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象數理佔

李守力:我們傳統大眾對易經的四個認識元素:象數理佔,所謂象就是卦象,陰爻陽爻,象相當於物理學上的字母符號;數就是指的數字,公式中的數量;理就是含義,道理,原理;物理學有一個數字,字母,數量,它表示什麼含義;佔就是判斷,結論,是表示有一個什麼結果。

象數理佔,這個理對我們來說有不同的理,理就是德,有正有邪,有德有不德,合乎宇宙本性的德性。易經有陽爻陰爻,八卦有八個基本卦象,有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用自然界的比較常見的象來命名,但是這些卦符跟數學公式一樣是抽象的,抽象出數字,陰爻陽爻,變成一個數學的結構,可以計算可以運算,因為有八個卦,可以重疊成64卦。

這個泰卦就是兩個卦重疊,上邊就是坤卦,坤為地,下邊是乾為天,下邊就是乾卦,這就是剛才南山老師教站樁時的地天泰卦,我們大自然中是天在上邊,地在下邊。這個泰表示吉祥和諧,吉祥和諧的卦為什麼地跑到上邊去了,天跑到下邊去了,因為它是一個卦象,它並非指的是天地,它叫天卦地卦,乾卦坤卦,只是給它一個名,我們不要被這個名所拘住。因為它是一個卦象,它上邊這個坤卦,它代表陰氣,代表大地的那種元氣,陰氣,下邊這個乾卦代表陽氣,因為天屬陽嘛,陰氣這個能量陰是往下走,陽氣的能量是陽往上走,這樣呢,他能交感,陰陽他能去碰撞交流,這樣他們陰陽才能沖和,和諧。和就是相互作用的一種和諧。易經講變易變化,講作用,天地如果不作用了,就閉塞了,如果能量不運行了,就死亡了。我們說人的生命,生和死的差別,死人他沒有新陳代謝了,他能量沒有循環了,活人有循環,所以泰卦就是因為能量有循環,有交感所以就叫泰,反過來那個否卦,它就沒有這個。否卦上邊乾陽往上走,下邊坤陰往下走,它陰陽背離了,陰陽背離,它這個事物解體了,能量沒有了,能量循環沒有了。我們這個人就是一個泰卦,我們的能量在交感,在運行,所謂的新陳代謝,所以根據這個原理,我們修鍊,站樁就是這樣的。剛才說的那個水火既濟卦和火水未濟卦,和這個原理是一樣的。

八卦可以把家庭分一下,在人的家庭裏乾卦是父親,坤卦是母親,震卦是長男,巽卦是長女,艮卦為少男,兌卦為少女。它不是亂套的,是有規律的。震卦為長男,兌卦為少女,上面長男,下面少女,這個卦在婚姻上,這叫歸妹卦。歸妹卦是妻妾的妾,上面是長男,下面是少女,這是小老婆,很形象的表達。

第二部分:中國的風水原理

風水原理可從易經角度去解讀,因為風水是易經的一個應用。風水是古代中國城市規劃,村鎮建築規劃的一個學說。易經最早的創始人是伏羲,風水正規的說法叫堪輿。風水是近代的郭璞他提出的風水這個名詞,他提出風水這個詞呢,是因為形象化。堪輿這個詞比較抽象,風水這個詞比較形象。有風有水,因為風水兩大元素就是觀風看水,風水的原理就是由易經的這些基本的象數原理來立象。這也是剛才提到的感應原理。這是四象從天文學來的四象。這個把天文上四大星座,黃道赤道周圍,這個星象的名詞就用在風水上。上午看到的伏羲墓已經有這個圖的原型了。所以這個圖它大概起源在6500年前,源頭就找到了,中國文化這個傳承是很悠久的。實際上在這個古代文獻上也提到了。這個圖的確與伏羲有關係,有鳥獸,河圖洛書,好多古典文獻裏都有。

這些圖,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後天八卦,這是從上古易經不斷的演化,八卦的一個空間結構,一個時間結構,這都是易經的一些基本的概念。

這就是我們上午看到的那個伏羲墓,我本人基本認可這就是伏羲墓。中間這個6500年前這個骨骸還沒有腐爛,6500年了,他的骨骼還有,也是一個奇蹟。人的骨骼幾百年就會腐爛了,他的骨骼6500年了還有。它的左右有青龍白虎,到現在我們還是用青龍白虎。這些文化的傳承,最晚6500年前就有了。

這是兩個常見的卦圖。一個稱為先天八卦,一個稱為後天八卦,它的原理我們不展開,因為在學術界在歷代易學大師那裡爭議也很多。

這是一個四象圖。在周朝一個銅鏡上就有這個。這是一直在傳承的。考古就可以看到。

這是一個羅盤。羅盤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有了羅盤,傳到西方,西方纔有了航海。沒有羅盤,你沒法定方位。實際上最早的羅盤也是中國上古一個高級的儀器,它可以測大地,定風水,測地球磁場。它這個盤的設計,就是根據易經的結構,周圍有卦符用八卦的名字去命名。而西方的羅盤後來改成數字一度二度,是抽象的數字,沒有象。中國有象有數,有象就可以推算屬性,德性,吉凶,規律。只有數字,他的象的意義,屬性的意義,吉凶的意義就沒有了。所以,中國的數學叫象數學,西方的叫數理學,不一樣。風水就是看到了德性,大地的結構裏有人的德性,和人的德性是一樣的,人和萬事萬物都有仁義禮智信,簡單的說,太陽和月亮的德性是不一樣的吧,比如比作男女的話,太陽像男的,月亮像女的,這就是德性。我們一般人都有周易思維。大地一定不是父親,大地是母親,是不是?這就是一種周易思維。周易思維是人的生命的本體思維。所以天體的規律,地球的規律,人的規律,它有一種耦合相應。可以用相同的名詞來表達。

所以金木水火土,是物質結構,是自然的結構,木主仁,火主禮,金主義,水主智,土主信。外在的大地的結構和我們人的德性結構統一起來了,和天上的星象青龍白虎統一起來了。這樣天人地它的德性屬性統一起來了。所以中國只有一門學科,學中醫,學建築,學儒家,學道家,開始的第一門功課就是易經。學完易經以後,你是幹嘛的,你是工程師,你就成了風水師了,你想治國,你就成了儒家士大夫,你想修道,你就成了道士了,基本的教科書,教材是一部教材。你要學中醫,你要給人治病,你就變成中醫了,前邊都是易經的理論基礎。所以,我們現代學者認為易經是個哲學,但是,西方的哲學變不成科學,你看哪個哲學家能指導科學?指導不了。哪個哲學家能指引社會具體的事情,指引不了,分工太細,只有相互的互動,而中國不是,中國人通了易經,社會分工讓你幹嘛,你就成了,不需要分科。西醫是分科的,而中醫是不分科的。你只要通中醫了,你什麼病也能治啊,大人的病小孩子的病一樣治,一個原理。為什麼中醫沒有那麼多分科,因為它是從道體上,從宇宙的根本規律上去調整人。

看這個明明是個山脈,但是在風水師眼中是看著一個家譜,上面叫太祖山,太祖,太宗,少祖,少宗,是一個家族的傳承,其他國家他不會這樣想的,這是一個山脈,反過來也是一棵樹,樹根就是老祖宗,樹榦就是父母,樹冠就是自己,花果就是自己的子女。這樣看,一個家族從老祖宗到自己就是一個系統,中國人一看是一體的,所以中國人的孩子要考學啊,要做好事,中國人不敢做壞事,做壞事,他叫有辱祖宗,我做了壞事我有辱祖宗,為什麼,因為我們是一個生命體,我這個樹冠,花果沒長好,就對不起樹根,因為我的生命能量在樹根那兒,中國人是我成功了,我發大財了,我做好事了,這叫光宗耀祖,為什麼,孝。中國的文化孝文化,中國人的任何一個思想都是一體的。你們中國為什麼講孝啊,孝敬父母,孝敬老祖宗,為什麼要祭祀祖先,為什麼清明節是國家法定假日。都是這樣來的。過去為什麼祭祀,現在我們中國恢復了祭孔,祭黃帝,祭炎帝,這幾天甘肅天水又開始祭伏羲了。都在這麼來的。

第三部分:時間

時間是最抽象的一個概念,空間不抽象,現代科學能把握,但是時間不行。過去的時間,我們回不去了,未來我們又跑不過去,我們對現在這個當下能控制住,過去了,做好事還行,做壞事了就後悔,未來你又永遠看不見,那時間現在是一個最神祕的東西,時間能不能超越,人能不能控制時間,我們就看一下中國老祖宗是如何看待時間的。

首先看時這個字,左邊是一個日,太陽,右邊是一個腳,一個腳在走路。最早的時間是太陽在走,最早的曆法是伏羲的太陽曆,以太陽的運行來計量時間,中國人的時間一般就是指向太陽。太陽系的規律,所以中國有24節氣,叫太陽曆。這個時與伏羲作八卦息息相應,八卦前邊有八個卦,後面有一個消息,消息就是指的一個增長和衰減。消就是往下衰落,息就是增加,這是一個能量場的波動。八卦八種事物,能量的波動。

《周易》本身這個經典,這裡面講時間流程的。我們剛才講感應,就是講時間流程的,什麼時間學什麼卦,發生什麼感應。他發現這個時間,是一段一段有規律的。而且下面這個卦圖是個圓。時間是循環的,時間既然是循環的,但是我們的感覺,包括自然科學家說時間找不到起點,也找不到終點,時間是一維的,橫著走。所以說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我們回不到過去,但是我們古人畫的圖,時間坐標系是個圓(極坐標系),易經上講原始返終,我們能回到原始點,我們能轉回去,我們能超越這個時空。這樣講,現代人在空間上自由了,通訊飛機在空間上確實非常自由,所以我們全世界現在是個地球村,但是我們是時間的奴隸,整個人類是時間的奴隸,超越不了時間,但是老祖宗已經發現時間是能超越的,時間是一個閉合的環,你可以跳出來,你可以超越,所以說古人在時間上的概念是這樣的。

這個圖就是64卦的結構圖。周易64卦這個圖就是這麼來的。我們學周易就是這樣,第一卦乾卦,第二卦坤卦,這樣一個順序走,這個卦序是不可以被改變的。所以梁瑩給我交流說臺灣的一個人研究說超越了時間,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生命的等級,我們的壽命,我們的生命質量,我們的智慧超越不了古人,古人他是終極智慧,這個智慧就是道。這是上帝的智慧,萊布尼茲這張圖,那是上帝的智慧,上帝把宇宙的本質告訴了中國人,古人就是這些圖,所以後人呢標新立異,以為自己懂了,把這個圖改掉了,那是癡心妄想,那是一種自己有野心,標新立異想迷惑人,這個圖和剛才那個圖,是時間和空間是一體的,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東西,易經告訴我們,懂時間了就懂空間了,我們計量時間是看著太陽的腳步,腳步是位置吧,太陽一步一步的走,這不是一個空間嘛,是一個位置吧,時間也是一個位置,既然時間也是一個位置,你可以跳躍不同的位置,但是這個跳躍很難的,需要有基礎,有條件的,這個跳躍必須合於道,達到道的量級,跟某個層次的道,跟時間之道,時間之道不是人道也不是地道,是天道,天道代表時間,地道代表空間,當你合於天道的時候,你就能把握時間了。

道德經的作者是誰,是老子,我們找老子最嚴肅的文獻,司馬遷的《史記》是最嚴肅的文獻,他裡面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任何錯誤。我打個比方,他是西漢人,司馬遷是西漢人,是公元前150年前後的人,距今兩千一百多年,但是他裡面記載了黃帝,夏商周的歷史,而黃帝距今五千多年,夏朝距今四千多年,那個時候漢朝人已經不知道有甲骨文了,也沒見到甲骨文,但是他記載了比甲骨文更早的歷史,所以到了中華民國的時候,很多學者認為司馬遷寫的《史記》中,漢武帝那個時期的事情可能是真的,但是那個夏商周不可靠。從1899年王懿榮發現甲骨文,那個時候才發現了十幾年,我們剛發現甲骨文,但是司馬遷那時候沒有甲骨文,他怎麼能知道商朝那個時候的事情呢?他是偽造的,《史記》上關於黃帝,夏商周的記載那是神話傳說,那不靠譜,但是王國維先生研究甲骨文,他把甲骨文破譯出來,找到了裡面記載的是商王世系家譜,對應第一代第二代,然後對照司馬遷的《史記》完全吻合。所以說歷史文獻是非常可靠的,一直傳到現在。

乾卦代表天道,坤卦代表地道。在乾卦裏提到四次時間,說明孔子仍然保留了上古天道與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能看到。在坤卦裏,我們看到一個西南,東北,直方大,方向,這指的空間吧,空間結構。所以《易經》就是指的乾坤二卦,統攝整個易經,易經就是講了兩個事物:時間和空間,也就是天道和地道。

這個圖外圍是圓的,中間是方的,這就是天道地道。天包地,這一圈就是時間的規律,時間是一個圓,空間是方的。古人認為地球是方的,是錯誤的,現在看是圓的。這怎麼解釋。古人知道地球不是圓的,你要把地球看成是個圓的,它是天道,地球它在旋轉,在公轉,這是天道的規律。方的是指的空間。我們的房子是不是方的,就是用拐尺,用曲尺量,空間就是長寬高三維結構,他是指的這個意思。用方,用拐尺,九十度,就能把空間的結構模擬出來。而演變時間的時候,時間反而不是方的,時間是圓的。所以大家看,手錶是不是圓,這是時間。古代那個日晷儀也是圓的,到迄今為止,計量時間的就是一個圓。所以東西方是一樣的。所以很簡單的事情,天道是個圓,時間是個循環,空間是很有限的,空間無限的東西也是圓,空間遠了宇宙的邊際在哪裡,你找到邊際了,比如說邊際是125億光年。但是邊際外邊是什麼,所以黑洞理論,蟲洞理論就找到了。邊際外邊還是這裡,因為它是個圓,以前哥倫布航海,為什麼印第安和印度是重名的,因為他以為回到了印度了,所以他把印第安當成了印度,因為他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他一直往前走,一直往前走,回到了原點了,空間也是個圓,時間也是個圓,但是早在6500年前伏羲和女媧已經知道這個圓周規律了,所以我們都知道這個《易經》也叫《周易》,《周易》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周朝,一個它是圓周的意思(註:此時會場出現了一隻千足蟲,身體蜷縮為一週環狀)。它兩個含義。它是一個循環,這個是時間的概念,但是我們打不破。我們現在幾乎都打不破這種時空的限制。打破時間限制的人叫菩薩叫佛,打破空間限制的人叫仙,他是有的,歷史文獻上有,很多國家文獻也都是有的。

這個從日晷到鐘錶,天道時間規律,都是十二進位,為什麼是十二個格?因為黃道是十二宮,西方的星座也是十二宮,東方的星座也是十二宮,天上它就分為十二格,哪一個國家他也是分成十二格,古印度,古巴比倫,古代中國,都是一樣的。他們之間沒有交流也一定是分成十二格,因為天道就這樣的,他為什麼分格,因為他本來是連續的看不到隔斷,我們現在知道量子力學,物質的本質是量子,一份一份的,所以空間時間的東西也是一份一份的,時空的規律他是非常簡單的,時間,這個圖左邊也是十二格,右邊也是十二格,用西方的數學表達,用東方的天干地支八卦表達,一樣的。

第四部分:關於五行的問答

學員:五行是一種物理概念,還是他們之間會物質轉化?

李守力:五行在現代物理學裡,找不到相似的物理量,我們嘗試把五行還原為現代數理學,四象五行有序化的矢量(向量)。五行到底是什麼呢,五行來源於古代的曆法氣候,木是春天,火是夏天,夏天以後,中間有一個土,是長夏土,就是三伏天,秋天夏季之間有個三伏,長夏土過後就是秋天,秋天屬金,秋天以後,冬天屬水。這是和季節的關係。後來發現,這五個元素與一切的事物發展的流程相關,是一個循環,春夏秋冬是一個循環,冬天後又是春天了,時間就是個圓,一天也是個圓。

早上起來上午,太陽初升的時候,是木,跟春天很相似,上午跟春天什麼東西相似,可以抽象出來,春天是溫度慢慢上升,慢慢上升的,我們上午也是溫度慢慢上升,慢慢上升的過程,所以溫度上升就叫木,上升,中國漢語裏叫生髮,所以《黃帝內經》裏說木主生髮。木知道了,金就知道了,金是下降,金下降所以叫下午。木是上升,上升就是木,由於溫度的上升,可以想到事物的上升,什麼東西是上升的,樹木就是這樣長的,樹木是往上長的,所以,樹木就是木。所以木是上升,金是下降,所以它叫五行,行,運行,確實是運行的狀態,所以中國人看運行的狀態,叫德性,春天上升上升到頂點,就是現在,夏至,太陽已經到了最高的地方了,太陽離的我們最高,直射,叫夏至。夏至的時候就是火,它有上升有下降,上升到頂點就叫火。所以火知道了,水就知道了,因為火是往上跑的,水是往下,下降到最低下,就是水。這個土是什麼呢,這個上升下降,還有到頂點到低點,他們中間有個過渡,從上升到頂點,從頂點到下降,從下降到低點,它們中間過渡的形態叫土。我們梳理出來了,一年有這個金木水火土五個節氣,一天也是這樣,它用這個東西表示,它叫行,表示各個事物運行的狀態。所以畫一個圖,很像物理學上的電磁波,正弦波,正弦波往上木,中間是火,這樣可以用物理學把它畫出來,上升是木,頂點是火,下降是金,底下就是水了。然後又進入木的狀態了。所以把它拉開,拉成一維結構,它實際上就是正弦波。所以中國古人研究五行,實際上就是研究宇宙的波動,震蕩,他把震蕩分成五段而已。

河圖,這個土遍佈整個的過渡態,所以放中央,中央戊己土。這個圖就是這個圖,只是他用數字來表示,所以先看這個圖再看那個圖,就知道他的原理了,否則看這個圖太抽象了,太神祕了,下邊這個圖也是一樣的,它裡面都含著這個。

學員:從一個植物的生長過程,看五行的運動也有幫助。春天往上長,夏天開花,秋天結果,冬天收斂存續。

李守力:實際上古人就是主要看一棵樹悟出來的這些規律。所以他為什麼把春天當成一年的開始,因為春天就是木,所以,木就是起點。易經有一句話,震就是木,上帝從東方開始,發現太陽從東方升起,日出東方,而太陽就是能量的象徵,所以起點就是東方,所以中國有一句俗話,一日之際在於晨,一年之際在於春。

學員:如果跟西方科學來講,這個解說很像歌德觀察法,現象學。

李守力:對,觀察法。去年我們也用了觀察法,到小毛驢去採用觀察法,跟菲利普到長城去採用觀察法。歌德的思維結構契入了易經的思維結構。

學員:在埃及,他們的日期是九月份開始栽種。9月14日開始起是新年。

李守力:以木為起點,是遍及民眾的運行,官方並不這樣,周易64卦的起點在這裡,跟水有關,水叫貞。貞跟我們剛才站樁,站樁入定了,貞就是定,冬天跟定是吻合的,冬天萬物寂靜,所以周易它的起點從這走,老百姓要務農時,春天要春耕,所以從這兒走。但是到了帝王,高人那裡去,他要入定,他要通天地的時候,他們要從這兒走。所以這叫因地制宜,埃及從九月份,中國南方的一些部族,他也不從這兒走,因為冬天他就可以栽種了,所以中國當時很多邦國,楚國湖南湖北不從這裡走的,他從這裡走,也是一個道理。所以,他就證明瞭這個一個圓,既然是一個圓,起點是根據需要約定的,這樣在時間上哪個地方都可以做起點,哪個地方都可以做終點。

學員:長夏從什麼時候開始?

李守力:長夏就從現在開始,大概一個月的時間。

學員:土是這之間的,土是什麼?怎麼分的?

李守力:土是最複雜的,實際上這四個地方都是土,土是一種平衡過渡的一個狀態,土我們可以翻譯成earth,它這個平臺在地球上。升浮降沉以地球為坐標系,所以它的平臺叫土。五行可以分成五部分,可以分成十部分,也可以分成十二部分,又可以再分成六十部分,還有三百六十格。可以無限的細化,在不斷細化的過程中這些參量可以無限的細緻。

這是五分法,為什麼五分法呢,在上古時代伏羲時期,那個年代,它很粗略,一年就是五個月,所以這五個月在全世界都叫一年四季,後來為了計算準確,不斷的細化,但是再細化,它這個原理是不變的,一定有升降浮沉,任何事物的運轉規律都有這四個象限,這叫四象,也就是現代物理學正弦波動,宇宙波動,再波動,它只有這四個象限,所以中國古人在6500年前他已經發現了四象是正弦波,所以某些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是非常樸素的,簡單的。不是的,他是發現了運動的分解四象,這運動的四象到現在是經典,是現代科學的經典。中國的上古的祖先,他們用波動的原理在解釋萬物。西方科學發現了電磁波,發現了機械波以後才發現了電磁感應,發現了和諧共振,共鳴共振的物理學原理,中國早在6500年前就發現了波動原理,中國6500年前就有了量子糾纏,同時性原理了。

學員:西方人喜歡春天,不喜歡冬天往下靜。春天往上升,一直升,一直升,升到很高,下不來,會不會?

李守力:一定會下來的。人,這叫少陽,上升的這個木期是最好的,所以中國也一樣,中國人一直想留住春天,中國的成語裏:青春常在啊,永葆青春啊,這些詞語就是這麼來的。這樣他起個名詞,木代表什麼,木代表生,夏天代表長,土代表化,金代表收,冬天代表藏。生長化收藏。中醫的原理,生長化收藏,我們叫養生,不叫養長,也不叫養收,不叫養藏,叫養生。中國養生,生,就是永葆青春。所以中國人喫的事物都是喫生髮的東西,喫跟木一樣的東西,不喫下降的東西(這裡指日常飲食,治療除外)。中國人喫素食,素食都是木,金是礦物質,礦物質是治病的,不是食物。有時候養生過渡,過分生長,違反了自然法則,跟自然頻率脫節的時候,他就有病,過渡求養生就有病,要用金來克它,用金來收斂它,所以很多過去的葯是礦物質,但是真正的生命是一個循環,所以養生並不是把這幾個元素忽略了,這個生,它是一個起點,可以用起點代替全部。

學員:從中醫角度,多喫種子,而和喫果實之間的原因,是不是種子是生髮的,而果實不是?

李守力:實際上喫的果實和種子都是一個東西。果實和種子都是種子,桃這個果實,裡面的桃核就是種子,種子外面為什麼有果實呢?因為它要吸引,它要傳播,動物要喫它,把它的種子傳播,這樣它的子孫遍天下。喫種子對養生更好。種子是什麼,種子是藏,也就是貞和定,因為種子只要不發芽,它沒有客觀的溫度水分等生長條件的時候,它如如不動,有的種子甚至上千年都有。也就是說生不能包含藏,而藏可以包含生。因為種子一旦給它溫度和水分,它立刻就發芽了,變成木,就生髮,而且藏還包含收,所謂收斂,金指的是外殼,種子有堅硬的外殼,中國漢語裏有個詞叫收藏。所以只有貞能把整個給圓起來,所以《易經》一共4900多字,貞這個字出現了111次,它是出現概率最高的一個字,貞我們用來實踐站樁入定,入靜,我們就模擬大樹到了冬天了,也不生髮也不變化,也不開花也不結果了,如如不動,就與整個宇宙的生命的種子相應了。也就是宇宙之母,宇宙之源,就叫道,也就是上帝。

第五部分:當日課程總結

(課後,大家圍站在桌子周圍,用各色的蠟筆,在桌面的大白紙上用圖文呈現自己的學習收穫)

李守力老師對學員思維圖分析講解(只記錄關鍵內容)。

1、李守力:中國古人發明五行的時候,那種思維和西方的科學思維非常相似。

2、學員:(我畫的)這是一個螺旋,就是剛才老師講到的浮沉升降,都在整個的螺旋裡面了,而且這個螺旋還可以平面的看,其實也可以立體的看,各種方位,包含了各種維度,這個螺旋,我就第一看到了生生不息,這種生生不息,包含了時間的和空間的都可以包含在裡面。

3、李守力:上邊天地關係,畫上箭頭是交感關係,泰卦,要隨時轉變,易經是轉變思維,這麼畫這叫天,不叫乾,交感的時候,這個叫坤,這個叫乾,是反過來的。數理思維,數學思維。

4、李守力:下雨,中國老祖宗說,這個物理原理,陰陽合則雨,陰陽交合到一塊了就下雨。天地合則雨,下雨的時候,是天地合的狀態。

5、學員:多神奇啊,我畫有山水,而且還畫有千足蟲,我的博客號名字就是千足蟲,而且,千足蟲爬向了我,現在我把千足蟲救活了放生了。

李守力:這個象感應到你了,這個千足蟲,這個卦應了我們現在這個節氣。從6月21日,到7月20號,一個月的時間,這個叫天風姤卦,上面是個乾卦,下面是個風卦,天風姤,巽卦叫地戶,乾是天門,也是天地交感,天門地戶交感在一塊了,所以要下雨。今年這個時間,夏至以前的天地能量有點脫節,現在跟宇宙的能量共振起來了,現在世界哪個地區在下雨,它就是整個的地和整個的天是交感的。我們為什麼發現一個千足蟲呢,因為巽卦就叫蟲,巽為風,風的繁體字風裡面就有一個蟲,巽古人不叫巽,叫風,風卦,風卦就是蟲卦,所以,上面一個乾卦,下面一個風卦,所以有一個蟲子進來了,這個蟲子是應了這個卦,任何一個象它都是合於卦象的,還有,為什麼來一個千足蟲啊,來一個什麼蟲不行,它為什麼叫千足蟲,因為這個千,它就是乾,就是天,上古音,它只要是一個音,它就是一個卦,所以千足蟲這個詞它自己就代表了天風姤,這個千足的蟲在爬,它就是這個姤卦,姤,一個女,一個後,所以,這個時候跟女人相應的,後是夏朝對國君的稱呼,后羿射日,后羿是個天子,以前的後是指的天子,後來才變成了皇后了。這個天風姤卦就是一個天子跟個女人在一塊。當我們進入這個道場,這個道場跟宇宙共振的能量很強,一切象都在卦象裏,而且它會給你顯象,這個顯象呢,在古代就是地神與你作證。大地之神派遣過來的。這個姤卦與天象也應著,千足蟲來是因為下雨,應的這個節氣卦,應的這個氣候,與我們這個節氣也應著。從現在開始一個月就是姤卦,一年就十二個卦,十二個月十二個卦。而且,它後來就找這個博客名叫千足蟲的學員去了,她把它拿出去放生了。

學員:(我畫的圖代表)地球從中間開始的,後來人類出現了很多分裂啊,有很多自然的元素,畫出這個卦等待李老師來解讀,因為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卦,我就是這樣畫出來了,

李守力:剛才我們說姤卦是這一個月,但是今天是什麼卦,今天就是這個卦,山水蒙卦,這不是我事後諸葛亮,今天早上的微信給大家看一下,山水蒙,山下出泉,君子以果行育德。所以說他現在已經感應到我們現在的宇宙場了,現在宇宙氣場就是蒙卦,因為他不懂,他就畫出來了,這又是證明實證感應吧!蒙卦表象是山下出泉,你看我們現在鳳凰嶺河道有水,之前大概有一百多天沒有水了。蒙是什麼呢,蒙就是啟蒙,就是真理的啟蒙,真理已經離我們很遠了,但是在這個時空間,我們會把真理的智慧給大家打開。觀象,我們一來到鳳凰公社,這裡已經有一百多天沒有水了,而現在山下出泉叫蒙卦,蒙卦代表叫人果行育德,培育人的品德,就跟涓涓細水匯聚成河,滋潤萬物一樣,去模仿,效法這個自然卦象,啟蒙養正,我們就培養我們的正心正念誠意。他中間這個圖是拯救地球危機的,拯救地球危機需要啟蒙。他中間這個圖有很多含義,是地球有問題了,人的心靈的擴張,慾望擴張,然後擴張進入四象,進入規矩了,中間是矩,外面是規,女媧套伏羲,就是易經。如何拯救呢,就是規矩。這裡是上古的一個易卦,他能感通上古,是一萬年前的卦,三爻卦,四爻卦,反覆提煉就有了現在的這些。

這兩位學員都六十多歲了,做了很多年的生態環保的工作,這就是德行積累,德行積累以後就會感應道,所以中國人叫道德,德積累了就感應道,因為道體現出來就是德,人的德積累跟道感通。

還原五行四象法則。這個木就是從負到正,這個火就是正正,這個金就是從正到負,這個水就是負負,因為正負就是陰陽嘛,為什麼我們叫春秋啊,為什麼春分秋分啊,它溫度平衡,白天晚上時間相等,春天,白天越來越長,到冬天,白天越來越短,為什麼孔子作《春秋》,不作冬夏,為什麼我們說買東西不說買南北,因為東西就是春秋啊。春天是東方,秋天是西方。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東西。在空間上我們東西方是有分歧的,中國人屬木,用筷子,房子是木頭的,西方人屬金,房子是石頭的,像埃及有金字塔,喫飯用刀叉,這是空間五行的能量場差異導致的。還有金代表肺,肺開竅於鼻,所以西方人鼻子大,金是切割,所以西方人都是切割思維,都是分割。東方屬木,都是看全面的,整體,老百姓就是哲學家,中國的一個農民他都是哲學家,看看天象他就懂。中間的土,就是平臺的意思,中國有句話,萬物土中生。

(總結末尾:再次解謎「千足蟲」)

李守力:(對張序坤)剛才這個千足蟲這裡為什麼我打斷你,不要管它,在我們這個道場中出現一個象,你千萬不要幹擾它,你要幹擾它,你就會斷道,在古代,這就是地神來了,你不要管它。易無思也無為也,你這裡一動念你這裡斷了,與千足蟲無關,是我們的事。

序坤:這隻蟲子在李老師講課時,從那邊慢慢地爬過來,爬到離老師很近的地方,當李老師講到:「《易經》也叫《周易》,代表周朝,也是圓周,是循環的意思。」的時候,這隻千足蟲就慢慢的首尾相接,成了一個圓形。當南山要走過來時,我怕他踩到它,就提醒他。

李守力:你這一管是你犯錯誤了,你動唸了,你不能動念,易無思也,你一動念就不行了,你這裡動善念也不如不動念,因為只有無念纔是道,因為你一動善念接著就出來一個惡,你的道就斷了,所以剛才講到這兒你就進不來,因為你動善念,所以你還是會接上,還是能聽到,善念後面有善果,不過這個善已經是二級善了不是本善了,二級善是有為的做善,不是無為的做善,變成福,有福無功,是福德不是功德,很快就消耗掉了,慢慢的沒有資本了。

南山:(彙報總結時,寫了個主字,王用黑色蠟筆,上面一點用紅色),李老師今天給大家分享了貫通天地人,為王。然後,這裡加了一個點,成了主,主特別的重要,中無主而道不可居也,我們今天要把生命的主人找回來,要歸根要復命要盡性,然後這樣貫通的時候才叫主,纔有主,這個點既代表心回來,也代表道。

李守力老師補充說:這個主的這一紅點,是蠟燭的火苗,那個芯是個紅點,這個火苗代表了整個蠟燭能量的顯象,你看不到這個火苗,你不知道這是主心骨,從這裡看到這個主心骨在這裡,這叫觀象。觀到上邊知道你底邊。

學員:做夢的夢與啟蒙的蒙有沒有關係

李守力老師:夢和蒙是音相似。都是矇昧的樣子,都是矇昧的狀態,模模糊糊的狀態,夢也是迷糊,蒙也是迷糊,含義是一樣的,上古同音同義,如果不在夢中,我就不需要啟蒙你了。啟蒙是使人覺醒。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