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4日,美劇《生活大爆炸》開播;2019年5月16日,這部劇就要跟我們告別了。

12年、279集……《生活大爆炸》陪伴我們走過了高中、大學、求職、甚至是每一個失眠的夜。

想當初,有多少人是抱定“學英語”的信念來追這部美劇的?

那時的小編,連喫飯都不肯放棄學英語的機會,捧着飯碗,冒着食物嗆入肺裏的危險,爲了英語事業不斷努力……可惜12年過去,我的英語水平依然停留在“This is”。

如今,再看這部劇,它已經不再承載“使命”,而是變成了一種情懷。它成了我生命裏的一位老友——即使有些劇集不太好笑,也會讓我接着看下去,因爲想了解他們的人生,傾聽他們的喜怒哀樂。

《生活大爆炸》的故事圍繞着4位理科天才的生活和工作展開,其中兩位主角謝爾頓和萊納德是同住一間公寓的室友,兩人是智商加起來超過360的科學家;而他們還有另外兩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分別是天文學博士拉傑什,以及航天工程碩士霍華德。

他們4個雖然智商很高,但缺乏社交能力,而與他們互補的是一位住在謝爾頓和萊納德對面的漂亮女侍應佩妮,故事就從佩妮搬來的那一天開始……

4位科學家的極端人設和有趣互動,讓這部電視劇充滿了喜劇色彩。而據媒體報道,劇中的主角在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

謝爾頓的原型是謝爾頓·李格·拉斯霍,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在1966年到哈佛大學任教,主要研究的領域是基本粒子和量子場論。1979年,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萊納德的原型是位叫做阿瑟·肖洛的物理學家,他在1961年加入斯坦福大學任教,曾以鐳射方面的成就在198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隨後便一直專研於這方面的課題。

霍華德·福瑞是劇中霍華德的原型,他是一位劍橋大學畢業的醫學科學家,因其在青黴素上的卓越成就,讓他在194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

拉傑什的原型是世界著名的人工智能專家拉傑什·瑞迪,這位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電腦工程博士,曾在1994年獲得電腦學的最高榮譽獎圖靈獎,是第一位得到這個獎項的亞洲科學家。

《生活大爆炸》開播至今,共獲得52項艾美獎提名,以及7項金球獎提名,男主角吉姆·帕森斯更4度抱回艾美獎最佳喜劇男主角獎。

《生活大爆炸》之所以叫停,是因爲吉姆·帕森斯想要離開。製作方當時爲了挽留他,將他原本每集90萬美元的片酬,漲至2年5000萬,但他仍不爲所動。而萊納德的飾演者約翰尼·蓋爾克奇也表示想要嘗試新的角色。

據悉,《生活大爆炸》最後一集將在5月16日播出,時長一小時。

消息一出,許多劇迷相當不捨。製作方表示,“感謝觀衆這12年來的支持,希望最後一集,讓《生活大爆炸》能以史詩般的完美結束畫下句點。”

雖然《生活大爆炸》第12季相較之前幾季並不好看,但在情懷的推動下,網友依然打出了9.4的高分。

《生活大爆炸》在網友的心中,已經漸漸成爲一種理想。

一位網友回憶:“大二的某個英語課老師上課時播放了第四季的某一集,之後便喜歡上這個劇,到現在整整8年,可以看到劇中每一個人物的成長。幾個小男孩成長過程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男性榜樣缺失,但是8年他們學會了愛,學會了包容和理解。《生活大爆炸》營造了一個美好的家園,簡單的社交圈,交往多年的好友,相親相愛的家人,爲之奮鬥的事業,讓我羨慕不已。”

還有一位網友說:“我實在不敢看最終集,總覺得有《生活大爆炸》的日子,就是那些沒長大的無憂無慮的校園時光。可惜,劇中人有了各自完美的歸屬,我卻依然無法用大爆炸理論解決現實生活中最難的兩道題——長大和變老。謝謝,再見。”

李宗盛在歌裏唱着“人總要學會自己長大”,但我們真的很需要《生活大爆炸》這樣的童話。

從《老友記》到《生活大爆炸》,甚至是《破產姐妹》,友誼、愛情、親情都是其核心。我們可以藉此忘掉工作中的煩惱,迴歸生活最本質的一些東西。

真希望“童話”最後一章不要來得太快,很可惜,該來的總是要來:除了《生活大爆炸》外,《復仇者聯盟》和《權利的遊戲》也將在4月終結!

這是一個告別季,雖然不願,但必須整理好心情開始說“再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