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50年擇偶之變:從政治決定一切到多元之愛

 來源:(chinesenewsnet.com)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很稀罕一種東西,叫愛情。(chinesenewsnet.com)經年之後發現,我們愛的是一些人;與之結婚的,可能是另一些人。(chinesenewsnet.com)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恩格斯這麼說的時候,我們已經不道德了數千年,還經歷了一個最不道德的年代。 (chinesenewsnet.com)永遠不變的是變化。(chinesenewsnet.com)時代在變,社會在變,價值觀在變,我們的擇偶觀也在變。但擇偶觀的核心幾千年來一直保持著頑強的慣性,這個核心就是「郎才女貌」——不同的只是,在不同社會,不同時期,「才」與「貌」的衡量標準與表現形式。(chinesenewsnet.com)於是,漂亮的女子不論出身高低,總是前途不可限量;而優秀的男人,不管年老還是年少,總是滑不溜手。(chinesenewsnet.com)在這個意義上,今日與幾千年前,並無不同。(chinesenewsnet.com)(chinesenewsnet.com)紅色年代,愛情缺席(chinesenewsnet.com)(chinesenewsnet.com)我們甚至有過那樣一個時期,性是被嚴格壓抑的,而愛情是羞於啟齒的。(chinesenewsnet.com)(chinesenewsnet.com)法國社會學家穆勒在分析了婚姻基礎的基本內涵後認為:人類歷史上的婚姻有三大動機:即經濟、子女與愛情。在上古時期,經濟第一,子女第二,愛情第三;中古時期,子女第一,經濟第二,愛情第三;到了現代,變為愛情第一,子女第二,經濟第三。這種劃分大體上反映了人類婚姻中擇偶標準的變化。(chinesenewsnet.com)我們的情況或許還有些特殊,因為政治曾經在這個國家近乎瘋狂地起作用,上世紀90年代以前,幾乎所有的問題都不免是政治問題,包括擇偶與婚嫁。(chinesenewsnet.com)我們甚至有過那樣一個時期,性是被嚴格壓抑的,而愛情是羞於啟齒的。(chinesenewsnet.com)1950~1960(chinesenewsnet.com)「英模崇拜」成為擇偶主流(chinesenewsnet.com)社會學家李銀河在接受《小康》採訪時總結: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以前,中國幾乎沒有擇偶的自由。(chinesenewsnet.com)我們的故事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事實上,那時候也並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關於愛情的故事發生。(chinesenewsnet.com)但關於愛情自由的夢想已經萌芽。正是在那個時候,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風靡一時。其中敢愛敢恨的小芹成為青年男女的楷模,而行一貫家長作風的何仙姑在眾人的鬨笑中灰溜溜地下臺,標誌著中國進入擇偶自由的階段。(chinesenewsnet.com)「昨夜晚小芹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二黑哥你當了模範。人人都誇你是神槍手,人人都誇你打鬼子最勇敢。」小芹在影片裏的唱詞同樣形成那個年代的擇偶理想。(chinesenewsnet.com)那是一個價值單一的時代,不似現在黑白模糊,以單一價值選出的「模範」、「英雄」成為1950~1960S擇偶的關鍵詞。(chinesenewsnet.com)「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魏巍的一則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給了軍人前所未有的社會地位。嫁給軍人,尤其是獲得榮譽的軍人是當年女性的理想。即便從戰場走回來的軍人身體已不再健全,但這些都不重要,軍人的光輝與榮譽足以讓窈窕淑女趨之若騖。(chinesenewsnet.com)生產工作中的「模範」成為在軍人爭奪戰中不幸敗下陣來的女性們的次優選擇。當年,農村與工廠或者國家機關都會興起「勞模」或「工作積極分子」的評比。那些站在臺上胸帶大紅花的男女自然成為擇偶的熱點。(chinesenewsnet.com)那時候,人們找對象首先考慮的是,對方政治上是否要求上進,在工作上是不是模範;那年頭,處對象的時候,「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爭取工作上的進步」成為交流的主題和中心,並藉此發展成為光榮的「革命家庭」。(chinesenewsnet.com)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徐安琪在一份調查報告中稱,1948年到1966年,擇偶條件中最關鍵的是本人成份、政治面貌以及家庭出身等。(chinesenewsnet.com)而當時的媒人在介紹對方的時候,通常首先就會推出黨員身份,以上進的政治面貌作為賣點尤其盛行。(chinesenewsnet.com)  1966~1976(chinesenewsnet.com)政治決定一切(chinesenewsnet.com)文革十年,對一個國家來說尚且是一段不願掀開的傷痛;而對一個人來說,尤其是那些正處於青春年華的人來說,更為殘酷。(chinesenewsnet.com)那是一個悲情的年代,許多青年受到了雙重迫害。那些叫知青的人,不僅在身體上突然間要承受繁重的勞力;同時,正處於青春期的他們還需要面對沉悶、落後的環境而失去了愛的能力。(chinesenewsnet.com)「或許有很多人從此再也不能體會到愛情的純真與激情。」對於那個年代的傷害,作家胡發雲以「慘痛的代價」作評價。(chinesenewsnet.com)很多故事現在聽來是荒唐的,而在當時,卻以認真的形式在生活中上演。(chinesenewsnet.com)那時候,一件鮮艷一點的衣服不小心就代表了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人們的服裝一律灰藍色,髮型也趨於統一。中國幾億人的生活中空前地只剩下一種思維方式,人們只能用談工作為由進行「地下活動」,情書的開頭一定要稱呼某某同志,結尾也一定是革命的敬禮。(chinesenewsnet.com)在政治席捲一切的年代,男女青年擇偶的關注點只有政治面貌與家庭出身。那是「根正苗紅」,出身越窮越光榮的時代。青年人在擇偶時,出身的好壞甚為重要,貧下中農、幾代紅之類的出身是一個頗有份量的條件,它起碼可提供一個較為可靠的政治背景,以保證在飄乎不定的政治風雲中不會使家庭出現大的動蕩。出身好的一般找出身好的,而出身不好的地主、資本家、富農的後代在擇偶時較為困難,他們只能找相同境遇者。(chinesenewsnet.com)而對於知青來說,他們的愛情婚姻更加曲折、悲情。「那些無奈選擇留在農村的女知青是一個悲劇。」胡發雲說。(chinesenewsnet.com)一位曾在「北大荒」下鄉的知青這麼回憶自己的隊友:一位漂亮的女生,當年出於狂熱的政治崇拜而被鼓動去內蒙古插隊。但嬌弱的身體無法適應牧區生活,只能聽從牧民的勸告,嫁給當地一戶人家作兒媳婦,以此期盼由夫家來承擔她的勞動任務。但最終不但沒能卸下自己的任務,自己的命運也就此改寫了。(chinesenewsnet.com)這位知青以「苦澀」來形容自己的知青生活。「在那個年代,不允許談愛情,這是個人私情,而國家提倡的是建設祖國。我們是感情被荒廢的一代。」接受採訪時,他語調激動:「即使有一些知青在這十年間結婚了,但他們大多數只是出於生存的考慮,為了獲得一張政治的護身符或者一個生活的避難所。」(chinesenewsnet.com)這是一個不堪回首的年代,除了政治,一切都不存在。如果說五六十年代還存在愛情婚姻自由的話,經歷過文革的人都知道,在文革期間,一切都被政治剝奪了。(chinesenewsnet.com)一個時代的錯誤與傷害,深深地烙印在這一代人的記憶深處。這或許是1980年代初期,傷痕文學能迅速興起的原因。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青年在觀看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時失聲痛哭。(chinesenewsnet.com)[1][2][3][4][5]( 新華網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