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看歐洲的5G建設,也許能從中獲得看劇一樣的樂趣。和國內不同,歐洲運營商要拿到頻段,需要各種勾心鬥角,花大價錢從政府拍賣中拍下來。

  對於歐洲國家的運營商來說,大規模技術換代實際上是件比較痛苦的事,首先,他們要在政府拍賣中扮演“提款機”的角色,在這個基礎上,他們還承載着各國人的希望,不能落後於瘋狂建設的亞洲國家。這種事情的難度,大概等同於英國一方面想要擺脫歐盟帶來的負擔,一方面又想享受歐盟帶來的利益。

  其中,德國顯然是最痛苦的,作爲傳統工業強國,在大型製造業漸漸被中國超車的情況下,他們將5G技術視爲數字化新時代的大救星,在工廠自動化、機器人和其他高級工業生產領域,5G不可或缺。然而,他們正在進行的5G拍賣,似乎要給自己的戰略狠狠踹上一腳

  4月11日,也就是德國5G頻譜拍賣進行到第24天時,各方出到了50億歐元的天價,超過了分析師和政府的心理預期。在此之前一天,德國電信CEO霍特格斯(Timotheus H ttges)直言不諱地警告,這會給德國帶來嚴重後果,至少對他們一家而言,在頻譜上投入這麼多,將消耗掉原本用於部署約23000個5G天線的資金。

  德國民間輿論對此事並不在意,大部分人認爲,讓政府從幾家大運營商處多刮點錢用於公共建設,是公平的,而且政府還可以明智地投資這些資金,刺激德國經濟。他們沒考慮到的是,如果這場拍賣影響了5G建設的大局,政府投資的那點錢恐怕無濟於事。

  這場競價的轉折點應該是1&1 Drillisch入局2GHz頻段的競爭。相較5G主流的3.5GHz和6GHz,2GHz頻段在覆蓋方面更有優勢。1&1 Drillisch的加入,刺激原先已經決定退出該頻段競爭的西班牙電信反身再戰,極大加劇了競爭的激烈程度。

  4月12日上午,2GHz頻段只剩下120MHz的範圍在售,價格卻高達23億歐元,換算下來,每人每兆赫0.26歐元的價格,已經遠超過大多數歐洲國家的頻段成本。

  與此同時,德國3.5GHz頻段的價格也在飆升。4月12日上午,對其中某300MHz頻段的投標已達到28億歐元,每人每兆赫頻段價格達到0.11歐元,已經快要趕上歐洲最高價——英國的0.12歐元。相較而言,歐洲最低價國家——芬蘭只需要0.035歐元每人每兆赫。

  (圖片來源於LightReading)

  有意思的是,意大利政府爲了賺錢,把5G頻段拆分成不均勻的小塊分開拍賣,籌集了高達65.5億歐元資金,每人每兆赫高達0.36歐元,是德國的2倍多。造成的後果是,在拍賣結束後,就傳出了運營商裁員、共享網絡交易的新聞。

  現在已經有德國人開始擔心,德國頻段的價格可能會趕上意大利。雖然該國3.5GHz頻段價格便宜得多,但是算上昂貴的2GHz頻段,均價迎頭趕上不是夢。另外,在比較非主流的26GHz頻段,意大利價格爲每人每兆赫0.09歐元,德國也賣到了每人每兆赫0.15歐元。

  德國政府部分向意大利學習的舉動已經激怒了運營商。他們將部分3.5GHz頻段留而不賣,等着出售給其他類型的企業,如德國汽車製造商,這些企業表示有興趣建立本地5G網絡。

  不過,這有可能加劇德國5G建設的風險。德國企業沒有管理蜂窩數據網絡的經驗,尋找設備供應商也很困難。由於擔心會加重電信公司的負擔,愛立信此前表態,不打算直接向其他類型的公司銷售設備。如果要使用華爲的設備,可能會重新引發關於其技術安全的全國性辯論。

  總而言之,德國運營商爲了5G建設已經花費良多。1&1 Drillisch CEO曾表示,他將大幅削減股息,爲其5G業務提供資金,這導致其德國股價年內下跌了25%;作爲德國最小的運營商,西班牙電信估計今年也下跌了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