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一戰後的東西方世界(1917-1939)

一、東方世界:俄國十月革命與蘇聯的建設

(一)十月革命

1.背景

(1)俄國社會的發展和矛盾

1861年農奴制改革,推進工業化,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但改革很不徹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專制制度,經濟上沒有滿足農民無償獲得土地的要求。到20世紀初,俄國在西方列強中處於落後地位。社會矛盾尖銳,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2)成熟的無產階級政黨和領袖

在喀山,列寧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1893年,在聖彼得堡為建立無產階級政黨做了大量工作,創立了聖被得堡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它是俄國革命政黨的萌芽,標誌著科學社會主義與俄國工人運動開始結合。創辦了全國性報紙《火星報》,為在俄國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從思想上和組織上做準備。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通過了列寧領導下制定的黨綱,即明確提出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革命綱領。擁護列寧的人占多數,被稱為布爾什維克派,標誌著列寧主義誕生了。列寧指出,無產階級掌握革命的領導權,並與農民建立同盟,是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取得革命勝利的手段是武裝起義,革命勝利以後必須建立工農民主專政.並立即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

(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一戰期間,沙皇俄國的落後與腐朽充分暴露了出來,加深了人民群眾的痛苦和不滿。沙俄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沙皇政府在戰場上頻吃敗仗,在國內危機四伏,革命不可避免。

2.十月革命的勝利

(1)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8日(俄歷2月23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市民舉行示威遊行,推翻了統治俄國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資產階級建立起臨時政府,工人和士兵在起義中組織了自已的權力機關——工兵代表蘇維埃。

(2) 列寧發表《四月提綱》

臨時政府沒有滿足民眾的要求,拒絕採取有效措施促進俄國社會發展,繼續進行戰爭。流亡國外的列寧回國,發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綱》,指出將俄國革命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成為布爾什維克黨的綱領,逐漸得到人民的支持擁護。

1917年7月,臨時政府使用武力鎮壓革命,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結束。

(3)彼得格的起義的勝利

1917年月11 月 6日(俄歷10月24日),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彼得格勒的武裝工人、士兵發動起義.佔領了彼得格勒的戰略要地和政府各部。停泊在涅瓦河口的巡洋艦「阿芙樂爾」號發出了進攻冬宮的信號,臨時政府被推翻,彼得格勒起義勝利。這次革命發生在俄歷十月,所以被稱為「十月革命」。

(4)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

在攻打冬宮的戰鬥中,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彼得格勒舉行。大會宣布一切權力轉歸工兵代表蘇維埃,通過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選舉、批准了新政府——人民委員會的組成。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和平法令》宣布俄國退出帝國主義戰爭;《土地法令》宣布立即無償沒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產工具分給勞動者使用。大會選舉列寧為人民委員會主席。1918年春,全國各地普遍建立起蘇維埃政權,蘇維埃這種政治體制在蘇俄初步確立起來。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選舉政府即人民委員會,人民委員會擁有立法權。

1918年,全俄蘇維埃通過第一部憲法,正式定國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

3.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⑴對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為把俄國改造成社會主義強國和實現國家現代化創造了重要前提。

⑵對人類歷史:十月革命的勝利衝破了帝國主義陣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並為國際無產階級樹立了鬥爭的榜樣,開闢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

⑶對世界: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二)蘇維埃政權的政策

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921)

⑴背景:十月革命後,英、法、美、日等資本主義國家對蘇俄進行了武裝干涉,支持俄國境內的叛軍,國內戰爭爆發。面對殘酷的戰爭環境,蘇維埃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後來習慣上稱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⑵主要內容:實行餘糧徵集制;普遍實行工業國有化,將大中企業收歸國有,對小企業實行監督;取消商品貿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國家集中分配;強制勞動,實行「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原則。

⑶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實行的,在當時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國的人力、物力、財力,保證了軍事鬥爭的勝利。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許多措施超出了戰時需要的限度,餘糧徵集制在實施中實際上從農民手裡拿走了全部餘糧,甚至有時不僅是餘糧,還包括農民的一部分必需的口糧,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實踐證明它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2.新經濟政策(1921-1928)

⑴背景:國內戰爭勝利後,繼續實施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導致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

⑵概況: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

內容:①農業方面,以固定的糧食稅代替餘糧徵集制。②工業方面,關係國家經濟命脈的企業仍歸國家所有,由國家經營;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經營的企業,允許本國和外國資本家經營;恢復私人小企業。③流通方面,允許自由貿易。④分配方面:廢除實物配給制,實行按勞分配製

⑶評價:

①特點(實質):是在國家掌握主要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係發展經濟

②是列寧根據俄國的國情,是找到的一條適合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一次重大突破,創造性地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實現了工作重心的轉移;促進了經濟的迅速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穩定了政治形勢。

③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到1925年,蘇俄各項經濟指標基本上都達到了戰前的水平。

△蘇聯的建立:1922年,蘇俄與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四個社會主義共和國共同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3.列寧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探索

列寧晚年對十月革命和蘇俄社會主義建設的論述,是列寧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對蘇維埃政權的經濟文化建設提出了建議:對於國家黨政機關的改革,指出要克服官僚主義,認真選拔黨政幹部,改造國家機關,加強黨中央的團結,防止分裂;列寧還對民族問題進行了論述,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對民族沙文主義。列寧晚年所闡述的這些思想,不僅對蘇聯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對於整個社會主義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4.「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形成:1925年十四大提出工業化,1928年實施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取消新經濟政策。1929年,蘇聯掀起農業集體化運動,為工業化服務。

(2)確立標誌:1936年新憲法標誌著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標誌著斯大林模式的確立。

斯大林時期蘇聯的經濟體制主要表現為: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實行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實行排斥市場的指令性計劃經濟;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這種模式在經濟建設中取得過突出成就,但其弊病和問題也越來越暴露出來。

⑶評價

①這種體制與蘇聯當時的國情相符合,使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迅速實現工業化。1940年蘇聯的工業生產總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這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提高了國民的素質,並為資本主義國家提供了一些借鑒。

②確立後,逐漸僵化:在經濟建設中,由於片面發展重工業,導致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由於忽視消費品生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緩慢;國家從農民身上拿走的東西太多,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排斥市場、商品和價值規律,長期僵化地執行計劃指令,壓抑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造成企業經濟效益低下,越來越阻礙蘇聯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政治上:高度集權,對幹部缺乏監督,個人崇拜盛行。

(三)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1.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2.土耳其凱末爾(1881—1938)革命:凱末爾是土耳其共和國的奠基人。他不但領導土耳其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自由而戰鬥,建立起新的國家;還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土耳其從封建神權國家神奇般地轉變為現代資本主義國家。

(1) 贏得民族獨立

一戰期間,凱末爾雖反對參戰,但仍履行軍人天職,並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1915年達達尼爾海峽保衛戰中,擊敗英、法聯軍的進攻,保衛了首都的安全,被譽為「伊斯坦布爾的救星」。

一戰後,土耳其成為戰敗國,淪為英、法等國的半殖民地。凱末爾毅然與蘇丹政府決裂,於1920年在安卡拉召開了新的國會——大國民議會,成立了臨時政府,凱末爾任臨時總統。經過兩年多艱苦卓絕的戰鬥,1922年與協約國簽訂《洛桑條約》,收回大片領土。贏得了國家的獨立和自由。

1923年,凱末爾創建了人民共和黨,同年,土耳其共和國宣告成立,他當選為總統,土耳其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2)凱未爾的改革及其成就

第一,廢除土耳其的蘇丹?哈里發制度,實行政教分離(奧斯曼帝國是伊斯蘭教國家,蘇丹?哈里發制度使世俗權力與宗教權力合而為一)。土耳其由一個封建神權國家轉變為現代資本主義國家。

第二,制定了土耳其共和國的第一部憲法。隨後,以西方法律為藍本的民法、刑法和商法相繼誕生,實現了宗教與司法的分離。

第三,致力於發展經濟,頒布了一系列發展工商業的法令,並將荒廢的土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在農村成立農業銀行和信貸合作社。經濟改革也取得了顯著效果,1927年至1939年期間,土耳其的工業發展速度居世界第三位。

第四,在全國建立起各級各類學校,傳授現代知識與文明。 土耳其原來使用的文字十分複雜,全國識字的人非常少凱末爾請專家創造了簡便易學的新文字,他本人也常常手執教鞭,教人們學習新字母,因此獲得了首席教師的稱號。土耳其的文化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實現了教育與宗教分離。

第五,在社會生活方面,廢除了種種陳規陋習。如發起一次「帽子革命」,要改戴歐式禮帽;婦女社會地位得到提高。整個社會向世俗化、現代化的方向邁進。

1934年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授予他「土耳其之父」(阿塔圖爾克)的榮譽之姓。

3.中國:五四運動

二、西方世界

(一)穩定的十年(1919~1929):暫時的調整和相對的穩定

所謂的調整是指一戰後通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在西方和遠東太平洋地區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霸權、掠奪、重新瓜分等關係,形成了新的國際關係格局,從而贏得了20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相對穩定和繁榮。但這個體系內部隱含著無法解決的諸多矛盾,潛伏著再度爆發世界大戰的因素,因而調整是暫時的,穩定是相對的。

(二)動蕩的十年(1929~1939)

1.動蕩的根源: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

(1) 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②主要原因:供求關係的失衡導致生產相對過剩(生產與銷售之間的矛盾)。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進入了經濟繁榮時期,美國尤為突出。但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下,工人農民實際收入增長緩慢,財富高度集中到資本家手裡,貧富分化日益嚴重。作為消費主力軍的普通大眾,收入低,消費能力嚴重不足,整個社會的消費水平遠遠趕不上生產水平。資本家被利潤驅使,盲目擴大生產,使資本主義固有的供給與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到20年代末,產品嚴重過剩,生產難以維持。

③具體原因:股票投機過度、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的使金融市場混亂

(2)經濟危機的爆發: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市崩潰,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四」。股價暴跌後的四年內,美國經濟一片蕭條: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大量農產品倒入大海,生產下降,失業劇增,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美國歷史上的「大蕭條」時期到來了。

(3) 經濟危機的特點:時間長、範圍廣、破壞性大。從美國開始爆發,迅速波及到了所有資本主義國家,影響了所有的經濟部門,持續時問長達四年,後果空前嚴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損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損失還要嚴重。

(4) 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

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擺脫困境,紛紛採取了轉嫁危機的辦法。它們提高關稅,阻止外國商品進人本國市場;實行貨幣貶值,讓本國商品打人別國市場。在世界已經連成一個整體的時代背景下,這些做法導致世界經濟進一步陷入混亂,加深了已經非常嚴重的危機,國際關係也日趨惡化。

②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曠日持久,使得人們對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了懷疑,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示威遊行、罷工活動接連不斷。法西斯主義在一些國家開始泛濫,資本主義面臨著嚴重的政治危機,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搖搖欲墜。

2.羅斯福新政

(1)背景:①危機爆發後,當時的美國政府基本延續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胡佛總統反對由政府採取大規模的救濟措施,認為只要把失業、救濟等問題交給各種非政府的慈善組織去處理,危機就會很快過去。結果危機不斷惡化。②1932年,羅斯福在大選中擊敗胡佛,並於1933年就任美國總統。

⑵ 新政的主要措施

第一,整頓財政金融。主要是通過整頓銀行、統制貨幣、改革銀行體系和改革稅制等措施,恢復銀行正常的信貸活動,重建人們對銀行的信心。

第二,復興工業。國會通過了《全國工業復興法》以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圖消除生產過剩,復興工業。法案中規定了公平競爭的法則,要求各工業、各行業制定法規,內容包括限制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生產規模和產品價格等;凡執行最低工資、最高工時等標準的企業可使用「藍鷹」標誌,以資鼓勵。

第三,調節農業生產。政府採取各種措施減少耕地面積和農產品產量,並規定由政府收購剩餘農產品以控制市場價格,提高農產品價格和農民購買力。

第四,實行社會救濟和以工代賑。政府開展大規模的救濟工作,通過了《社會保障法》,採取社會保障措施,對失業者、老人和殘廢者給予一定的保險金,使他們在失業或生活無助時能夠渡過難關。政府還舉辦了許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刺激消費和生產,穩定社會秩序。

⑶影響

羅斯福新政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①對美國:逐漸擺脫經濟危機,社會生產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復;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法西斯勢力,使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特別是社會保障體系的初步建立。

②對世界:開創了國家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③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調整,所以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3.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二戰的兩大戰爭策源地。

三、文學藝術

(一)文學

1.羅曼羅蘭:兩個世紀文化的一座橋樑《約翰?克利斯朵夫》

2.美國:19世紀末,以幽默為主旋律。馬克?吐溫、歐?亨利、傑克?倫敦

20世紀初,黃金時代。德萊塞《嘉莉妹妹》《美國悲劇》,海明威《太陽照舊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

3.亞洲:印度泰戈爾、日本川端康成

4.無產階級文學家:

高爾基《母親》第一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作品

魯迅《狂人日記》中國第一部白話小說

(二)音樂

1.印象主義:法國德彪西

2.表現主義:勛伯格無調性音樂的規律12音體系

3.新古典主義:俄國斯特拉文斯基

(三)美術:現代派開始主宰畫壇,對色彩和視覺進行深入研究,採用誇張、變形與抽象的表現方法,大膽運用各種新材料。

西班牙畢加索(1881—1973) 創立體派。《格爾尼卡》

畢加索是個不斷變換藝術手法的探索者,但在各種風格中始終都能保持自己粗獷剛勁的個性,而且在各種手法的使用中,都能達到內部的統一與和諧。

Ⅱ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軸心國挑起的,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戰爭,也是一次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戰爭。戰爭初期,由於西方大國長期推行綏靖政策,致使以德國為首的法西斯勢力佔據上風,猖獗一時。丘吉爾就任首相後,英國作為歐洲戰場的主力,頂住了德國的壓力。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世界進步力量聯合起來,改變了力量對比。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推動了整個戰爭形勢的轉折。1943年9月義大利投降,1945年5月、9月德國、日本相繼投降,歷經六年的二戰最終以軸心國的徹底失敗而宣告結束。二戰對民族解放運動,國際社會主義力量,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等諸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Ⅲ兩極格局的世界(1945~1991)

一、經濟:

(一)資本主義經濟:20世紀50~7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處於相對穩定和高速發展時期;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陷入滯漲狀態。歐、日經濟發展尤其突出,在經濟上同美國展開較量。發達國家利用國際經濟舊秩序採用新殖民主義手法掠奪第三世界。

1.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布雷頓森林體系形成:

①背景:二戰後,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經濟實力的急劇膨脹使美國企圖按照自己的意志規劃戰後的「世界經濟藍圖」,確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權地位。

重建戰後世界秩序需要建立一個有利於世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機制。

②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的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簡稱「布雷頓森林會議」。會議最終通過了以美國的方案為基礎的《布雷頓森林協定》。根據協定,決定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這兩個國際貨幣金融組織.總稱「布雷頓森林體系」。

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金融)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即世界銀行(貨幣)正式成立。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認繳的資金最多,獲得最大的投票權。因此,美國取得了對這兩個機構絕對的控制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成員國有義務實行固定的匯率制,各成員國的貨幣與美元的匯率基本固定,美元與黃金的比價固定,美元充當黃金的等價物或代表。這樣,美元就取得高於其他國家貨幣的地位。

③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標誌著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建立。美元成為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從而確立了美國在「二戰」後相當一段時期內左右世界經濟的霸主地位。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為世界貨幣關係提供了統一的標準和基礎,在一定程度了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促進了世界貿易。這個體系也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特權和支配地位。

⑵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1947年.美國、中國等23個國家簽署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簡稱「關貿總協定」。這是一個有關關稅和貿易政策的國際性多邊協定,實際上一直起著國際經濟組織的作用,它客觀上創造了一個自由貿易的環境,推動了戰後世界經濟的發展。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確立了國際自由貿易體制,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成為戰後支撐世界經濟貿易關係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的出現,是世界經濟向著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展的反映。在此基礎上,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

2.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新變化

(1)國家對經濟的大力干預

二戰後,發達國家吸取30年代大危機的慘痛教訓,普遍放棄自由放任的傳統,接受凱恩斯主義,採取了利用國家權力對經濟進行大力干預的政策。

實行國有化,建立國營企業是國家干預的重要方式。國家干預的另一種重要方式是制定經濟計劃,是指導性的,側重對經濟發展的規劃和引導,以避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保證經濟運行的有序狀態。此外,擴大政府開支、政府直接採購以及利用稅收等財政政策調節社會生產,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重要手段。

二戰後,發達國家相繼實行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調整和改革,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使經濟發展出現了一個「黃金時代」。

1973年,美國和西歐主要資本主義同家出現經濟「滯脹」現象,經濟增長停滯或下降,物價則持續猛漲,通貨膨脹嚴重。為了走出困境,這些國家紛紛調整政策,適當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出售部分國有企業,削減社會福利開支。英、美等國逐漸發展出政府干預與市場結合、國有經濟與私有經濟並存的混合經濟。

(2)建立「福利國家」

二戰後,發達國家在生產力提高的基礎上,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這是由國家進行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形式。反映了分配領域社會化的趨勢。

戰後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已經從單純的救濟發展成為公民的社會權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證。福利種類繁多,覆蓋面廣,低收人階層受惠多。英國等福利制度相對發達的國家被稱為「福利國家」。「福利國家」的實質是國家運用社會保障政策和社會服務開支,來保障個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經濟安全,並保證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較好的社會服務。福利國家的出現使低收入階層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緩解了社會矛盾,也擴大了社會消費。但是,「福利國家」制度也有許多弊端,導致國家財政支出擴大,造成財政赤字。

(二)戰後的社會主義經濟:蘇聯東歐社會主義改革遭挫折,東歐巨變,蘇聯解體;中國走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1.從赫魯曉夫改革到戈爾巴喬夫改革

(1)改革背景:斯大林體制的弊端日益暴露。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魯曉夫(1894 1971)當選蘇共中央第一書記.開始對蘇聯內外政策進行調整。

(2)赫魯曉夫的改革

把經濟改革的重點放在農業方面。農業改革的措施有:允許集體農莊莊員擁有一定數量的自留地和飼養一定數量的牲畜;開墾荒地.擴大穀物生產;開展大規模種植玉米運動等。工業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將部分企業管理權下放到加盟共和國;給予企業調整部分工資等權力;一定程度上承認企業和個人的物質利益,調動生產積極性。

赫魯曉夫的經濟改革一定程度上衝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揭開了改革的序幕,並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赫魯曉夫經濟改革在理論上沒有突破,只是在維持原有經濟體制基礎上進行局部改革。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貫的戰略方針和思路,帶有很大的盲目性。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改革隨之告終。

(3)勃列日涅夫(1906—1982)的改革

改革的重點是在工業上推行新經濟體制.擴大企業的經營自主權。注重發展蘇聯的重工業,特別是與軍事有關的工業部門。在農業領域,採取了擴大農場和農莊的自主權、降低農產品收購計劃指標、提高農產品價格放鬆對個人副業的限制等政策。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沒有突破原有經濟體制的框框.這種修補性的改革不可能根除積存的弊病。20世紀70年代下半期,蘇聯的軍事實力達到了與美國相匹敵的水平,但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資源。1975年以後,經濟發展進入停滯時期。

(4)戈爾巴喬夫的改革

1985年開始。首先集中在經濟領域。改革對經濟體制進行了根本性變革,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國家名義上取消了指令性指標.代之以各種嚴格的間接控制。通過一系列法規,調整蘇聯的所有制結構,打破單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許個體經濟存在。然而,將改革重點放在重工業上.使原本已經嚴重畸形的經濟結構更加失調。

這些經濟改革措施,缺乏宏觀決策和具體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陷入困境,經濟繼續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於是戈爾巴喬夫把改革的重點轉向政治體制改革。

2.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

1985年,戈爾巴喬夫在經濟改革遇阻後轉向政治改革。在政治改革中,戈爾巴喬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路線,取代科學社會主義。改革的指導思想發生根本改變,蘇聯取消了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國內政局逐漸失控,民族紛爭迭起,各派政治力量激烈爭鬥,一些加盟共和國先後脫離蘇聯獨立,蘇聯迅速走向解體。

在蘇聯的影響下.從1989年開始.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紛紛實行多黨制,共產黨和工人黨在很短的時間內喪失了政權,社會制度隨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1990年,德國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合併到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方式.實現了統一。

1991年發生「8-19事件」。同年底,俄羅斯等11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簽訂《阿拉木圖宣言》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簡稱「獨聯體」,蘇聯完全解體,兩極格局最終瓦解。

(三)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1.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與全球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為三大支柱的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趨勢。

三大支柱調整世界金融關係和貿易關係,促進了世界經濟向全球化的發展,也是推動全球化的重要的國際組織。

2.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

(1)歐洲聯盟:主要是發達國家,經、政、文相近,地域相連;一體化程度最高

①背景:A歐洲有著共同的文化遺產和心理認同感。B「二戰」後歐洲傳統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都普遍衰落。美、蘇以歐洲為主戰場的「冷戰」,更使歐洲人民意識到再也不能發生歐洲人打歐洲人的戰爭了,認識到歐洲聯合與合作的必要性。C在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的過程中,它們越來越強烈地要求聯合起來,以保障自身的安全與獨立發展。歐洲開始了一體化的探索。

③過程:1951年,法、意、荷、比、盧、聯邦德國六國簽訂《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規定將六國的煤鋼工業置於歐洲煤鋼共同體下進行管理。1952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標誌著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開始。1957年,六國首腦簽署《羅馬條約》;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在布魯塞爾宣告成立。

1967年,三個共同體正式合併為歐洲共同體,成員國之間逐步取消了各種關稅,實現貿易自由化.對外建立起共同的關稅率,各成員國間經濟聯繫越來越密切。到1980年,歐共體成為超過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一大貿易集團。1985年,歐共體進一步提出建立沒有內部邊界的統一大市場,實行人員、商品、資本、勞務的自由流通。

1992年,歐共體成員國正式簽訂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大大擴大一體化的範圍,將「歐共體」改名為「歐洲聯盟」,簡稱「歐盟」。同時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與內政事務的合作。1993年,歐盟正式成立,標誌著歐共體正式由一個以經濟合作為主的組織轉變為一個具有經濟和政治雙重性質的組織。歐洲一體化的內容從最初的經濟合作擴大到政治、經濟、軍事一體化,歐洲各國的合作更為廣泛和緊密。

歐盟建立後,醞釀已久的歐洲統一貨幣問題提上日程。2002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用。歐元誕生是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

③影響:有利於整個歐洲經濟穩定地發展;歐洲一體化也改變了世界格局,極大地提高了歐洲在國際上的地位。

(2)北美自由貿易區: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地域相連

20世紀80年代末,歐共體日益成熟,亞洲的經濟區域化也已起步。作為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美國與同處北美地區的加拿大和墨西哥也需要應對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化趨勢的挑戰。因此,美、加、墨三周醞釀建立區域經濟組織。

1992年,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簽訂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建立起北美自由貿易區域組織。該協定從1994年開始生效,北美自貿易區正式成立。根據協定,美、加、墨三國之間取消貿易壁壘.進行公平競爭.促進合作,增加就業機會。

北美自由貿易區建立以後,三國之間的經濟交流大大加強。它們發揮各自的優勢,在經濟上實現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優勢互補。雖然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為三國貿易的擴大和生產的合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由於經濟實力上存在較大差距,也存在一些問題。在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推動之下,其他美洲國家也開始意識到經濟聯合的重要性,一些國家提出了加入這個協定的要求。

(3)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最大、鬆散;各國差異大、分布廣、地域不連

20世紀80年代,在世界經濟區域化趨勢的推動下,亞洲太平洋地區各國開始謀求建立經濟合作組織。

1989年,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了有澳大利亞、汶萊、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加拿大、美國等12個國家的外交和經濟部長參加的第一屆部長會議,宣告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經濟合作組織正式成立,簡稱「亞太經合組織」(APEc)。1991年,中國和中國台北、中國香港加入該組織。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最高活動是非正式首腦會議。亞太經合組織是論壇性經濟組織。

自成立以來,貿易自由化是亞太經合組織成員開展合作的一個主要領域。在多年的實踐中,亞太經合組織形成了共同的組織原則.即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則、開放的地區主義原則、協商一致和自願的原則,以及以漸進的方式實施目標的原則。在貿易和投資自由化、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及經濟技術合作三個方面取得了成就。

亞太經合組織的成立和發展壯大,不僅使亞太地區在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與作用大大提高,而且在區域經濟合作和一體化發展中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新路,創造出了一個新的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1)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

隨著新航路的開闢,世界各個地區之間從隔絕走向交流,世界貿易體系也逐漸建立起來,開始了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宅前的發展。世界市場迅速擴大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領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現了嶄新的局面。

在20世紀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諸多原因中,科學技術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生產技術不斷更新,生產力迅速提高,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根本的推動力。層出不窮的新型交通工具和多種快捷的通訊方式,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手段,先進的技術把世界連接在一起。兩極格局的結束也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消除了障礙,原來處於對峙狀態的國家建立和加強了彼此間的交流,絕大多數國家都實行了市場經濟體制。在這些因素的驅動下,經濟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向前推進。國際貿易迅速發展,範圍不斷擴大,貿易額不斷增加;世界市場日益擴大,國際分工日趨成熟;大型跨國公司數量增加,成為活躍在世界經濟中的主體。

(2)評價: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①積極:經濟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資源.為各個國家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也極大地豐富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加速世界經濟發展和繁榮,

②問題:

A它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發達國家憑藉資金、技術、市場和經營管理方面的絕對優勢,成為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由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基礎較差、技術水平低等原因,在經濟全球化中處於劣勢和被動的地位。發展中國家必須制定合理對策,在保護和發展自己的民族經濟的同時,積極主動地參與全球化進程,謀求經濟的全面發展。

B由於世界經濟經常發生波動,在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賴加深,連成一個整體,經濟危機一旦爆發,其傳染性和破壞性都空前增強。

C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掌握著主導權。為了繼續獲取超額利潤,一些發達國家把利潤高、污染重的企業遷至發展中國家,甚至將工業垃圾和有害物質向其他國家傾卸,或對發展中國家的資源進行掠奪性開採。這些行為都嚴重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境,並進一步引發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儘管全球化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全球化這一歷史趨勢是無法改變的,它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從長遠來看,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世界和各國經濟的發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以及國際政治新秩序,對經濟全球化因勢利導、趨利避害,就能夠達到世界各國的共同繁榮。

二、政治

1.兩極格局的形成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共同的敵人法西斯國家被打敗,美國和蘇聯失去了戰時同盟的基礎,雙方關係逐漸惡化。

國家利益衝突:「二戰」結束時,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與軍事實力,確立了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日益把蘇聯看做其稱霸全球的主要障礙,力圖把資本主義制度推廣到全世界,更積極地推行反共、反蘇的政策,企圖遏制蘇聯;蘇聯則把確保東西部邊界安全作為國家的首要利益,努力擴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響。

美蘇兩國領導人杜魯門和斯大林之間存在嚴重的猜疑和不信任,誇大了對方對本國的威脅,也加劇了兩國間的衝突與對抗。美蘇兩國在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方面根本對立,從戰時的同盟逐漸發展為戰後的對手。

(2) 「冷戰」形成

丘吉爾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的序幕

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總統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要求美國援助「受到共產主義威脅的希臘和土耳其」,並公開宣稱,美國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與蘇聯和共產主義對抗,此即「杜魯門主義」。它的出台,標誌著「冷戰」的正式開始。

不久.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出了援助西歐的「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以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增強西歐遏制蘇聯的力量,同時加強美國對西歐的控制,蘇聯和東歐國家針鋒相對,在1949年成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簡稱經互會。

在美國的策動下,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國簽訂《北大西洋公約》,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1955年,為了對抗北約,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匈牙利和民主德國簽訂《華沙條約》,成立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至此,兩大軍事集團在歐洲全面對峙,標誌著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戰」格局中的「熱戰」「冷戰」

1948年,美蘇「冷戰」出現第一次高潮,爆發了柏林危機。「二戰」結束後,戰敗國德國及其首都柏林被美、蘇、英、法四國分區佔領。美國力圖分裂德國,把聯邦德國納入美國的全球戰略中。蘇聯採取對抗措施,於1948年封鎖西柏林,柏林城被柏林牆分為東兩兩部分,直到德國重新統一。

期間,爆發了美蘇發動或參與的局部「熱戰」,使得世界處於動蕩不安之中。其中最主要的是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

1950年,朝鮮內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干涉,並越過三八線,入侵朝鮮。中同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1953年,交戰各方簽訂停戰協定,戰爭結束。美國還採取遏制中國的政策,「冷戰」從歐洲擴大到亞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殖民主義者於1945年9月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南共產黨領導下,英勇抗擊殖民者.法國侵略者被迫撤出。1861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越南軍民堅持抵抗,美軍最終被迫於1973年全部撤出了越南。

2.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1)歐洲走向聯合

1951年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宣布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不久,這六個國家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併為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

歐共體成立之後,西歐國家在經濟方面不斷加強合作,大大促進了西歐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實力的增強。隨著實力的增強,西歐在經濟上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開始擺脫美國的控制;在政治上,它們也力圖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國的霸主地位受到削弱,世界多極化因素加強。20世紀70年代初,西歐各國開始加強政治上的聯合。

(2)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以盟軍的名義對日本實行了單獨佔領,日本則追隨美國。在美國的推動下,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剷除了封建殘餘,也為日本後來的經濟騰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冷戰」爆發後,美國轉而扶植日本,不但減免戰爭賠償,還向日本提供資金和物資援助,幫助日本恢復經濟。日本則利用美國在朝鮮發動戰爭的有利時機,制定合乎國情的發展戰略,重視科技與教育,把發展經濟放在首要位置,採取了制定經濟計劃等方式,利用國家政權大力推動經濟的發展。20世紀50-—70年代,日本經濟逐漸達到和超過了戰前水平,呈現出高速發展的局面,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大國。

在成為經濟大國的同時,日本改變了戰後初期向美國一邊倒的政策,實行以日美關係為軸心的全方位外交,並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

隨著西歐和日本的崛起,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面。這種經濟格局的多極化,是對美國霸權的挑戰,也是對兩極格局的衝擊。

(3)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非拉地區掀起了民族解放鬥爭的浪潮,誕生了許多新興獨立國家。但它們在國際上仍然處於弱勢地位,甚至成為美蘇爭霸的戰場,因此它們強烈要求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狀況,積極謀求維護自身獨立、主權、發展與和平的有效途徑。

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會議確立了獨立、自主、不結盟、非集團的基本原則和宗旨,標誌著不結盟運動的正式誕生。

會議認為,不結盟的含義不是消極的中立,而是要積極地反對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不結盟運動的興起,標誌著第三世界國家以獨立的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台,開始改變由超級大國和兩方國家決定世界事務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衝擊著兩極格局。

三、文化

(一)思想:列寧主義

(二)科技:

1.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2.現代物理學:

⑴量子理論

A、建立標誌:德國普朗克《關於正常光譜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論》

B、發展:1905年,德國愛因斯坦:解釋光電效應,得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923年,法國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理論;奧、德物理學家:建立量子力學

C、影響:標誌著人類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開始從宏觀世界深入到微觀世界。改變了近代物理學中的傳統觀念,使物理學乃至整個自然科學的觀念發生了重大變革。

⑵相對論:愛因斯坦

①內容:A.狹義相對論:1905年《論動體的電動力學》.時間和空間都與物質的運動有關,隨著物質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

B.1916年廣義相對論:物質存在的現實空間是彎曲的,空間的結構取決於物質的質量及其分布情況,空間彎曲的程度體現為引力場強度。第一次闡述了四維時空和物質的分布相聯繫的重要思想。

②意義:全新的時空觀、運動觀和物質觀的形成,是人類思想發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變革,對整個自然科學和哲學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它和量子理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基本理論框架。

牛頓力學反映的是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客觀規律,而狹義相對論反映的是物體高速運動的客觀規律,是對牛頓力學的繼承和發展。

(三)文學:

1.歐美:後現代主義文學(反傳統)

荒涎派戲劇(法國貝克特《等待戈多》)、憤怒青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約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魔幻現實主義(哥倫比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2.蘇聯:解凍文學《日瓦戈醫生》

3.體現科技與人類發展的緊密結合《寂靜的春天》

(四)藝術

1.美術:

⑴歐洲:後現代主義流派:歐普、波普、大地、觀念藝術

⑵美國:行動繪畫,即「滴畫」

⑶中國:徐悲鴻,融匯古今中外技法,奔馬

2.音樂:搖滾樂(美國黑人「節奏和布魯斯」與白人「鄉村和西部音樂」的融合)貓王、甲殼蟲樂隊、良知復興運動

3.電影

誕生的條件: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家的努力人們的社會需求;商業利潤的驅動等。

誕生: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巴黎咖啡館

發展:無聲電影(卓別林);1927年有聲電影的產生(好萊鎢)

4.電視:法國人塞列克第一個提出「電視」概念

1923年,美國弗拉基米爾.茲沃爾金髮明電子攝像管

1931年,研製出電子顯像管

1926年,英國 貝爾德 機械掃描電視

1928年,在倫敦和紐約之間電視收發實驗成功

1954年,美國發明彩色電視機

20世紀70至80年代,實現了多路傳播和衛星傳播

5.信息技術與互聯網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在美國正式誕生,被稱為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把人類社會引入信息時代。1969年,國際互聯網(InTeRNet)問世,中文根據音譯簡稱「網際網路」。網路技術把獨立的計算機聯繫在一起,可以進行信息的傳遞。20世紀90年代以後,互聯網進一步發展為全球信息網。

互聯網推動了信息化社會的出現。網路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離,使得地球變得「更小」,改變著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改變著整個世界。

Ⅳ世界格局的新變化(90年代以來)

1.和平與動蕩並存

兩極格局的瓦解結束了兩大集團的對峙,世界形勢總體上趨於緩和,和平與發展日益成為時代的主流。

兩極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國際力量對比平衡,被「冷戰」掩蓋的民族及宗教糾紛、領土爭端等矛盾逐漸暴露出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不穩定因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力圖建立以自己為主導的地區和世界秩序,霸權主義與恐怖主義活動不斷威脅著世界和平,美國不斷捕手別國事務和地區爭端,地區衝突和局部戰爭時有發生,世界呈現緩和與動蕩並存的局面。

1992年前南斯拉夫的波黑共和國宣布獨立,引發波黑內戰。1998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境內的科索沃地區因民族矛盾爆發戰爭。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未經聯合國安理會同意.對南聯盟發動了大規模空襲。這是北約成立以來首次在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對一個主權國進行軍事行動。

2.多極化趨勢加強

兩檄格局瓦解後,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處於新舊格局交替時期。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試圖建立一個由其領導的單極世界,積極推行單邊主義。

當今世界上,除美國之外,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發展中國家等多種政治力量不斷發展壯大,各種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組合。反對一國獨霸世界、要求國際關係民主化的呼聲越來越高,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

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地位相對削弱。歐盟在一體化進程中取得重大進展,在全球事務中影響越來越大。日本已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並試圖向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邁進。俄羅斯積極開展東西方兼顧的全方位外交,致力于振興經濟和恢復大國地位。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並致力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在國際舞台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有利於抑制和削弱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利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同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世界格局多極化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