「老城隍廟」即是今天的豫園商場。內有鳥市、書場、茶樓、餐館以及百貨商店等,經營各種日用百貨和上海風味小喫:酒釀圓子、小籠饅頭、五香豆、八珍湯等。這裡景物優雅、市場繁華、是上海人民最喜愛的遊覽勝地之一。 拍攝思考:上海最老的歷史。中國古建築風格。西方建築以石為基礎,講究直線和圓拱,高大而開闊;東方建築已木為建築,講究雕琢,深沉而秀美。

39、華山路1954號: 上海交通大學 原工程院

交通大學原為清末大理寺少卿、郵傳大臣盛宣懷於1896年創辦的南洋公學。辛亥革命後易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學專門學校。1921年該校與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平優點學校、交通傳習所等合併,並取名交通大學,校名沿用至今。

建築主要有建於1898年的中院、正門和建於1919年的交通大學圖書館以及總辦廳、體育館等。中院和圖書館的建築平面均為「山」字形。中院為三層磚木結構,外牆為青紅磚相間砌築,門窗洞用弧形拱。圖書館為三層混合結構、入口處設有大平臺,平臺上方是二樓的陽臺、弧形拱窗四周有石質裝飾線腳,建築外貌帶有巴洛克風格的裝飾,呈現折衷主義特色。現中院的外牆裝飾在1998年的維修中被大大簡化。與中院同建的還有上院、亦為「山」字平面,其中央矗立四方形平面鐘樓一座,是當時的校園標誌,現已拆除。

當年,校園內建有李公祠(李鴻章祠堂)一座。祠堂坐北朝南,四周紅牆環繞。祠堂中庭榭相同,迴廊曲折,古木蒼蒼;偏東有荷花池,池畔怪石嶙峋,曲徑通幽。整個院子佔地雖不廣、卻頗有園林意境。院內還樹有李鴻章銅像一尊,高如其人,紅頂花翎,朝珠禮服,腰懸寶劍,一手拈鬚,巍巍然於石蹬上。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武昌,同年11月3日,上海光復。一天,南洋公學的百餘學生,攜帶繩索棍棒,蜂擁奔入李公祠,將銅像扳倒。現在、李公祠早已不復存在。昔日的李公祠所在地已成了上海交通大學的一角。

拍攝思考:過去的學堂,今日依然是學堂。

40、復興中路1195號: 上海理工大學 原同濟德文醫工學校

復興中路1195號,德國式學校建築。建於1908-1916年。

德國式學校建築,由德國倍高洋行卡爾.貝克設計。建築二層。坡屋頂。入口處門廊連二層陽臺突出檐口,成獨特的弧線山牆面,帶有德國建築風格。與此相應,局部屋面也有同一式樣的老虎窗。建築牆面清水紅磚砌築,縱向窗間白色塗料粉刷,有幾何形圖案。

現為上海理工大學圖書館,

拍攝思考:過去的學堂,今日依然是學堂。文明的人類,很早就知道知識的重要,並知道知識是可以傳授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