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发生一起20岁男子坠楼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案发后,死者黄某的家属,认为死者在被十三行某档口的老板许某等六人叫去质问的期间,遭到了殴打,并被许某等人从9楼扔下致死。于是在网上发布了一些案件细节,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而随著案件影响的扩大,案件的相关信息也越来越杂,真假难辨。于是越秀警方在昨日又发布了一则通告。

然而,这则「辟谣」通告,不仅自身存在一些逻辑矛盾,而且还遭到疑是死者家属的「辟谣」。

至此,对于网上众多难以核实信息的网友来说,案件看起来就有点扑朔迷离了。而且今年网上的反转事件不少,也让不少网友选择围观。

目前在此事件中,我有几点想说一下:

  • 身份问题

目前网路上流传的案件资料,涉及到死者的多名家属,包括黄某的哥哥、姐姐、姐夫、姐夫的妹妹等。

由于互联网网上很多信息真假难辨,而且热点事件又容易遭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因此,建议死者家属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统一认证几个账号,所有信息统一发布,这样网友才能知道信息是否真的是死者家属所发,就会提高信息的可信度。

  • 信息发布和传播问题

无论是死者家属、朋友、族人、网友亦或是警方,在发布案件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要添油加醋无中生有,也不要含糊其辞似是而非。

比如,没有目击案发经过就不要说自己目击了,被辟谣之后只会降低己方的可信度。因为一句不实就会让人认为句句不实。

比如,警方辟谣的时候要逻辑严谨地针对性辟谣,含糊其辞似是而非的辟谣同样也只会降低公信力,让辟谣变成证谣。

  • ?信息来源问题

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是非常容易失真的,因为人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因此传了几手的信息,对较于原始信息很可能意思都变了。

所以在案件信息收集和发布的时候,最好注明信息来源。这样同样可以增加信息可信度。

比如有的网友会对案情进行补充,「听说什么什么什么」,但这种信息往往价值不高,应该要明确说明是听谁说的。

综上所述,如果案件信息太杂,不仅会使得网友们云里雾里,不利于关注和传播,也同样会增加警方的破案难度,这不论对哪一方都是不利的。

相关阅读

广州警方通报辟谣小伙被扔下楼为不实消息,辟谣姿势有待提高


本文作者【out-man】,发表于公众/微博号【相遇体验GO】,转载请留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告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