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對楊修不太熟悉,那我就再這簡單介紹下他:「楊修字德祖,生於今天的陝西華陰,楊修本人對人極為恭順有禮,並且學識淵博,非常聰明,最後做官一直從一個小官做到了丞相府的倉曹主簿。」這個主簿當然是為曹操服務的。在漢室以前楊修的祖上幾乎都是漢朝的地方主事官員,後來漢室衰落到他時就只能做個主簿,他是很不甘心的,是我也不甘心。

所以他為了出人頭地常常賣弄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學識,期待能夠得到當朝掌權人曹操的賞識和重用。曹操何等人也?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顯然楊修對自己的聰明太過自信了。他不知道曹操對他的行為已經很布滿了,根據記載楊修為了討得曹操的歡心經常費盡心思揣度曹操的心思,而且對於軍國大計從沒有積極的意見和建議。而且他還在私下裡炫耀解讀曹操思想的本領。

而他所做的這一切很寬影響到了曹操正常的政務部署。自古以來皇家廢立之事讓人唯恐避之不及,而楊修卻積極參與其中,有一次曹操讓曹丕和曹植分別各出 城牆大門,同時又命城門守衛不允許他們出城,結果曹丕就被擋在城內,無法出城。而曹植卻是殺了城門守衛奪城而去,由此曹操認為曹植比曹丕更有膽識和謀略,更重要的是能徹底執行自己的命令,是適合的繼承人,只是後來曹操得知這一切有楊修的參與而且是他為曹植出謀劃策之後就對他有了殺心,因為他已經嚴重影響了曹操對後繼之人的正確選擇。

最後楊修把自己送入墳墓的事件就是他擅自命令軍隊後撤的事。有一次曹操以「雞肋」作為夜間口號。楊修卻推斷出:「積累就是食之無肉,棄之可惜》」的意思。所以他料定曹操明天一定撤軍,他就在軍中散佈這種消息,曹操正是抓住了他 擾亂軍心的消息,命令刀斧手殺了楊修。並把首級懸掛與城牆之上。


曹操為什麼要殺楊修?有人說曹操是嫉妒楊修的才華,曹操殺楊修是因為是因為楊修做了很多跨界的事情。

其實楊修這個人是非常聰明有才華的,比他的父親楊彪更厲害。曹操作為一個對人才非常愛惜的老闆,對楊修是非常看重的,而楊修做事情曹操也是非常放心的。楊修其實比司馬懿等人還要有才華,就連狂妄的禰衡也承認楊修算是一個人物。楊修的死就在於他參與了立儲之爭。當時曹丕和曹植在競爭太子之位,曹操對他們設定了很多考驗,曹植在楊修的幫助下輕鬆過關,最後曹操發現之後,為了遏制楊修給曹植出壞主意以及防止曹植和曹丕兩兄弟爭鬥加劇,曹操據頂除掉楊修。

其實除掉楊修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楊修和其父親楊彪,他們的身份和執政觀念與曹操不同,而且楊修這個人太過於聰明瞭,能夠摸清曹操的心思,這樣下來豈能容你。PS:現在工作中也是一樣,老闆的心思被你摸得一清二楚,你都讓老闆感覺到有威脅,老闆能不除掉你嗎?


楊修年少多才,卻在早年被曹操殺掉,關於楊修之死一般認為跟他高調炫耀纔能有關。

但實際上如果我們注意到楊修的出身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楊修出身於著名的世家:弘農楊氏。楊修的父親—楊彪以及祖先楊震、楊秉、楊賜等均官至太尉,即所謂的「四世三公」的大世家。

三國時曹操弄權。弘農楊氏作為東漢朝廷的柱石,挺的是漢室,而不是曹操。建安元年,漢獻帝遷都許昌,大會羣臣時,曹操上殿拜見獻帝,卻看見楊彪黑著一張臉,當時心生恐懼,竟然藉口上廁所不告而別。能讓一代梟雄曹操逃避,可見弘農楊氏當時的影響之大。

而東漢時期還有另一個著名的「四世三公」的大世家—汝南袁氏。曹操的對手袁紹、袁術均出自汝南袁氏。

而楊修還有一層身份,楊修的母親出身於汝南袁氏,是袁術的姐妹,楊修本人是袁術的外甥。身上彙集了東漢兩大頂級家族血統的楊修,想不引人關注都難了。而反觀曹操,當時在經歷了赤壁大戰和漢中大戰的連續失敗之後,內部威望嚴重受損,打壓能威脅他地位的大家族就是一個既定的策略了。出身孔子家族的孔融、清河崔氏的崔琰都是這一策略的犧牲品。而身系兩大家族希望的楊修更是表現出來當時完全凌駕於其他人之上的才能,更是會成為多疑的曹操有所忌憚的對象了。

楊修死並不是曹操嫉妒他的才華,而是曹操為子孫後代消除隱患。

眾所周知,曹操是個很愛才的人,而楊修又很有才華,那為什麼曹操就看不上楊修呢。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楊修有時經常耍小聰明,經常在曹操面前賣弄,無非也是想得到曹操的賞識,但是楊修這樣曹操很不開心,就是放在現在的職場,楊修也不會得到領導的認可,想想看那個領導會喜歡經常猜透自己想什麼的人,所以楊修挨踢是很正常的。

第二,楊修參與到了曹操立儲大事上來,這無疑觸動了曹操的底線,當時楊修投機於曹值,曹值很有才華也很得曹操喜歡,可曹值詩詞寫的好不代表就是個合格的太子,曹值弱點是嗜酒如命,而且很信任楊修,在曹操考覈曹丕曹值時,楊修替曹值出主意,這犯了大忌,曹操會想這我要死了曹值當了皇帝,這大權豈不要旁落於楊修,這辛苦打下的江山豈不是給別人做了嫁衣,所以曹操得知後大怒,當時就起了殺心,而楊修卻毫不收斂,在漢中戰役中又以雞肋為名胡亂猜測曹操的心思,結果被曹操處死。

楊修的死就是咎由自取,這也說明楊修政治上的不成熟,就算曹值即位,以楊修性格也成不了大事。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是一位非常求賢若渴的霸主。他說:「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由此可見希望能攬盡天下英才。可是求賢若渴的曹操為什麼要殺掉為人恭敬,學識淵博的楊修呢?下面讓我們來分析分析。 一提到楊修的死,大家肯定都能聯想到「雞肋」一事。在三國演義中故事是這樣講的:「在漢中之戰陷入了僵局,在一天晚上寫營軍暗號的時候曹操寫了『雞肋』二字,眾多將士不解,大家都猜不到曹操在想什麼,只有楊修在看到『雞肋』二字的時候,二話不說開始收拾行李準備撤軍。還順便向不解的將士們解釋了『雞肋』二字的含義:『雞肋者,食之無味,棄之可。』眾將士們恍然大悟,紛紛開始收拾行李。曹操知道後十分憤怒,認為楊修太喜歡賣弄小聰明於是就殺了他,以示三軍。」

而在正史上,曹操並不是在漢中之戰即將要撤軍的時候殺楊修,而是在建安24年,「雞肋」事件之後的幾個月,才找了個藉口殺了楊修,可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來啊!是因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每一位君王在立儲君(曹丕)之後,往往都會削弱其他勢力(曹植)的「力量」連帶著謀士們也一起打壓。而曹植最得力的謀士莫過於楊修了。在這個基礎上,曹操鑒於楊修輔佐曹植非常有能力,也很盡心。為了防止袁紹兒子爭權的事情再次發生,就找了個藉口殺了楊修。以防楊修對曹氏儲君造成威脅。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有寫的不好的地方,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喲!


楊修在44歲那年被曹操處死,作為曹操的主薄,楊修能很好處理內外事務,工作能力傑出,深得曹操賞識,重用。

楊修是三國著名的文學家,學識淵博,為人聰慧,但沒有城府,心機。曹操生性多疑,自以為謀略,才智無人能及。而楊修,自作聰明,屢次大庭廣眾之下點破曹操認為很高明的問題,妄測曹操心意。讓曹操很不高興,好象在楊修面前沒有任何隱祕可言。

帝王之家,最頭庝的是接班人的問題,曹丕,曹植。都是曹操看好的人選,楊修站到了曹植一邊,出謀劃策,想方設法讓曹植爭寵,爭位。當曹操決定了接班人是曹丕時,為了日後政權的穩定,避免兄弟爭權,必須幹掉曹植身後的操縱者楊修。

漢中之戰,曹操進退兩難,一句「雞肋」的口令,讓楊修送了命,大戰當前,軍令如山。主帥沒下命令,楊修憑一句雞肋,竟然叫部下收拾行裝,準備撤軍,動搖了軍心。

聰明反被聰明誤,楊修是一個優秀的文學家,但他更想當一個有權勢的政客,站錯了隊,說了太多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死於個人的糊塗和自以為是。


曹操殺楊修絕對不會是因為他的才華,曹操作為一國之主,手下能人輩出,許多人才華都比楊修高,但曹操為什麼都沒有殺他們?曹操殺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插手了曹家內部的太子之爭,他幫助曹植奪太子之位已經深深的讓曹操厭惡了。

起初曹操是非常信任他的,就連曹丕也要巴結他。後來曹操在處理立嗣問題時,馬上就從政治角度出發,考慮到了曹植和曹丕爭嗣的後果不容小覷,因為兩人周圍都有一羣謀士,而曹操深知謀士力量,所以他隨便按了個罪名就把他斬首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曹操與楊修的政治觀點不同,楊修屬於保守陣營,曹操是個典型的改革家,楊修所在的陣營處處與曹操作對,後來都被曹操除掉了,歷史上有名的孔融也屬於這一陣營,也被其所除。


死於政治鬥爭。

首先你得知道曹老闆是個政治人物,還是搞政治的高手。任何一個政治人物殺人都是有強烈目的性和指向性的。

楊修別的故事太多了,就不扯了。就說說被殺那段,楊修被殺于軍營之中,恰逢事件是雞肋為理由。但是當時政治時局是什麼?

漢中大敗劉備,夏侯淵被斬。

關羽奇襲襄陽,兵鋒直指許昌。

而曹老闆面對的是遷都或戰或聯合孫吳的抉擇。而楊修做出的決定是鼓動曹老闆遷都鄴城暫避關羽鋒芒。鄴城是哪?曹植封侯的封地,一旦過去了曹植的世子競爭就更進一步了。這一點楊修做的沒錯,畢竟自己是曹植死黨!而且遷都的呼聲還不小,朝野議論紛紛。但是曹老闆最終沒有選擇遷都,而是聯合孫吳圍剿關羽。曹操要殺一儆百堵住所有人敢再喊遷都的嘴。所以,殺楊修,堵眾嘴。

這纔是楊修的真正死因。


參與到帝王家立嗣問題的,還站在失敗的一方,古往今來沒幾個有好結果的,不是被曹操殺,也是被後來的曹丕殺。和驚世才華沒啥關係。禰衡這樣的神經病名士,曹操都放過,讓他去劉表那裡送死,更不用說楊修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