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贏家都在關注 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黑科技概念一直是A股市場上活躍的板塊。不少投資者紛紛自嘲,現在沒有理工科背景都沒法炒股了。其實,不少科技概念在走紅資本市場前已走過了漫漫長路,並在各類公開信息裏預先埋藏了伏筆。

  量子通信就是這樣一個“黑科技”概念。

  上交所官網4月11日披露顯示,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的企業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獲上交所問詢,這是量子通訊產業化應用的一個例證。

  量子通信就是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主要分量子隱形傳態(簡稱 QT)和量子密鑰分發(簡稱 QKD)兩類。經過三十餘年發展,QKD 從理論協議到器件系統初步成熟,目前已進入產業化應用的初級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國內量子通信領域最知名的科學家潘建偉是國盾量子的發起人之一。國盾量子主要產品全部圍繞量子通信保密產品展開,主要分爲硬件、軟件、服務三類。

  其中,硬件產品包括QKD產品、光量子交換機產品、量子安全路由器和VPN產品等,軟件主要包括國盾量子網絡管理軟件等。QKD產品對營收貢獻最大,骨幹網QKD產品已應用於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武合幹線”等骨幹網中,城域網QKD產品已用於合肥、濟南、武漢、北京、上海、貴陽等多個城域網。

  量子被認爲是構成物質的最基本單元。對普羅大衆而言,最直觀的理解就是相比現有的光纖通信,量子通信更爲安全,不會被竊聽。

  我國近年來持續支持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究探索。

  我國於2016年8月成功發射世界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並於2017年8月實現所有既定科學目標,獲得了千公里級星地量子密鑰分發、量子隱形傳態以及糾纏分發等多項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學成果。

  而自2016年起,我國進一步設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支持量子信息重點技術領域研究。2018年進一步研究籌建國家級實驗室和論證設立新科技項目,繼續加強量子信息領域的支持力度和頂層佈局規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2018 年)》顯示,我國面臨的信息安全形勢複雜,在政務、金融和關鍵基礎設施等領域,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需求較爲緊迫,量子保密通信的試點應用呈現出需求牽引、政策驅動、快速發展的特點。

  目前,我國量子保密通信試點應用項目數量和網絡建設規模已處於全球領先。

  最近兩日,小編還關注到一則涉及量子通信概念的科技新聞。

  據歐洲航天局網站報道,歐盟委員會與歐洲航天局4月9日達成一項協議,將攜手建造高度安全的泛歐量子通信基礎設施。泛歐量子通信基礎設施地面組件的開發將由歐盟委員會下屬的通信網絡、內容和技術總司(DG Connect)負責。地面組件由一系列量子通信網絡組成,這些網絡會將機構用戶及其關鍵基礎設施與歐洲敏感的通信和數據站點連接起來。

  國金證券報告認爲,圍繞量子通信產業鏈佈局涉及三條主線,包括量子通信設備、量子通信網絡建設以及量子通信網絡運營和應用服務。

  相關公司包括浙江東方、神州信息、三力士、科華恆盛等。其中,浙江東方間接投資了國盾量子和神州量子; 三力士負責山西省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建設;科華恆盛與國盾量子在安全數據中心領域開展量子通信技術產業化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