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遺址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依託,爲充分發揮老區革命遺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和紅色旅遊景點功能,泉州市老區辦在全省率先實施革命遺址修繕工作,有計劃搶救影響力大、損毀嚴重的重要革命遺址。永春縣橫口鄉就是正在修繕的革命遺址之一。

  【點擊下方觀看視頻】

  *視頻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永春縣橫口鄉是紅軍駐軍訓練與古田會議醞釀地之一,1929年,朱德率紅四軍曾來到橫口鄉的福鼎村休整了一週。村裏的郭氏家廟外,矗立着一尊3米多高的朱德塑像,家廟內的櫥櫃裏陳列着當年紅軍用過的以及贈給當地羣衆的布衫、筆等物品,而村裏一家老典當行裏還完好地保存着“紅軍不拿羣衆一針一線”的軍人真跡,紅軍嚴明紀律的精神給村裏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後人自發將那些故事記錄下來。

  福中村村民 林興鎮

  我當老師出身,退休以後,我看到我們家鄉以前老人說紅軍來過,我說紅軍來過這個事情要引起我們後代人的重視,教育的生動政治材料。所以我當時退休後就自己組織老師,自己執筆開始寫,收集民間材料,然後經過整理,把紅軍一幕幕動人故事展現出來。

  爲了留住這段不平凡的歷史,當地致力於修繕紅軍舊址、擴充革命烈士紀念館,並建設了紅軍廣場和紅色景觀雕塑等項目,挖掘紅色景點的歷史文化內涵,全力打造以紅色旅遊爲主題的美麗鄉村。爲了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位於福中村內的永春縣橫口學校校園裏建設了紅軍廣場,校內文化也以紅色教育爲主基調。今年,村裏對革命遺址的宣傳、建設做了延伸,利用我市老區辦下發的補助資金,結合校區建設,在校內設立朱德紅色革命多媒體展示館,將紅色文化植入孩子心中,代代傳頌紅軍故事,傳承紅軍精神。

  永春縣橫口學校校長 郭金龍

  所有東西物品也已經收集齊全,現在剩下的任務就是要把紅色文化精神進行傳承。讓旅遊的遊客、小孩子到這邊學習這的紅色文化和以前的傳統革命精神,讓他們體驗以前老紅軍到這參加革命一些傳統故事,以及一些艱苦奮鬥的精神。

  2015年,市老區辦在全省率先實施了革命遺址修繕工作,至今共維修維護61處革命遺址,補助1000萬元,縣鎮兩級也配套投入修繕資金近千萬。今年還將繼續投入1000萬元專項扶建資金用於革命遺址修繕、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佈局、發展老區鄉村產業振興等。其中將選取包括福中村在內的10個革命遺址進行維修維護,完善革命遺址的配套設施和功能,植入紅色宣傳教育內容,積極打造紅色經典旅遊路線,促進老區鄉村文化旅遊產業振興。

  本臺記者:陳佳寶,林小彬

  編輯:王桂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