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法告訴你們我在生活中學會的所有事情。今天我會試著告訴你們我在死亡中學到的事情。」在周六的UC Berkeley畢業典禮上,桑德伯格說。

桑德伯格說,丈夫去世後她最大的支撐是她學習了積極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所說的3P:個人化(Personalization)、普遍性(Pervasiveness)、以及持久性(Permanence)。

「並不是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由我們造成」

個人化,就是意識到「並不是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都由我們造成」。

在丈夫死後,桑德伯格曾一度自責,並查看了丈夫的所有病歷想看看自己曾經疏忽了什麼關鍵癥狀。但實際上她後來擺脫了這種自責

「生活中還有其他事情並不那麼糟糕」

普遍性,就是人們往往會「相信一件事將會影響你生活的所有領域」。桑德伯格和她的兩個孩子一直無法擺脫負面情緒。

在丈夫去世的十天後,心理醫生建議他們回到工作和學習中,桑德伯格發現當我努力沉浸到工作的討論中,僅僅一秒鐘,他就忘記了死亡。「這區區一秒鐘,幫我意識到生活中還有其他事情並不那麼糟糕。」

「接受你的感受,但知道它們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持久性,是「相信悲傷會永遠持續下去」。桑德伯格說,連續數月,無論如何努力,她都感到壓倒性的悲痛一直都存在。但這不是真的,接受你的感受,但知道它們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最後,桑德伯格建議畢業生們:「建立你們的韌性。當悲劇或失望來襲,要知道你們擁有扛過任何事情的能力。我確信你們能做到。正所謂,我們比我們以為的要脆弱得多,但我們也比我們想像的要堅強得多。」

桑德伯格的母親節致意

5月6日星期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也在facebook發布文章,不僅為所有媽媽帶去母親節的祝福,還特別表達了對那些單身母親的理解和敬意。因為她自己就是一位單身媽媽,獨自努力撫養兩個孩子。

她說,「對許多單身母親來說,她們僅擁有這麼一個世界:每一天都要做出犧牲、要跨越困難、要滋養家庭,即使這會耗盡他們所有時間和精力。」「單身媽媽永遠都要挺身向前,為了給孩子提供儘可能好的生活和機會。」

這篇文章深切表現出了雪莉溫柔和善解人意的一面,而大部分時候,她是那個強勢的、耀眼的、優雅的矽谷明星,掌握著社交巨頭公司Facebook日常的運營;代表Facebook的形象和政界大佬與商業精英周旋,連CEO馬克·扎克伯格都對她充滿尊敬;她有極出眾的管理能力,是美國薪酬最高的女高管,被美國媒體譽為「矽谷最有影響力女人」;她身居福布斯百強女性榜第5名,榮登《時代周刊》封面人物, 並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而關於她的個人生活,卻有著充滿悲情的一面:她的丈夫不幸意外逝世,留下一兒一女給她辛苦撫養;她沉浸在喪夫的悲痛里無法自拔,公開露面時愈發憔悴。

而這篇文章,除了表達對雪莉的尊敬,也希望讀者們可以學習到她如何永遠追求變化不懼挑戰、在逆境中堅強不屈的品質,以及她孜孜不倦呼籲追求的女性平等自由。

另一個希拉里

雪莉·桑德伯格1969年出生於華盛頓的一個猶太家庭,是家裡三個孩子中的老大。她家是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眼科醫生,母親在一所學院教授英語。

(雪莉一家,她的媽媽很有東方美人神韻)

雪莉從小成績優異,並且受父母影響(她的母親曾經組建了一家NGO),從小表現出對社會政治活動的關注和熱情。

1987年雪莉被哈佛大學錄取,主修經濟學,在校期間她聯合別的同學成立了一個組織,叫做「經濟學和政府部門中的女性」,密切關注和追求女性職業發展,並機緣巧合地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貴人——著名經濟學家勞倫斯·薩默斯(後來擔任柯林頓時期美國財政部長)。

勞倫斯對雪莉組織活動的優秀能力讚賞有加,擔任了她的論文導師,並在自己就職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時邀請雪莉擔任其辦公廳主任。此時雪莉年僅29歲,已經在華盛頓政治圈嶄露頭角。

(雪莉和恩師勞倫斯·薩默斯)

她展現出了強大的社交和政治頭腦,因為此前在麥肯錫和世界銀行的工作經歷,她協助白宮處理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並聲名遠揚。

雪莉本人也充滿鬥志和野心,希望在政治圈更進一步。如果不是後來轉戰矽谷,她原本可能成為另一個「希拉里·柯林頓」,並且相比希拉里,她更具親和力,人緣更好。事實上雪莉本人和希拉里私交甚好,她支持希拉里競選總統,希望「全世界範圍內能看到更多女性總統」。

不懂技術的矽谷明星

2000年共和黨取代了民主黨入主白宮,恩師勞倫斯離職,雪莉便也跟著辭職。

在靜心思索後,雪莉諮詢了一些有經驗的人。通過和當時的谷歌CEO艾里特·施密特的交談,她決定尋求職業路徑的改變,於是一張機票,從寒冷的華盛頓飛去了陽光普照的矽谷。雪莉曾說,她敢於擁抱變化。並且,唯一比變化更可怕的事情就是缺少變化。

當時的科技行業如日中天,是機會最多的地方。剛一到達,雪莉就接受了一份工作——谷歌在線銷售和運營的副總裁。絲毫不懂技術的雪莉拿下這樣一份高職位offer,得益於她此前在金融界和政治界積累的信用和人緣。

雪莉不負眾望,把這份工作乾的井井有條,2001年的谷歌創辦不久,甚至都沒有實現穩定盈利。但是雪莉憑藉Google Ads的一系列項目,為谷歌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她為谷歌盡心儘力,在與外界各方的合作上表現得強勢而無畏。

雪莉的谷歌時代

但是到了2007年底,谷歌已經成長為科技界巨擘,她卻再一次開始追求改變,也許因為她在這份工作中已經感受不到挑戰。這符合她一貫的價值觀「女性都需要對事業上的冒險持有更開放的心態,通常追求穩定的代價就是成長機會的減少。」

剛一動這樣的念頭,橄欖枝就向她招手——華盛頓郵報邀請她擔任高級執行總裁。華盛頓郵報是美國最古老和最具影響力的報紙,其一言一語足以颳起華盛頓政治圈的風暴。如果去這家媒體,雪莉便是以另一種方式重返政治舞台。

但是此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馬克·扎克伯格邀請雪莉擔任Facebook的首席運營官(COO),認為她是這一職位的「完美人選」,但此前Facebook根本沒有首席運營官一職。也就是說,這是為雪莉量身打造的一個管理職位。

為了爭取到雪莉,扎克伯格煞費苦心,在2008年1月份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形影不離地「追隨」雪莉,終於「贏得美人心」。兩個月後雪莉·桑德伯格正式宣布離開谷歌,加入Facebook。這立刻成為當天科技圈的頭條新聞。

(雪莉和馬克·扎克伯格合影)

成長是永恆的追求

當時的Facebook可不像今日這般如日中天,08年的Facebook擁有6千萬用戶,但是年輕的扎克伯格一來缺少管理經驗,無法打理龐大的Facebook系統;二來自詡清高,關注用戶的產品體驗卻不願意急著考慮盈利。在雪莉加入前,這家公司,根據《紐約客》後來的報道,「把打造一個很酷的網站作為首要任務,並且認為利潤就會隨之而來。」

但是雪莉來到以後,立刻確定要把「如何盈利」放在首位考慮。

在公司層面,她雷厲風行,很快使得最高管理層達成一致「必須依靠謹慎地在網站植入廣告來盈利」。2010年,Facebook首次實現盈利。在此期間,雪莉一手負責整個公司的商業運營,包括銷售、廣告、市場營銷、業務拓展、人力資源和公共關係政策等。

而在個人層面,雪莉在公司員工的眼裡,是一位親和的、極富個人魅力的女性。她喜歡走到員工的辦公桌前和他們談笑聊天。她的穿著打扮仍然是「華盛頓范兒」,配以優雅的衣飾和精緻的妝容,這和矽谷公司的程序員文化有點格格不入,但是雪莉用她的個人魅力,不僅征服了公司內部,和所有員工關係融洽;也對外代表Facebook的形象,使得這家科技公司形象更加美好並為人所信賴。

2012年2月1日,Facebook提交上市申請。此時雪莉加入Facebook剛滿3年,她交出的是一份讓所有人驚嘆的答卷:Facebook的用戶數量從2008年的6000萬,增加到12年的8.5億,增長14倍有餘;此外廣告收入持續增長,從2008年的全年不足3億美元到2011年的38億美元,接近13倍的增長。

這不是雪莉一個人的功勞,但是她確實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沒有她,Facebook未必有今日的科技帝國之氣象。她也成功入選Facebook董事會的第一位女性成員,擁有超過14億美元的個人資產。

雪莉先是和Google一同成長,後來又「照看」著Facebook從一顆樹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在此過程中她從未停止進步,成長是她永恆的追求。

在此小探和大家分享雪莉曾經寫下的一段話:「當我剛起步時,我拒絕過很多機會,因為當時我想『我這個水平還勝任不了這項工作』或是『我對這個領域還不了解』。現在回想起來,在某個特定時期,迅速學習並做出成績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今我常跟人提到,當尋找你的下一個目標時,其實沒有所謂的完全合適的時機。你得主動抓住機會,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機會,而不是一味地拒絕。學習能力是一個領導者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特質;當選擇一份工作時只有一個標準是重要的,就是它是否能讓你快速成長。」

雪莉登上《雜誌》封面,標題為「她是科技圈最有權力的女人(但是仍然會因工作而哭泣)」。

雪莉還有一句名言:「如果有人邀請你上一艘火箭,你不要問上去之後坐哪兒,你只要上去就可以了。」

平等自由的世界

從學生時代起,雪莉就對社會活動和政治表現出極大的參與熱情,她也尤其關注女性在這些社會領域的參與度和地位。隨著她在矽谷和整個科技行業,乃至全美國都開始擁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時,她開始不遺餘力地為提高女性社會地位和平等權利而奔走呼籲。

2013年雪莉寫了一本書《向前一步》,這本書出版後迅速登上《紐約時報》全美非虛構類暢銷書第一名,並霸佔榜首6周之久;隨後也在全世界掀起閱讀熱潮。

在書中,雪莉傾其所有,通過自己多年來商場政界的工作經驗和幸福的家庭生活的體會,用充滿思辨和感情的筆觸寫下了女性要如何在職業發展方面衝破社會不平等的樊籠,並努力取得家庭和事業的平衡。

此外她也參與了很多公開演講和論壇,接受了許多採訪,在各種場合鼓勵女性大膽自信地追求事業、家庭和人生目標。

雪莉希望某一天,女性終會迎來平等自由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裡,一位女性想在家相夫教子,擦地做飯,沒人會覺得她是個不思進取的「寄生蟲」;而如果她一心想在職場打拚,謀求事業發展和賺很多錢,也不會有人抨擊她「沒有女人味」、「沒人要的剩女」。

但是,雪莉在一些方面遭到了輿論的批評。其一,她過於宣揚「精英主義」;其二,她對普通女性在職場面臨的壓力並不真正了解,因而對女性提出了過於苛刻的要求。這主要是因為雪莉本身在職業發展的一帆風順,早早身居高位導致。

此外,雪莉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也為人所羨慕。她年輕時曾經離過一次婚,後來在35歲的時候嫁給了雅虎前高管和SurveyMonkey的CEO,Dave Goldberg。第二次婚姻十分幸福,雖然Goldberg在矽谷非常有名望,創立並掌管著一家價值20億美元的企業,並且受到廣泛的擁護和支持,但是他決心為了妻子的事業投入自己的精力和時間照顧家庭,甘當雪莉「背後的男人」。這使得雪莉沒有受到任何來自家庭的壓力,因為丈夫全心全意愛她並支持她的工作;此外,他們還有一雙可愛的兒女。上天彷彿傾其所有把最好的都給了雪莉。

但是噩耗來的非常突然。2015年5月Goldberg在墨西哥旅行時,因為從跑步機上摔倒頭部受到重創而不幸身亡。這是一次完全的意外事故。

雪莉受此突然打擊而無法面對,好幾天都獨自一人閉門不出。直到Goldberg的葬禮在斯坦福大禮堂舉行時,她才第一次公開露面。

大受打擊的雪莉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她在Facebook上寫道,「我們擁有11年快樂時光,這來自於我所能想像到的最深的愛、最幸福的婚姻和最真實的伴侶關係。他讓我感到被深深地理解,全力以赴地支持和完全徹底地愛——這些將終身陪伴我左右。」

雪莉在丈夫去世後,把自己的 Facebook封面換成了二人一起跳舞的一張照片,彷彿在懷念往昔的浪漫美好日子。

到2016年的母親節,距Goldberg逝世已經一周年。這一年內雪莉低調了很多,憔悴了很多。她公開露面和出席社會活動的頻率都大為降低,而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家庭照顧一對孩子。

上周日的母親節,雪莉終於再度公開發聲,她表示「我之前從不了解,當你被家務事困擾時,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有多麼困難。」她也發現,突然之間萬事只能依靠自己,不像以前有人可以依靠和傾訴。

此前評論認為她無法理解單身職場女性面臨的困難。雪莉在文中也對此表示了歉意:「他們是對的,我可能永遠無法體會及理解單身母親們面臨的所有挑戰。但關於這一問題,目前我的理解比一年前更多。」

這篇母親節的文章深情剖析了雪莉這一年來的心路歷程,立刻吸引了所有媒體的關注,登上新聞頭條,所有人都給予雪莉鼓勵和支持。因為憔悴的雪莉並未倒下,為了給她的孩子們創造一個幸福的家庭,她仍然努力工作,只是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來取得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她身居高位和聚焦了太多外界的閃光燈,所以每一天都要更加努力地跨越各種困難,即使這會耗盡她的所有時間和精力。

但所有人都用充滿敬意的眼光看待她並對她充滿信心,因為她仍然是那個內心裡強勢不屈、充滿驕傲的雪莉·桑德伯格,更是一位堅強的母親!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