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抽菸不能被認定家庭困難,山東省教育廳新規,網友:沒毛病

【導語】貧困的人羣需要幫助,善良的人需要幫助,那貧困卻不善良的人該不該幫呢?我們都知道近年來隨着國家的強大,國家脫貧的力度也加大了,對於貧困學生更是加強了支持,各省教育廳都積極落實,努力幫助學校的貧困學生,但是什麼樣的人才能算是貧困學生呢?該定什麼樣的標準成了問題。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發佈《山東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規定有抽菸、許久等不良行爲的,不能認定爲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該規定一出立即引起了爭議。

有人認爲,學生既然可以買起煙和酒,那爲什麼交不起學費,還需要國家的補助呢?另外,國家的補助爲的是讓上不起學的學生能夠上學,是國家爲了培育人才所採取的措施,但不是用來抽菸喝酒的,所以教育局的規定沒問題。

但有人認爲,像農村那樣的家庭,有些學生可能從小就是在抽菸喝酒的環境中長大的,他們早已養成了抽菸喝酒的習慣,但是抽菸喝酒並不能夠代表他們就是壞學生就不善良、不好學,所以教育局這樣的規定其實是有失公允的,也不利於實現真正的脫貧。

其實,在我看來,教育局搬出這樣的規定,一定是生活中同樣不少被認定爲家庭貧困的學生確實有抽菸喝酒這樣的不良行爲,而多數時候他們大多不好學,教育局爲了讓有限的補助給到真正可以讓錢發揮作用的人身上,也爲了規範學生的行爲,所以出臺了這樣的規定。這樣的規定一定是在深思熟慮中推出的。

而且如果學生們真的足夠好學,且他們的家庭確實經濟困難,教育局就算是出了這樣的規定,即使他們曾經抽菸喜歡喝酒,他們也會剋制自己,學生們將會改變自己的行爲,從而達到錢能盡其用,學生也能改善自己的行爲的目的,何樂而不爲呢?

親愛的網友們,你們覺得怎麼樣呢?你有什麼見解呢?感慨留言告訴我們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