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燁:鹿鳴知識服務工作室創始人、知名內容製作人。

  這是鹿鳴知識服務工作室創始人、知名內容製作人包世燁@一刻talks的演講。爲什麼知識付費行業用戶購買意願在逐漸降低?知識付費產品的特性是什麼?如何做好內容? 如何打磨一個老師?她認爲拋開所有對好內容的判斷和做課技巧,最重要的是一個內容製作人對自我的要求。

  文章共1012字,閱讀需要5分鐘

  大家好,其實我就是一個知識付費音頻課程的內容製作編輯。我叫包世燁。接下來的PPT是在我在2017年3月一直到2018年4月,在得到App製作並且上線的課程。

  王碩老師的大師課,張亮老師有效打造你的個人品牌,張曉宇老師商業經典案例課,是我做實習生的時候帶的第一個專欄。怎樣成爲演講的高手,是得到受歡迎的演講課,很快破了10W+,曲凱老師怎樣成爲解決問題的高手,對我今後製作課程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些是我從磨老師、定選題、磨大綱、磨稿件、錄音,以及到上線運營操作的所有課程。

  就是走到現在很多人都感覺到了,音頻課程的打開率在降低,用戶的購買意願好像也在降低。增長好像也進入了一個瓶頸。甚至有很多製作內容的朋友跟我交流說,覺得好像市面上該做的品類都做完了,接下來還做哪些內容呢?

  知識付費怎麼了?我想這個答案我作爲一個編輯來說,我覺得是內容上的,是我們需要做更好的內容。

  因爲這個其實是和知識付費這個產品的特性有關的。很多人把知識付費放在中間,左邊是娛樂,右邊是教育。

  在我看來知識付費不是娛樂,也不是直接等同於在線教育,但是它有教育和知識的屬性。

  所以這就導致了來買課的用戶不是來玩的,他是想來解決問題的。那如果我們的產品不能夠讓他覺得我的預期滿足了課程頁裏面說的,能解決我的問題。那可能就不會再買第二門、第三門了。可能聽到一半就不會接着往下聽了。所以都是和這個產品本身的屬性相關的。

  在這裏其實有三個關鍵點,一個關鍵點是持續的,第二個是穩定的,第三個是高質量的好內容。

  爲什麼一定要給到用戶持續的、質量穩定的、高質量的好內容?因爲只有這樣纔能夠培養用戶和產品之間的信任感。所有知識的產品,它的復購都是基於信任的。

  那如何去做這樣持續產出的,並且在一個質量基準之上的好內容呢。

  首先,有洞察,什麼叫洞察?就是這門課和其他課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觀點,不是俗知俗見。

  比如說馬老師的《怎樣提升你的英語口語》,如果是以前的英語課我們習慣的方式就是從元音輔音一個一個講,這一定不是知識付費的產品要的東西,它要的是一個發對了元音O就能夠超過80%的人。

  元音O是中文和英文發音,口腔位置不同最好的體現。我發對了O,我掌握了O這個發音的口腔位置,我能夠教你怎麼樣把這樣的發音感覺遷移到其他的發音當中,在這樣的基礎上你能超過80%的人。

  要給用戶後面的東西,以及告訴他如何遷移。這個是洞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