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曹魏元氣大傷!

第一,牆倒眾人推,北方西涼趁火也來燒一把

赤壁之戰前,曹操風頭正勁,沒人敢動手。

而赤壁一役,曹操喪犬而歸,人家就有想法了。西涼的馬騰韓遂已蠢蠢欲動。

而經過慘敗的曹操也從曾經急功近利的心態中走出來,先穩固北方,在尋找南下的機會。

第二,曹操認定孫劉聯盟不穩固,逼的越緊,只會讓孫劉更加地抱團取暖

歷史上兩個國家的結盟都有其薄弱之處。一旦強敵入侵,盟誓便緊,一旦敵情消除,這種盟誓就會淡化,甚至出現矛盾。曹操採取隔岸觀火之策,事實證明,孫劉為了荊州歸宿,矛盾也日益激化。

第三,曹魏常年征戰,剛好趁此機會休養生息

曹魏政權從官渡之戰險勝後,士氣大振,此時的曹軍是一隻虎狼之師,風頭正勁,而赤壁一戰,讓這支虎狼之師狼狽而回。此時的曹魏士氣不可同日而語,急切出征,適得其反,不如此時休養生息,畢竟,孫劉也是剛剛經過大戰,無力北伐。雙方停戰,休養生息對曹魏政權有利而無害,畢竟三個政權里,曹魏無論疆土,人力,財力都占絕對優勢,政治上,曹魏還攜天子以令諸侯,修養生息給曹魏帶來的恢復度遠比孫劉高出不少。

第四,曹魏已確實無力南征

赤壁一戰,曹魏水軍損失殆盡。而南征,曹魏的步騎基本只能望江興嘆。操練水軍也非一日能成。況且,南征,只能速勝,一旦陷入持久戰,曹魏就將失去天時地利人和。不適應南方的天氣,陷入南方複雜的地形(吳國有長江天險,屬國有蜀道艱難),同時在別人的土地上常年征戰,人家是自己家,你是外客,必失人和。三者盡失,結局當然會慘敗。所以,南征,必須一擊致命。否則,只是拖入戰爭泥潭。我相信,手握中原,佔盡優勢的曹魏肯定不願意去趟這麼吃力不討好的渾水。發展才是硬道理。


曹魏沒必要急著進攻蜀漢。以曹魏雄踞北方大片領土,擁有天下半數以上人口的基礎。曹魏只要耐心發展經濟,休養民生,就能把蜀漢和東吳甩在屁股後面。而且,此時的曹魏一直在忙著解決加強皇權,緩和士族矛盾和發展經濟等問題。

咱們看下三國之間的土地和人口對比。

曹魏統轄地區有九州,包括冀、兗、青、並、徐、豫、雍、涼及司隸區,戶口總數約六十六萬戶,人口約四百四十三萬。  

東吳擁有揚、荊、文三州,總戶數五十二萬戶,人口兩百三十萬左右。

蜀漢只有益州,總戶數三十八萬戶,人口九十四萬左右。

曹魏佔有這麼大的優勢,根本就不急。當時,農耕社會,人口和土地就是國家實力的基礎。曹魏都不用打他們,就這麼自我發展五十年,孫劉必將聞風歸降。急的是蜀漢,急的是諸葛亮。諸葛亮北伐的話,還能以攻為守。蜀漢還能多活幾年。

東吳孫權五征合肥,也是以攻為守。為的就是讓合肥一代成為無人區,成為戰爭的緩和區。

最重要的事,曹魏忙著加強中央集權,緩和士族矛盾和發展經濟。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宗親對皇權的影響,緩和士族矛盾。曹魏實行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從士族選官入仕,打破了宗親對選官權的壟斷。這相對緩和與士族的矛盾,也導致了曹魏的權利流向士族。同時,曹魏還對青州、徐州一帶的地方割據勢力用兵,消滅了臧霸、孫觀等為首的割據勢力。

在經濟上,曹魏堅持屯田,國庫日漸充足。再加上,曹魏此時採取戰略防守,北方的生產得以恢復。

(文|勇戰王聊歷史)


赤壁之後還沒有蜀漢政權呢,後來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後,曹魏也不是沒有主動進攻過。

我們可以看看赤壁之後都發生了什麼大事。

208年,曹操戰敗,元氣大傷,暫時無力南下。劉備佔據了半個荊州,也就是所謂的借荊州。

211年,曹操攻破馬超,取得關中。同年,劉備受邀入川。

212年,曹操南下,進攻孫權,雙方在濡須口對峙,曹軍無功而返。此時劉備駐軍葭萌關,名義上是阻擋曹操。

213年,曹操被封為魏公。

214年,孫權率軍破宛城,進攻合肥,被張遼擊退。伏皇后、國丈伏完謀誅曹操,被曹操發現。而劉備此時取得了益州,自領益州牧。

215年,曹操征漢中,張魯投降,曹操得漢中。張遼在逍遙津大敗孫權。

216年,曹操稱魏王。

217年,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再敗。

218年,曹軍破烏桓,鮮卑投降。

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獲勝,取得漢中,稱漢中王。同時,關羽水淹七軍,失荊州,被殺。

220年,曹操病亡,曹丕稱帝。

221年,劉備稱帝,蜀漢政權正式建立。同年,伐吳。

222年,孫權稱吳王。陸遜敗劉備。

223年,劉備病故,劉禪繼位。同年,曹魏五路伐蜀。吳蜀重修於好。五路伐蜀這件事三國志沒有記載,不過以當時的形勢,曹魏應該會派兵進攻,畢竟當時蜀國非常虛弱。但是吳蜀及時修好,使得曹魏不得不面臨兩線作戰的威脅,因此這次進攻應該是不了了之。

從此以後是諸葛亮六出祁山,跟司馬懿鬥法的時代。

劉備死後,蜀漢和孫吳聯盟一直保持到滅亡,他們遙相呼應,致使曹魏不能相顧。而曹魏內部由於曹丕曹睿都是英年早逝,政局不穩,使得曹魏不得不採取守勢。


此說因何而起?稍微讀一讀史書,便會發現,其實自東漢末年開始,各諸侯間便長期處於相互征伐之中。所謂赤壁之戰後,曹魏政權從不主動攻擊蜀漢政權,是一種誤解。在此,簡單地分析下這一問題。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南下時遭遇孫劉聯軍抵抗,兵敗於赤壁,加之軍中發生瘟疫,於是撤兵。史學界一般認為,這場戰爭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此後,劉備佔據了荊州的部分地區,開始向巴蜀擴張,逐漸壯大起來。而曹操則也忙於同韓遂、馬超、楊秋等人爭奪關中地區。在不少人眼裡,似乎曹操並未主動進攻劉備,實則大謬!

首先,赤壁之戰中,曹操並未傷及筋骨,不過是藉機返回北方,繼續鞏固既得勢力範圍。而且,在曹操南下的過程中,已經掌握了荊州的部分地區,並派樂進駐軍青泥,同關羽對峙,雙方互有攻防。而在曹操去爭奪漢中的時候,又加派曹仁駐軍樊城,對荊州形成了威脅。所以,就荊州一線來講,曹操並未放棄進攻的勢態,而其襄樊之戰的爆發,也絕非是關羽好大喜功、主動挑釁的結果。

其次,在劉備佔據巴蜀後,曹軍便與其展開了斷斷續續的戰爭。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劉備獲取了益州,而曹操則收降了張魯,漢中暫歸曹操。此時,曹操派夏侯淵和張郃鎮守漢中,兩人不斷地攻打巴地,侵犯劉備的勢力範圍。劉備最初派張飛、馬超等人反擊,取得了局部勝利。此後,又耗時數年,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取得了漢中。

當然,嚴格來講,這一階段還不能將劉備集團稱為「蜀漢政權」。劉備稱帝,是在曹丕改元稱帝之後。這時,關羽也在襄樊戰爭失敗後,遭東吳趁火打劫,敗走麥城,落得個身首異處。那麼,劉備稱帝,建立「季漢」(即大家熟知的「蜀漢」)政權後,曹魏是否就沒有主動進攻過蜀漢呢?當然有!

劉禪繼位後,在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夏侯玄等率兵征討漢中,蜀軍不得不派重兵解漢中之圍。除此之外,雙方還發生過多次大大小小的戰爭,曹魏根本就沒給蜀漢喘息的機會。這些不是主動進攻,又是什麼呢?至於蜀漢末期,曹魏對蜀漢的征討,更不在話下。


江葉讀史,不請自來。提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說魏國的精明了。當時的天下,曹魏實力最強,統一天下也是指日可待。但也難保不會出變動,所以曹魏步步為營,特別是戰略運用最讓人佩服。以下這個問題正是曹魏的戰略運用的例子。為什麼曹魏赤壁之戰後長時間不進攻蜀漢,我們三方面來看。

韜光養晦,積聚力量

曹魏雖說是三國之中實力最強的,但赤壁之戰也算是受了巨大損失,說明當前實力還不足以徹底打垮吳蜀。所以,在赤壁之戰後魏國開始恢復實力,更重要的是要積攢更強的力量。

在這段時間中,對外曹魏以守為主,反正吳蜀實力也不足以攻破防線。魏國推行屯田令,大力發展農桑,減輕稅賦,與民休息。經過數年的發展,魏國實力不僅迅速恢復到戰前水平的數倍,而且人口、糧食等戰備物資儲備豐富。與吳蜀相比,實力在數倍之上。

因此,魏國的退守不是害怕,而是為了積聚更大的力量,以逸待勞,將來以壓倒性優勢一統天下。韜光養晦,是哲學,更是一個國家的治國之術。懂得隱藏,才有一擊必中的力量。此其一也。

戰略選擇,逐個擊破

正因為赤壁之戰,讓魏國認識到,雖然自己實力強勁,但吳蜀聯合還是有很大麻煩。所以,魏國轉變戰略,離間吳蜀,以逸待勞。

首先,在魏國退出戰鬥後,沒有了共同的敵人,時間一久,吳蜀必生嫌隙。與此同時,魏國去示好吳國,離間吳蜀同盟,為自己之後的進攻免去困擾。果然,在赤壁之戰後,吳蜀摩擦漸漸生多,再加上吳蜀在荊州問題上的矛盾。這個時候吳國取荊州,殺關羽,吳蜀反目。之後吳蜀爆發夷陵之戰,兩國實力都損失慘重,而且結下了死仇,聯合和可能性很小了。魏國做得了一次魚翁,在吳蜀消耗的時候,自己默默發展增強,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其次,若想一統天下,必先取蜀漢。而這個時候的局勢,蜀國是最為著急的,因為蜀漢如果一直蝸居在巴蜀,結果只能是最先滅國的。因此,赤壁之戰後,諸葛亮相繼六出祁山,一直攻打魏國,想要奪取關中,求得生存之地。但魏國有絕對的實力,死守關中,在這個過程中消耗蜀國實力。所以結果就是,蜀國數次北伐,不多的國力耗費一空,再也無力出擊,後期只能死守,坐等滅國。

在戰略上,既拆散了吳蜀同盟,又消耗了兩國實力,放大自己的優勢,給自己的下一步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說,魏國不出擊,是其最為聰明的戰略選擇。此其二也。

蜀地易守難攻,以逸待勞方為上策

赤壁之戰後,一方面魏國需要積攢力量,修養生息。另一方面,蜀國實力尚存,魏國也沒有太大的把握攻取。

蜀漢所在的巴蜀地區易守難攻,特別是有劍門關等險要的群山險關阻隔。俗話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漢不需多大力量就可以守得住,而且有諸葛亮坐鎮,很有可能在進攻中受到巨大損失。更危險的是,如果魏國陷入與蜀漢的戰爭中,很有可能遭到吳國進攻。

因此,要在敵人最弱的時候打擊敵人。到了後期,蜀漢在數次北伐中實力耗費一空,諸葛亮也病逝,蜀國內部爭權奪利,取之易如反掌。赤壁之戰後,蜀漢實力尚存,此其三也。

以上就是江葉的一些看法,大家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赤壁之戰後,曹操不但江東沒有得到,本來已經到手的荊州也丟掉了大半。被迫狼狽的撤回北方,並且直到死亡也沒有在主動進攻南方,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曹軍元氣大傷,損失了一大批精銳部隊,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而且,赤壁之戰後,劉備,孫權方面都大舉反攻,曹操在襄陽、合肥等戰線上疲於防守,經過好大勁最終才穩定下來,這是也沒有餘力去進攻孫劉兩家。

其次,赤壁之戰的失敗導致內部反對實力的興起,曹操用了很大一部分精力來消滅反對勢力。此外,馬超、韓遂趁火打劫,興兵進犯,曹操被打得一路割須棄袍,後來費了好大勁,使用反間計等才打敗了馬超,總算消除了西北的挑戰勢力。

隨後,曹操選擇攻打較弱的張魯,征服漢中,此時劉備已經攻取西川。有謀士建議立刻攻打劉備,但是曹操鑒於之前拿下荊州沒有見好就收就去打孫吳,結果連荊州都丟了的教訓,所以沒有貿然去打西川。劉備在西川站穩後,又攻打漢中,曹操迎戰,最後至親夏侯淵戰死,漢中也丟了。好在漢中對曹魏來講不是那麼重要。但是接著關羽攻打襄陽,救援的于禁也被關羽所滅。幾番打擊下,曹操甚至打算遷都到黃河以北。好在孫權背信棄義,最終斷了關羽後路,解了曹操之難。但是曹操此時已經離死不遠了。

綜上所述,赤壁一戰對曹操的打擊很大。此後,曹操一直在內外各條戰線上疲於奔命,自然不敢主動進攻南方了。


這中間發生了好多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曹操死了,曹丕上位曹丕,上位風險很大。當時曹彰帶兵在外,他帶兵回來不承認。就在這關鍵的時候,漢獻帝把皇位傳給了曹丕,這是漢獻帝做的最英明的決策。所以曹丕對漢獻帝時感恩戴德,善待。以天子禮儀,共享天下。

曹丕就開始整頓內部,等他把內部整頓好的時候,自己就掛掉了。這個時候,孫權跟諸葛亮已經結成了聯盟。我們兩個的實力可以跟曹魏抗衡。加上東北還有一個公孫家族。

曹丕死了,魏明帝勵精圖治,國力漸漸強大,完全掌控了整個北方,這個時候他想統一天下,但是已經掛掉了。所以便宜了司馬家族。司馬家族在曹丕和魏明帝兩代人的基礎上繼續強大,而且發展一切順利。而此時,蜀漢進入劉禪最昏庸的十年。和孫權昏庸的晚年。

他們內部的不穩,而魏國內部一片安穩,司馬是牢牢掌握局勢。前後相比巨大差別。


蜀國政治穩定,皇權一直在劉禪手中,沒有皇位的更替就沒有內亂的禍根。諸葛亮建立了完善的政治法律制度,後人蕭規曹隨就可以。孫劉聯盟穩定。

魏國皇位更迭不斷曹丕當了四年皇帝,曹睿當了13年皇帝,北方鮮卑,公孫淵作亂,後方不穩自然不能南下。曹芳當了皇帝年紀小沒有發言權,就是曹爽和司馬懿斗,長大了就是司馬家說了算了。魏國內部政治鬥爭激烈,無法形成統一力量。

蜀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後來要不是鄧艾冒死偷渡陰平,蜀國未必就那麼容易被滅。


蜀地自古以來就是易守難攻之地,俗話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不管是曹操還是曹丕在位的時候,最先攻取的都是江東。因為江東比蜀國好打,這是戰略問題。

曹魏想的是先平定南方,然後順長江而下再平定蜀地,如果東吳也被打敗的話就會呈包圍蜀國之勢。發展個幾年的話,蜀地不就不攻自破了嗎。就算蜀國再垂死掙扎,也比不了魏國的地大物博。


這個問題錯的離譜

1、赤壁之戰是208年,

2、曹魏成立於220年,

3、蜀漢成立於221年,

4、孫吳成立於222年(孫權稱王,229年稱帝)。

小編問赤壁之戰後曹魏為何不滅蜀??

因為赤壁之戰後12年,才有曹魏政權,13年後才有蜀漢政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