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假回来工作,一直感觉脑子都没带回来,每天都是懵懵的状态,只能先熬过几天,趁著周末出去换换脑子,准备开始新年新气象了。这周六,本来约好了和朋友去游乐园玩的,因为之前春节去庙会,看到对面一家正在营业的游乐场,就想玩,但时间不够了,那就推后吧。

还在选去哪家玩呢,就看到了这样的事情:春节过后第一天,2月3日下午,重庆一家游乐场就发生了一起安全事故,一名年仅14岁的少女在玩「遨游太空」的游乐项目时,座位安全带突然断裂,少女被甩向高空后坠落。经当地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证实,女孩在因抢救无效死亡。目前,游乐场内的「遨游太空」游乐设备的入口处已贴上封条,停止营业。

看著这个新闻,小姑娘就那么被甩到护栏然后拽落身亡,她得多疼啊,生命如此脆弱。小时候我也玩过一次过山车,开起来的那刻我就完全感觉是听天由命了,下来后,也只能庆幸自己还活著,之后打死也不敢玩第二次了。前几年再去欢乐谷,任何高速、高空的项目都不敢玩,只是去凑个人气而已。

根据这一新闻也有很多网友留言表示「最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并且纷纷吐槽各地游乐设施的不安全之处,比如有网友表示「以前坐过山车安全带半路松开了,吓得要死全程用脚扣住」,「玩大摆锤,刚坐上去还没及安全带,什么都没弄就启动了,人吓懵了,旁边游客一直喊,设备才紧急制动听了,下来腿都软了。」等等。当然,也有网友针对春节这个特定的时间表示「过年安全最重要,还是在家玩手机吧」。

游乐园出事故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远的不说就说近的,2015年5月1日中午,浙江省温州市一家游乐园发生死伤事故,导致2死3伤,一名8岁男童当场死亡。

愿逝者安息。生命诚可贵啊,去游乐场找刺激真的也别忘了安全。从游客的角度来说,就是得仔细阅读项目说明,比如一些年龄限制、身体条件限制,除此以外就是选一些大型的、公家的游乐场,至于那些设备简陋的游乐场还是别去了吧,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到头来连悔恨的机会都没有。从园方来说就是一定得定期检查设备安全,别为了剩那一两笔检修费而惹上官司。

说起来去「刺激」的游乐场,最好还是给自己备著个保险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万个大型项目安稳回来了还好,万一出点事儿,真的是能悔青了肠子。当然,也别说你找个大型正规的游乐场、完全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就没问题了。意外不是想防范就能防得住的。2010年5月2日,李女士夫妻带5岁的女儿去北京欢乐谷玩,在玩一款弹跳项目时发生了意外。该项目警示身高1米以下的儿童不能乘玩,而李女士的女儿身高1.1米符合标准。在母亲的陪同下,并经过工作人员检查安全措施之后,开始有玩。然而游玩过程中孩子的头部与该游乐设施的金属杆连续发生3次严重的碰撞,最终导致鲜血淋漓。

所以说,出门在外,找刺激还是得有一份保险傍身。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保险都不会承保高风险的责任,购买意外险,一定要看清楚保障责任,认真阅读免责条款。刚刚多赚理财师就去某个保险公司咨询了下,直接上图↓↓↓

人家客服明确的告诉我了,像过山车、大摆钟这类的游戏,不仅需要购买意外险,还得是包含了高风险运动的意外险。再来看它家的某款意外险产品。

其它的保障项目、金额和范围都说的直接简单,重点就是那个高风险运动,按客服的说法,如果买了保险不保高风险的,那如果因为玩了诸如过山车、大摆钟这类高风险的项目又出了意外的话,人家保险公司可是不会赔偿呢。试算一下,所有保障都选最高的,同样的情况下,投保一份高风险运动也就就高出去10块钱左右,比起因为没有保险裸著玩之后遇到的后续问题,10块钱真的不是钱了。

没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来,花上几十块钱为你寻求刺激的小心灵加上一层保障,何乐而不为?不过是一顿肯德基的钱,却能在发生意外之后为你提供巨额赔偿。千万别说万一没意外,几十块钱不就白花了这样的话,当然,以前我也这样想,毕竟钱都是自己一点一点赚来的,何必让它打水漂呢?但之前我在「多赚逻辑」这个公众号中看了一个段子感触良多:为什么你要交几块钱停车费把车停在车位里呢,而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停了,万一警察没抓到不就省钱了吗?正常人都知道被抓到钱就扣多了。同样的道理,停车你尚且能舍得几块钱,那在保障几十万的面前花上几十块钱又有什么呢?

文章来源:公众号「多赚逻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