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有人問,你覺得臺灣(中華民國)的國球是什麼,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根據體委會在2009年2月19日所公佈的調查顯示,國人最喜愛的運動,55.1%選擇棒球,32.7%選擇籃球,5.2%則選擇足球,這三項就佔了93%,剩下7%,其他運動去分。

  由此看來,能被叫做國球的,大概就是棒球了。

  那比例將近三分之一的籃球呢?

  在此必須思考的是,我們從國小一直到高中,這十二年來,體育課上的最多的球類運動是什麼?

  不用懷疑,是籃球,筆者的學校(臺北市立X功高級中學)就曾經把一面排球場廢掉,為的只是要多加四個籃球框架給學生用。而國內大多數的學校,甚至明令禁止在校內進行棒壘球運動,理由很簡單,因為可能會有打破玻璃的危險。

  那為什麼全臺籃球隊這麼多(籃球場甚至是最隨處可見的體育場地),籃球卻只能有HBL(高中籃球聯賽)、UBA(大專籃球聯賽)跟SBL(超級籃球聯賽)?棒球被幾個財團玩到只剩四隊,卻可以有二十年的職業運動(中華職棒大聯盟)?

  說穿了可能就是民族主義作祟。

民族主義下的國球思維

  為什麼棒球運動興盛?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將歷史推到民國五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紅葉少棒隊以七比零打敗了來訪的日本和歌山少棒隊(當時為第二十二屆世界少棒賽冠軍),寫下了臺灣歷史極其光榮的一頁。

  以上是媒體渲染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一些喫飽沒事做的記者,開始去追溯紅葉少棒隊辛苦的訓練過程,特別強調他們用石頭、橘子做球,以竹子、木棍為棒,藉由當時艱辛的環境,來襯托出他們締造出的「非凡成就」。

  但是,這背後的殘酷事實誰知道?

  @ 來臺灣的「和歌山少棒隊」根本不是真正的和歌山少棒隊,只不過是從日本關西地方選拔出來的球員。

  @ 紅葉少棒隊會贏,不過是因為日本人習慣的是世界通用的硬式棒球規則,不會打非正規的軟式棒球,因此控球不好、打擊不佳,而在不能離壘的情況下(硬式棒球規定),不敢盜壘、戰術不靈,所以失敗。

  @ 紅葉少棒隊不是在什麼正式大賽裡打敗對手,只是為期一週左右的幾項邀請賽(或稱訪問賽)而已。

  @ 所謂用「石球木棒」練習,據說也只是當時政府授意媒體去做的造神運動(一說只是校長開玩笑的說法,卻被後人亂引用),透過後來對當時隊員的訪問,可以證實其中內容都是杜撰而成的。

  @ 當時有不少人是由超齡的國中生冒名頂替去參加比賽的,儘管校方事先完全否認,但校長最後卻被判了一年徒刑,罪名是偽造文書。

  @ 紅葉少棒隊員出社會之後,大多沒有好下場,不是酗酒、失業,就是開快車,不到四十歲就pass away了,可以說是日益凋零,國人和記者也只有需要炒作民族主義題材時才會去關心(利用)他們,還真是沒良心啊。

  打敗了世界冠軍之後,棒球從此之後就被扣上了民族主義的大帽,被奉為國球,對外可以充分象徵臺灣(中華民國)。所以假如當時改邀請什麼世界第一的籃球隊來臺灣,那臺灣今天的國球,可能就是籃球了(但還是要打贏纔行,而且事先必須以石頭來練習投籃...XD)。

  也正因為棒球的國球地位,是建立在強烈的民族主義情感上,因此在2008年8月15日晚間,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棒球項目的比賽中,中華隊最終遭中國隊於12局下半以八比七逆轉勝之後(本來還號稱必抓,甚至可以直接call game),民族自信心被徹底瓦解,媒體造神運動全面崩潰,加上政治意識型態灌輸下的兩岸敵對思想(Ex:共匪、中國豬...等等),使臺灣百姓心中充滿了憤怒、痛苦的負面情緒,當晚PTT奧運版瞬間遭灌爆,黑特(Hate)版被迫隱藏,815更直接被訂為中華民國國恥日...。

棒球前途的灰暗

  08奧運結束之後,一個消息更加廣為人知,那就是中華隊復仇幾乎無望-2012年的倫敦奧運決定要取消棒壘球項目!

  其原因包含:棒壘球在全世界並不普及造成參與國家太少(在英國也是)、棒球場一旦興建就難以轉作其他用途、美國職棒大聯盟不願為奧運終止賽季以釋出最優秀選手參賽、棒球本身的好壞球和上壘與否幾乎全是人為自由心證決定...等等;

  當然大多數井蛙心態的臺灣網友非常不能接受這樣的理由,有的人還認為棒球這麼熱門的運動怎麼可以停辦(棒球熱門是你家的事吧...?),除了批評奧組委之外,更多人開始把希望寄託在2016,這時臺灣的媒體又適時發揮了振奮人心的作用,紛紛發表言論支持東京舉辦2016奧運,號稱這樣可以讓棒壘球重返奧運。

  除了國際上壓抑棒球活動之外,棒球在國內同樣面臨很大問題:

  (一)情感與心態問題

  國內的棒球大概是專門就業用的(特別是體育、競技系同學),打棒球目的就是要賺錢,在一般的學校(大學除外)和公園裡面,很少看到有人會在那裡練(玩)棒球的;國外的棒球則是休閒娛樂、親子活動,因此人家只要「不小心」贏了一場,當地人沒什麼感覺,臺灣人卻會氣得哇哇叫,「國恥」、「游泳回來好了」等情緒性字眼一一浮現。

  (二)經濟與商業問題

  你必須承認在國際上,棒球是沒什麼商業性的,臺灣、日本、美國能夠在國內大量結合民間企業與產品的廣告,已經算是特例。況且,除了美國之外,也很少有一國的棒球比賽,可以吸引大量外國遊客前來觀賞,也就是說,只要本國人沒什麼興趣,入場人次下降,那辦棒球比賽大概就是虧本,整天疾呼「搶救國球」沒用,那就只好巴望著政府來救他們了。

  補充 08年職棒每場平均入場人次為1,922人,全年298場比賽,總進場人次僅有572,683人,而以天母棒球場可容納一萬人來看,扣掉開幕、年終的人潮爆滿,大多數時候連五分之一都坐不滿,當然虧錢。於此同時,這個數字也非常有可能是灌水而來的,據工作人員表示,平日能有三百~五百人就偷笑了,卻能灌到一千二百人,扣除加油團與不用買票的,實際數字可能更為慘烈。

  做為一項專門賺本國人錢的賽事,我們的國球整天叫窮,不用看贊助,光看轉播就好:網球到了四大滿貫賽時,全世界(特別是歐美國家)都搶著轉播,能有 Nadal 和 Federer 這種「宿命對決」的時候更好;世界盃足球賽的轉播與廣告費更是嚇死人(德國國家電視臺宣佈:廣告每三十秒要價新臺幣一千三百萬);美國職籃(NBA)和美國職棒大聯盟,臺灣人也愛看的不得了(特別是有洋基的時候,這多少還有來自於王建民的移情作用加持),但是,哪個國家會來轉播中華職棒大聯盟?

  沒有高收入,職棒給的薪水也比不過國外,因此造就了一堆旅日、旅美選手,到了國家面臨重大賽事時,還不見得會回來,當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隨著經濟不景氣,球隊也一一面臨解散,未來職棒大概就只剩下四隊了,不知道還要打什麼。

  (三)道德問題

  在沒外援的情況下,能培養出優秀選手就算了,偏偏內部又特別愛搞簽賭、假球醜聞,米X亞老闆還與黑道合資?職棒都搞十九年了還得要召開「搶救職棒、搶救國球」座談會,那那些安分守己,平時默默練習,大賽時表現優異的網球、羽球、桌球、射箭、舉重、跆拳道選手,誰來搶救他們呀?

  (四)政治問題

  臺灣是個泛政治化嚴重的地方,政治人物平常不關心棒球,但是一到了重大賽事,每個人都會當眾喫荷包蛋,綁布條拿加油棒在鏡頭前加油(似乎民X黨比較愛做這種事),除了有曝光之外,還能順應臺灣老百姓的民族狂熱,也可以藉此批評政敵,一舉三得。

  但鏡頭一離開之後,這些人好像也沒有什麼實際作為?

去國球化的必要性

  民族主義下的國球思維,使得臺灣將多數體育資源都挹注給棒球,不管是經費還是媒體宣傳,到了大賽時,拼命寫相關報導,還幫中華隊想好各種戰術,要抓A放B,但是如果C的話就會D,因此中華隊必須要先E後F,最好還能夠G,這樣就能夠H、I、J了...等等,但是一到大賽,表現往往又不如預期,碰到日本、南韓、古巴就「不戰先敗」,對荷蘭、美國、加拿大又不見得會贏(反正連中國都輸過了有什麼好怕),總之問題很多。

  而臺灣人往往一到奧運,就夢想棒球能夠奪金,結果表現傑出的卻永遠都是別的項目(只有92年棒球拿過銀牌):08年網球男單盧彥勳第一輪意外打敗世界排名第四的Andy Murray,最後來到十六強;羽球男單謝裕興勇闖八強;舉重陳葦綾、盧映綺兩面銅牌(結果這兩場我都只能看記分板);跆拳道朱木炎、宋玉麒一樣兩面銅牌,蘇麗文膝傷仍晉四強。政治人物高喊的七金夢碎,換來四銅,結果臺灣人引以為傲的國球,竟然比不上這些沒經費的運動,唉,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本篇文章在此只是想論述,做為一項民族運動,棒球目前內外交迫的環境,以及多數臺灣人深陷其中卻無法自拔的狀況。個人認為,「國球」名號委實將棒球抬得太高,壓力也太大,對於這項運動,政府投入太多,卻沒有成效,臺灣媒體則是懶惰不想跑新聞,體育記者整天只想待在棒球場發稿,偶爾國外有個大型運動賽事,就只會隨便翻譯法新社、路透社的文章應付讀者,薪水有這麼好拿嗎?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去年中就因為肩膀受傷休養了,至今還未痊癒,竟然還能回來打敗小威衛冕澳網冠軍?翻譯之前年代也要先看清楚吧!

  在全世界最高的運動殿堂中,中國將桌球奉為國球,北京奧運男女單金銀銅,六面獎牌全包,更不用說專門生產大量金牌的跳水、體操、舉重的「夢之隊」;網球女單的頒獎臺上,同時升起三面俄羅斯國旗,04年雅典僅獲銀牌的 Elena Dementieva 也成功鍍金;韓國的射箭,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列為正式項目以來,除了北京奧運時遭中國好手張娟娟連斬三將,不幸丟金之外(但仍保住銀、銅牌),光是女子個人金牌就包了六屆二十四年,表現可說是相當穩定。

  除此之外,還有美國的田徑與游泳、英國的腳踏車(自由車)、西歐的馬術與擊劍、東歐的體操與水上芭蕾、東南亞的羽球、南美的足球、北亞的拳擊與摔跤,連牙買加選手都跑得像豹一樣快,到終點前還可以像猩猩一樣拍胸,輕鬆奪冠,臺灣今天怎麼敢自稱棒球為國球?

  是應該迎接一個多元的時代了!

***

  不過其實我只是因為看不到網球轉播,發現電視上不是棒球就是籃球,心中有感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