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辦理「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遴選出21組青年團隊,將於今年...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辦理「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遴選出21組青年團隊,將於今年8月遠赴荷蘭、德國及比利時及澳洲等地學習解決各類生活議題。圖/教育部提供

為鼓勵青年關注國際事務發展現況,並用行動改變臺灣,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辦理「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以永續發展為主題,遴選出21組青年團隊,將於今年8月遠赴荷蘭、德國及比利時及澳洲等地學習解決各類生活議題,包括剩食如何處理、建立社區廚房等,希望返國後能將創意化為實際行動。

教育部表示,剩食已成為全球關注議題,根據聯合國所發布的永續發展目標中,2030年前須減少生產和供應鏈中的食物損失;根據臺灣環保署於6月20日發布的統計指出,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超市和量販業廚餘的廢棄食品申報量已高達6630公噸,平均每個月有超過500公噸剩食變成廚餘。

教育部指出,21組青年團隊關注的議題各有特色,包括社區營造、偏鄉建築、青銀共居、環保旅遊、職涯探索,以及男性在家庭的角色等,其中有3組團隊都不約而同選擇研究剩食議題。

其中「Magni5團隊」以剩食議題和活躍老化為核心主軸,將與國內大賣場合作取得剩食材料,另外將社區據點變成廚藝空間,打造一個由長者掌廚的餐廳,並吸引年輕世代參加,營造共餐、交流氛圍。團隊將赴荷蘭、德國及比利時學習剩食處理流程及廚房動線規劃,將醜蔬果變成創意料理,創造出「銀髮好食機」。

選擇與國內組織並肩合作的「大南人」團隊,則和享食臺灣協力建立app,提供剩食資訊即時顯示,並優化剩食領取制度,增加機構曝光度,藉以提升剩食利用率及社會大眾參與度。團隊將於8月赴澳洲的國際組織取經,學習如何妥善運用剩食,或如何與政府協作輔導建立社區廚房。

該團隊回國後,預計將在北、中、南區各舉辦一場「剩食辦桌」活動,藉由大家所熟悉的臺灣美食來宣導剩食概念,讓民眾體會到剩食無菜單料理與一般料理並沒有差別,進而更珍惜食物。同樣要赴澳洲進行標竿學習的「Seed MAPS」團隊,則計畫在臺中東勢推動循環經濟,連結當地社企、陽光婦女基金會食物銀行及逢甲大學綠能中心,解決剩食及廢棄物問題。

教育部表示,在青年團隊赴海外取經前,青年署特於6月23至24日舉辦團隊共創營,除提供課程,也安排行動達人及專家提供諮詢。詳細計畫內容,可上計畫專屬網站或青年署網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