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時就像是和作者聊天。像我《茶經》讀得多了,對於茶聖陸羽的性格也似乎是越來越瞭解。他不僅對於茶、水、器是如此的精益求精,就連喝茶的人數也有着自己嚴苛的限制。

  《茶經·六之飲》中,對於飲茶人數這樣具體的事情,仍然費了不少筆墨去討論。其中記載:“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

  由於年代距離我們已超千年,茶聖陸羽到底規定幾個人喝幾碗茶,學界現在還有爭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茶聖陸羽認爲飲茶人數會直接影響品茶的質量。作爲主泡人,對於飲茶人數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從而做出相應的對策。

  在日常飲茶生活中,也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亂亂哄哄圍坐了一桌子的客人,這茶是肯定喝不踏實的。不僅會存在茶不夠分的問題,喝茶的氣氛也容易被破壞。你一句我一句地聊起來,茶就真的只能充當解渴的飲料了。

  但是,比起選茶、擇水、挑器,飲茶人數似乎最不好控制。總不能在茶席旁樹一個大牌子,上面寫上限定人數吧。一方面顯得不近人情,另一方面也影響茶席的美觀。在控制飲茶人數的問題上,潮汕工夫茶有着自己獨到的辦法。

  [宋]劉松年 《攆茶圖》 局部

  潮汕地區的三杯茶

  潮汕地區的工夫茶,講究“一盅三杯”。也就是一個蓋碗,配上三隻品茗杯。這樣一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三個杯子,那肯定就是三個人品茶。總不能兩人同時守着一杯茶喝吧?沖茶蓋碗的容積,也多與品茗杯配套。一次衝出的茶湯,也只夠三杯茶的數量。您就是自帶品茗杯,也很難加入其中了。

  顯然,潮汕人認爲最理想的飲茶狀態就是三人對飲。這一點,倒是與明代茶學家許次紓的觀點不謀而合。《茶疏·論客》中寫道:“賓朋雜沓,止堪交錯觥籌;乍會泛交,僅須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調,彼此暢適,清言雄辯,脫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點湯。量客多少,爲役之煩簡。三人以下,止熱一爐;如五六人,便當兩鼎爐。”

  許次紓更直接,認爲“雜沓”“泛交”的朋友,直接拉去喝酒就好。只有“素心同調,彼此暢適”的交心摯友,才適合喝茶。至於人數,他認爲也以三人爲限。三個人以下,適合湊在一局。若是五六個人,那就“當兩鼎爐”了。

  [明]仇英《竹院品古》局部

  潮汕人是不是受到了明代茶學專著《茶疏》的啓發,不得而知。他們對於爲何要用三杯,倒是有着自己的看法。潮汕著名的茶文化學者黃柏梓,如今已年過八旬。他曾經跟我說過,這三杯茶擺在一起,像是一個“品”字。潮汕人愛飲濃茶,因此一定是小碗小壺。若是用容積大的泡茶器,一下子能分出七八杯來,那茶氣就散了。黑茶、白茶都可以用大壺泡,但是烏龍茶則最好選用工夫泡法。因此,三個杯子更多的是保證了茶湯的濃度。只有濃度夠,這茶才能喝得到位。

  三人聊天最舒服

  我從原廣東省茶葉進出口公司潮汕支公司經理黃瑞光老人那裏,聽到的則是另一個版本。黃老是地道的鳳凰鎮虎頭鄉人,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入行,茶葉工作一干就是將近50年。可以說,他既瞭解茶學知識,更懂得當地風俗。按照黃老的講法,解放前村中事務,大都由族中長輩開會決定。不論事情大小,都是大家商量着來。而議事過程中,則一定要喝茶。如果看着幾個族長相約去喝茶,那就代表着他們有事情要商量了。

  那麼,既然要議事,就難免有意見相左的時候。這時,一般都是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形式來決議。但如果是少數服從多數,那肯定投票人數就得是奇數。也只有這樣,才能杜絕打成平手的局面。

  一般族中長輩,能夠議事的人畢竟不會很多。那麼一般情況下,就是三個人一起喝茶議事。慢慢地,這茶杯也就固定成三個了。

  誠如黃老所說,在潮汕地區喝茶與社交緊密結合。不管是族中大事,還是買賣生意,一般聊起來都要有茶相伴。那麼聊天兒這種事,要是兩個人,有時容易找不到話題,沒聊一會兒就冷場了,顯得很尷尬。要是雙方初次見面,更是需要有個中間人在其中穿針引線。因此,三個人聊天一般會比較舒服。相應地,喝茶人數也就變成三個人最爲適宜了。

  人數多點兒成不成?當然也並非絕對不可。但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在場人數只要一多,效果一定會打折扣。不可否認,人數一多,溝通效率就降低了。所以這潮汕的品茗杯,也就固定在三個了。

  與聊天同理,人數越多的茶席就越難掌控,人數越多的茶會,難度也就越大。氣場的把控,紀律的維持,口味的調整,泡茶的難度,無一不是一種挑戰。在此,泡茶與做飯,又是一個道理了,三口之家的飯好做,若是大家庭的飯就難些。要是家裏再來上幾位親朋好友,那我們多會選擇到外面下館子。爲什麼?當然是因爲衆口難調了。

  每當參加人數衆多的飲茶活動時,看着熱鬧的會場,我就格外懷念潮汕的三個小茶杯。

  (本文節選自《月讀》2019年第四期,標題爲編輯所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