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化整爲零,循序漸進,是種智慧。

  像等一簇繁花開到最盛,看一輪新月達到最滿。

  都需要經歷緩緩的等待。

  化整爲零,是將一個整體,拆分成許多零散部分。

  這個拆分的過程,就是一場等待。

  像是走一段漫長而險峻的路,將其細分,細心感受一路走過的風景,收穫良多。

  像豁達的老蘇,一生宦海浮沉,幾番被貶,人生閱歷尤爲豐富。

  看透了生活本質後,終究會發現,人生路漫漫,何不瀟灑走一回。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心境多麼好。

  喝白茶餅,與這化整爲零的過程,極爲相似。

  規整小巧的一塊白茶餅,日常飲用的過程中,須得循序漸進,層層撬取飲用。

  一塊撬取過後的茶餅,失去了完整性,該如何妥當儲存呢?

  前些天,有茶友苦惱的發來留言:

  一餅300多克的白茶餅,時不時撬來喝,也得兩三個月才能喝完,這該怎麼存?

  看到這兒,不少人會覺得,撬過後的茶餅怎麼存,不就是正常按着白茶存放需求來嘛。

  這樣的說法,並不全對,若想妥當儲存撬過後的茶餅,下面的存茶技巧,須得借鑑!

  《2》

  撬過後的茶餅該如何儲存,請從撬餅做起!

  存茶,向來是白茶中經典不變時的話題。

  作爲經得起長時間儲存的茶類,白茶有着無限精彩在前路等待。

  在妥當的儲存下,白茶可以轉化出愈加甘醇的茶滋味,白茶老茶,別有番迷人風情。

  談及如何存白茶,最常見的,莫過於從存茶環境和存茶包裝選擇說起。

  然,撬過後的白茶餅,該如何儲存,情況卻有點兒特殊,要從撬餅談起。

  撬過後的白茶餅,若想將其妥當儲存,留住好滋味,撬餅過程上要多留意技巧。

  撬餅得其法,存茶更安心。

  【不適宜將茶餅一次性全部撬開!】

  爲了後續白茶餅整體的轉化效果,在喝白茶餅時,不建議將茶餅一次性全部撬開。

  規整圓潤的白茶餅,自經過壓餅工序後,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團體。

  在儲存過程中,以茶餅的形態,發生着不斷的轉化。

  若是在喝白茶餅時,爲了圖省事, 一次性將茶餅全部撬解開,不利於後續茶餅儲存的轉化。

  尤爲是剛剛壓制而來的白茶餅,更不適宜一次性全部撬開。

  白茶由散茶形態壓製成茶餅,是一個化零爲整的過程。

  將茶餅撬來喝,同樣需要循序漸進的撬開飲用,化整爲零。

  若是爲了喝茶取用方便,爲什麼不直接買白茶散茶呢?

  白茶不是白白的經歷壓餅這一遭嗎?

  將茶餅一次性全部撬開,不僅不利於存茶,還會影響白茶餅的整體風味展現。

  【撬餅要注意方法,不要將茶餅撬得過碎!】

  撬茶餅過程中,若方法掌握不到位,茶餅撬得過碎。

  每次喝茶撬餅結束後,餅身會灑落出不少碎茶。

  積少成多,撬過幾次茶餅後,這些碎茶越積越多後,會對茶餅的儲存造成影響。

  囿於碎茶的存在,最內層接觸茶餅的餅紙難免會鬆動,難以嚴實包緊,這些碎茶在茶餅附近來回晃動。

  正是因爲碎茶,白茶餅沒有包緊,包嚴實,存茶風險多加了幾分。

  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將茶餅撬碎?

  以最常見的壽眉餅爲例,撬餅時從側面有縫隙的地方平行刺入,通常壽眉餅有側面有茶梗分佈的附近,常會有不少的縫隙。

  將茶刀順着刺入點平行刺入後,待到茶刀沒過適量的位置時,輕輕上擡,撬出適量的茶餅薄片,即可。

  完整的茶餅撬開過後,後續的撬茶都可以順着上一次撬餅的位置,順着茶餅壓制的層次撬出,能最大程度避免將茶餅撬碎。

  若是每次撬茶餅,都是亂撬一通,把茶餅撬得四分五裂,自然是不利於存茶!

  《3》

  撬過後的白茶餅,包裝上該如何儲存?

  白茶儲存,通常分爲兩種形式。

  一種是進行長期儲存,用三層包裝分別嚴實密封,隔牆離地放置,避免頻繁開箱,爲其提供一個最佳的存茶環境。

  通常來說,這樣的長期存茶,一次性存茶的數量,通常較多。

  另一種是爲了方便日常喝茶,進行短期存茶。

  相對於長期存茶來說,短期存茶,量不會過多。

  如,一餅撬開過後的白茶餅,最爲適宜選擇的是短期存茶方式,趁着其風味最佳時期,早早及時飲用。

  若是一餅撬開過後的白茶餅,根據自己的喝茶習慣,未來的一兩個月甚至較長時間,沒有喝茶的打算。

  這時候就應該將這餅撬開後的白茶餅,放入三層包裝內進行儲存。

  長期存白茶餅,茶餅用白綿紙包好後,放入牛皮紙袋中,套入層鋁袋和塑料袋,放入紙箱中,封箱後隔牆離地,妥當放置,進行儲存。

  若像開篇中,時不時需要撬開來喝,預估兩三個月喝完的白茶餅,可以用密封袋進行臨時性的短期儲存。

  適宜存白茶餅的密封袋,要具備密封、無毒、無異味的需求,常用的是牛皮紙複合鋁膜密封袋或是錫箔紙密封袋等。

  密封袋的袋口,有條密封條,拉卡,密合,操作十分方便。

  在使用密封袋儲存撬開過後的白茶餅時,有這幾點注意事項。

  其一:要確保密封袋的遮光、密封性

  像是不遮光的塑料密封袋,是不適宜用來存茶的。

  與此同時,密封袋的密封性能,是有限的,同一個密封袋,不適宜長時間使用。

  因爲多次開開合合後,密封袋的密封性能會因爲密封條的老損,出現下降。

  是以不能讓密封袋進行超期服役。

  其二:每次取茶撬餅要確保手部的乾燥清潔

  時不時會撬來喝的白茶餅,在每次撬餅來開密封袋時,需要確認雙手的乾燥清潔。

  若是喫過柑橘,嗑過瓜子,手還沒洗,就直接摸茶餅,久而久之,茶餅容易受到異味的幹擾,茶香受損。

  將手洗淨後,要先將手部的水分擦乾後,再進行撬餅,以免讓水汽侵入茶餅中 ,造成變質。

  其三:取茶過後,及時密封

  存茶及時密封,尤爲關鍵。

  取完茶,撬完茶餅後,第一時間是及時收納,密封。

  若是撬好茶,直接拿去燒水泡茶,讓包裝敞露着,會大爲加大存茶風險。

  其四:密封袋存茶不適宜長期存茶

  密封袋發揮的存茶性能,是有限的,不能用來長期存白茶餅。

  若是兩三個月內沒能將茶及時飲用完畢,需要及早更換長期存茶的包裝。

  茶友們若是擔心遺忘疏漏的話,不妨在密封袋在貼上便籤,做好日期標註,及早將茶飲用完畢。

  《4》

  撬開後的白茶餅,該如何挑選存茶環境?

  白茶餅的儲存,與白茶基本存茶需求,別無二致。

  要做好避光、乾燥、密封 、無異味、和陰涼處儲存。

  以上五點,缺一不可。

  撬開過後的白茶餅,放置於密封袋後,存茶環境同樣要認真挑選,才能確保存茶安全不變質。

  撬開過後的白茶餅,如何放置,茶友們首要的一點,是不能直接將其擺放在茶室內。

  不少茶友家中,會專門設一方茶室,便於飲茶。

  在茶室內,除了設茶几,擺設茶具外,不少人會直接將茶擺放在茶室內,方便喝茶飲用。

  然,這樣的做法,是不適宜的。

  日常泡茶用的茶室,平常燒水泡茶煮茶,免不了水霧繚繞,溼度大大超標,遠不符合存茶需要的乾燥環境。

  撬開過後的茶餅,若是隨意放置在茶几上,在剛開始撬來喝時,會感覺色香味尤爲充足,久而久之,在水汽的逐漸侵入下,香越來越寡,味越來越淡,越喝越沒意思,到最後避免不了是徹底變質,失去飲用價值的結局。

  殊不知,問題正是出現在隨意放置,白茶餅受潮變質上。

  撬開後的茶餅,除了不適宜放置在茶室內,同樣不適宜放置冰箱中。

  尤爲是家用的普通冰箱,各類食材的異味,會對白茶香氣造成極大破壞。

  再加上冰箱中,四處的水汽,對於乾燥的白茶餅來說,都是極爲可怕的。

  白茶的儲存,常溫即可,放在冰箱內儲存,有百害而無一利!

  撬開後白茶餅,茶友們在家庭環境下存茶時,若實在找不到適宜的放置處,不妨像村姑陳這樣,將日常喝茶所需的白茶餅,放在書房的收納箱內。

  日常時不時撬來喝的白茶餅,放置的環境其實不難找,遠離光線直射,確保清潔乾燥無異味即可!

  《5》

  時不時將白茶餅撬來喝。

  邂逅相逢,驚喜之味,能讓自己時不時不經意的重溫一款茶餅的風味。

  時不時,用在此處,實在有趣。

  這便是,偶爾二字最大的妙處。

  偶爾相逢成一笑,不知何處不春明。

  偶遇一朵花開,枝梢微微顫動,一枝花爭春。

  邂逅一陣春風,吹動鵝黃的新梢,黃鳥在歡唱。

  偶爾,時不時感悟一段美好,多麼幸福。

  時不時將白茶餅撬來喝,是件很幸福的喝茶過程。

  要想留住這份幸福,撬開後的茶餅,可以用心儲存喲!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