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公视时代剧《奇迹的女儿》于6月16日首播,冲著题材与演员阵容我抢当首轮观众,在电视机前静候准点上戏。当剧中故事线上演到阶级制度等环境因素对基层的不利与剥削时,女友说:「郑导的戏都有这样的元素。」我说:「这很好啊!有一位导演在功成名就后,没有忘记而且愿意持续关注他以往就关切的议题。」女友点点头。

是啊!这真得值得赞声!当一位导演成了握有国家重要影视资源及发声权的A咖大腕后,并未换了社经阶层便也换了脑袋般的,为「霸占山、霸占海」的高端人口代言,反倒金不换其志般的愿意持续对焦社会底层的微尘众生。也许这掺杂了我的脑补投射,毕竟我并非郑导的死忠脑粉,但我从郑导身上依旧看得到的,是足以喊水结冻世界,却未被世界给改变了的典范。

6月16日《奇迹的女儿》首播当日,不知是什么样的共时性姻缘,在台北逛大街的我偶然撞见「郑导的女儿」郑宜农正live演唱中。确幸来了要把握,于是我遁入听众群中找了个位置好让耳朵受孕。不意外的,当听郑唱到《光》这首曲目时,我再次被电得七荤八素,因为郑可温柔可爆裂的声线,因为这首歌所唱的,也是我每每在心理咨商工作中的心念:「我们的双手紧握,在黑暗中,我不会把你放开。小心翼翼的走著,再过不久,一定就能看见光。你相信我吧,虽然我跟你一样害怕,但我们可以一起寻找答案;你相信我吧,就像我相信你一样,相信我们,能一起迎接天蓝。」

检视相片
2017-09-21-中华文化总会「艺术卡车秀台湾」计划,首站选择马来西亚。图为郑宜农。(中华文化总会提供)

「舞台下的现实人生,当郑宜农出柜后,与前夫乐团主唱杨大正及前夫的伴侣歌手山东,三人在同个屋簷下相扶持生活著⋯⋯」图为郑宜农。(中华文化总会提供)

词曲之外,舞台下的现实人生,当郑宜农出柜后,与前夫乐团主唱杨大正及前夫的伴侣歌手山东,三人在同个屋簷下相扶持生活著,并共同喜迎大正与山东间爱的结晶。当媒体初揭露了三人的同居关系时,郑回应道:「来过家里坐客的人都知道,我们共同建立了一个开阔而温暖的家。」「看到大正跟她在一起很幸福,获得了很多我以前无法给予。说真的,我也觉得很快乐。」「对我来说,大正与阿慧(山东)是朋友更是家人,我爱他们,也知道他们爱我。今天如果有任何人伤害我的家人,我会义无反顾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他们、跟他们站在同一边。将来有一天有了相爱的人,也会希望她能被我的家人接纳,成为家的一份子。」这三人所活出的爱的典范、所共筑的家的典范,可谓时代性的佳话,虽然他们本就无义务去背负所谓典范佳话这份责任。

郑导的戏与女儿的音乐作品已有多次的连袂登台,这次《奇迹的女儿》亦是。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家教传承,但我从这对人父与女儿身上,都能看到一种名为关怀的精神正闪闪动人,皆具一副足将慈悲情怀转化,巧手生花为艺术作品的菩萨心肠。我不认识他俩,但我衷心感佩他们,感佩他父女俩愿意持续倾心栽种这般足以济世又富温度的人文作品。也感谢台湾这片宝地,让这样的作品不会被屏蔽、不会被河蟹,且得以落土发声、被传颂被赞扬。(推荐阅读:观点投书:孩子们对不起,老师只能做一个温柔的冲组

*作者为心理师、教育工作者

相关报导
观点投书:愿天下有情关终得眷顾
观点投书:别再告诉我「与其抱怨,不如好好提升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