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9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先後經歷了返鄉置業降溫、局部地區小陽春等現象,每一次細微的變化都觸動着樓市敏感脆弱的神經。每到這時候,都會有很多人諮詢樓市和房價會不會出現大變化。關於房價這個問題,之前已經說過好多次了,但只要有人問,還是得不厭其煩的重複。筆者的觀點一直沒變,樓市大局已經基本確定,大家不要被一絲半點兒的波動就搞得心神不安,畢竟房價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要理性看待局部的波動和變化。此外,從以下三個信號來看,2019年下半年的樓市行情基本已現,要不要買房的答案也愈發清晰了。

  周曉強

  第一,從調控政策的角度來看,國家已經定調2019年要實現穩地價、穩房價和穩預期的目標。在筆者看來,穩地價是根本,穩房價是基礎,穩預期是保障。所以,關鍵是如何理解這個“穩”字,這裏的穩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允許波動,在正常與合理的範圍內波動。經歷了兩年多的調控,房價已經逐步進入下行通道,如果說去年是防止房價大幅上漲,那麼今年極有可能就是防止房價過度下滑。對此,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行長周曉強表示,房價不可能大幅下跌,因爲銀行和購房者等都會受不了。

  那麼,防止房價過度下滑是否意味着房價還有可能繼續上漲?首先,大漲是不可能的,微漲雖然有可能,但也要具體城市具體分析。總體來看,筆者認爲,對於2019年的房地產,只要信貸政策不發生太大的鬆動,樓市就不會過熱,房價也就不會出現擡頭。所以,無論接下來樓市還將出現什麼波動,只要瞭解了這個大基調,購房者的心裏自然也就會踏實許多。

  劉世錦

  第二,從各等級城市的角度來看,一城一策是大勢所趨,不同城市將會面臨不同的房地產形勢。雖然許多城市陸陸續續出現了政策微調現象,但微調並不代表鬆綁,只是爲了更好的適應不同城市的房地產發展需求。比如,房價下行壓力較大的城市,限制性措施顯然就沒有加碼的必要性了,適度微調是可以預見的趨勢,畢竟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仍佔有重要地位。對此,中國發展基金研究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表示,現階段經濟增長不一定靠房地產,但穩增長還是需要靠它。

  除此之外,筆者認爲,不同等級的城市之間也正在慢慢出現分化。業內普遍認爲一二線城市率先企穩的可能性較大,但三四線城市或將繼續面臨調整。根據統計,2019年一季度三四線城市共供應各類土地10277萬平米,同比下降17.5%,成交808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了25.8%,降幅在各等級城市中是最大的。筆者認爲,對於那些過度透支了需求和上漲潛力的三四線城市來說,長期調整或是不可避免的態勢。

  盛鬆成

  第三,從市場預期的角度來看,購房熱情普遍下滑,百強房企也調低了2019年業績目標,房價繼續上漲的預期支撐走弱。筆者一直認爲,市場預期對房價的變動起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一方面,從購房者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購房者暫時擱置了買房計劃,購房熱情普遍下滑,基本選擇了最穩妥的觀望狀態。特別是住房租賃市場、房地產稅等長效措施的逐步推進,進一步改變着購房者對未來的房價預期。另一方面,從房地產企業角度來看,除了向多元化轉型以外,百強房企也普遍調低了2019年的業績增長目標。根據房企年報來看,2019年的目標增長率在20%左右,而去年的業績目標增長率爲30%-50%不等。筆者認爲,目前的這種轉變與調控政策、融資環境等因素密不可分。

  其實,說得通俗一點,無論是買房的還是賣房的,針對下一階段的房價上漲預期,都正在發生微妙變化。其實,雖然大家普遍認爲房地產會保持穩定趨勢,但是快速增長的階段顯然已經過去了,目前就是處在這樣的過渡和調整期,所以保持謹慎也是人之常情。對此,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上海財經大學教授盛鬆成表示,長期形成的房價看漲預期正處在臨界點上,現在應該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未來也要堅持五年,甚至十年,目前扭轉房價長期看漲的預期正當時。所以,大家的預期穩了,房價自然就不具備反彈的基礎。

  總而言之,通過以上三個信號來看,今年的房價走向基本已定,所以購房者的觀念也應該隨勢而變,合理看待房地產平穩走向中已經出現的或者可能會出現的波動現象。筆者認爲,對於觀望中的購房者而言,現在應該考慮的不僅僅是能不能買房,也應該把未來要不要買房提上日程。首先,目前整個房地產市場處於一個房價和成交相對穩定的底部狀態,在這個階段,自住需求不僅可以買房,而且還可以精挑細選。其次,房地產長效機制之下,住房市場正在從“買房住”向“有房住”發生轉變,住房租賃、共有產權等多種住房形式正在加快試點和推進,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大家的住房選擇將會越來越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