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和我說不喜歡讀外國小說,我問為什麼?所有的回答都是人名難記。由於語言環境不同,外國人的人名確實造成了閱讀障礙,但是外國的小說發展了很久,在古代中國的小說相比其他文學體裁出現得很晚,而且一直拿不上檯面,也沒有太多創新和發展。外國就比中國先進得多,尤其是意識流、蒙太奇、黑色幽默等手法,給閱讀造成了很多的新體驗。

有一個小建議,就是根據每個人的個性或才能,給他們起一個外號。比如《百年孤獨》,它寫的是一個大家族七代人的故事,而這些人世世代代都叫一個名字(有細微差別,但是都是那些字),這就很難區分了,可以通過起外號的這個方法來區分。

另外當我們閱讀大家庭式的作品時,最好能畫一張人物關係圖,方便在忘記時理清楚思路。比如上面提到的《百年孤獨》和《紅樓夢》等,都很實用,希望能幫到你。


對於中文讀者來說,讀俄國小說肯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些譯音過來的一長串人名就讓人比較崩潰,尤其是對那些只看小說故事情節的人來說,這些人名確實太難記錄了。

有一個好辦法,就是多做讀書筆記,把人物關係理清楚,用畫圖的方式有助於記憶。俄國小說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其實人物出場不多,主要的閱讀障礙反倒是小說中長篇議論,關於人生的意義、宗教、哲學、宇宙等等思辨力極強的段落,這些纔是閱讀的主要障礙,當然也是閱讀的深度所在。

要說最複雜的小說人物關係,估計就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了。讀這個小說一定要自己做人物關係圖才能完全讀懂,更不要說那些重名的人物了。俄國人名翻譯過來都是很長的,但我不建議以給小說人物起外號的方式來閱讀小說,這樣長期下來反倒會削弱你的閱讀能力。這個其實沒有辦法避免,長期堅持閱讀,這些名字都不是問題,讀多了就習慣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