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寧思:中國外交部在宣佈承認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的聲明中表示,尊重利比亞人民的選擇,這是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一貫立場。

利比亞人民在選擇拋棄卡扎菲之後,下一個是什麼?我們又應該怎樣對待呢?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在9月12號的黎波里烈士廣場的公開講話中說,利比亞將成為一個法制國家、福利國家一個溫和的伊斯蘭國家,現場數千觀眾、數千民眾為之歡呼雀躍。

是的,按照伊斯蘭教義,建立一個和睦的法制的富裕的國家,並且按照現代社會建立一個民主國家,這樣一個宣誓當然是美好的。即使國際社會在利比亞事務上有多少觀點分歧與利益紛爭,都應該對利比亞人民的選擇予以尊重還有支持。

那麼,一個自由的民主的新利比亞,是否能夠如願出現在北非大地上呢?首先這要看利比亞新政權與利比亞各部落民眾能不能化解本來就很深的分歧、彌合之間的仇系。

利比亞過渡委並不迴避這樣的事實,那就是他們與利比亞境內的伊斯蘭組織圍繞分權出現了矛盾。過渡委高層人士還透露,主席賈利勒對於部分具有伊斯蘭極端色彩的政治勢力不滿,與此同時過渡委員會內部也存在矛盾。賈利勒本人與相當於政府總理的執行局主席吉卜裏勒枝江就有摩擦。剛才我們看到,在薩科齊和卡梅倫之間,就站的賈利勒和吉卜裏勒兩位過渡委的主要領導人。

顯然,如果革命領導體制高層不團結,絕不可能領導利比亞走上新的道路。其次,西方國家不應該把自己的秩序與管理方式強加於利比亞。今天是9月15日,適逢聯合國確定的國際民主日,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發表言論說,國家只有通過民主才能完善自己,世界已經認識到這個真理,中東和北非的青年首先深切體會到其真諦。他們支持民主理想,幫助推動轉型,今天又面臨著如何努力,發揮轉型潛力的挑戰。

而潘基文又說,民主不能輸出也不能由外部強行實施,民主必須產生於人民的意志,靠強大和活躍的民間社會培育生成。確實,阿拉伯之春未來的發展之路,一定要適合於中東北非國家的國情。

第三,要應該循序漸進水到渠成。我們看到過有些阿拉伯國家或地區,在推行民主方向不成功那就是急於求成所致,也有西方國家強加於一些做法所致。

新利比亞在轉型過程中也是一定面臨很多困難需要逐一克服的,別的不說,前卡扎菲政權的發言人穆薩·易卜拉欣今天就通過媒體表示說,卡扎菲至今仍然在本國的境內,並且仍然有大批的地區在卡扎菲的控制之下。

無論易卜拉欣的言論,他其中是否有宣傳的成分,但是廣大利比亞土地上的敵視新政權的勢力乃至武裝,一定不會馬上就消失的。當然儘管曾經由卡扎菲的獨裁統治,但利比亞作為一個政教分離,經濟相對進步的國家,人口也不多,只要這個國家能夠在新秩序中穩定下來,進步可以期待。

我們抱著善意希望新利比亞成為阿拉伯世界轉型的一個榜樣,不願看到那裡的人民再次陷入戰火與分裂的危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