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情深话站轿

  作者:萧文

  原载于《厦门日报》城市副刊

  2011年,女儿约莫十个月大,站得稳却还不大会走。可就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喜欢拎上爸爸的公文包“出门上班”一样,婴儿到这时想走路的“超前”欲望却无比强烈。大人要忙其他事情,不可能24小时陪在身边防她“偷偷”走路呀。

  怎么办呢?有天早上,我和老妈、婆婆正商量着。有的说学步车,有的说安装活动护栏……我老爸正在一旁烧开水,这时接茬了:“你们怎么就没想到站轿呢?平常,大人上厨房煮饭或忙别的,就把小孩放站轿里头,让她尽情玩耍。站轿的围栏上还串着小竹圈,小朋友久站无聊会用手拍打它们。圈与圈碰撞发出的清脆响声小朋友一定喜欢,也能让在其他房间的大人确保可以听到小孩的动静。”

  是呀,多好的用户体验呀。可是,随着儿童用品日新月异的发展,这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已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东西上哪找呢?

  办事一向雷厉风行的老爸看出了大家的顾虑,立即换上外衣,说要去找找哪里有卖,便径自出了门。刚到门口,听我妈在里面喊:“老头子,快中午了,太阳这么晒,吃饱饭下午再去吧。”“没事,我带着遮阳伞呢。你们午饭就别等我了。”老爸说着话,已经走出老远了……

  大家吃完午饭已经开始收拾碗筷了,此时已是两点多了,怎么老爸还没回来?大热天,大家都挺担心的,毕竟他其时已是年逾六旬的老人呀。正在这时,楼梯上传来熟悉的“清喉声”,老妈一听,一个箭步跑过去把门打开。全身湿透的老父亲手提着还在滴水的竹站轿出现在大家眼前。

  原来,老爸跑了老市区好些个地方,最后在横竹路的一家小店里找到了站轿。买完站轿,老爸并未马上回家。按闽南人的老常识,新买的竹制品要先浸泡一下海水,以后才能防蛀虫。所以,老爸提溜着站轿,在烈日暴晒下从横竹路一直走到第一码头那个小货船装卸货物的岸边。

  老爸将事先准备好的尼龙绳一头系在站轿上,另一头拴在岸边的小柱子上,让站轿在海里“泡澡”,他坐在一边等候。两个多小时过去,确定站轿充分浸泡了,满身大汗的老爸才把站轿提起,坐上公交回了家……接过老爸手上的站轿,我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一晃八年过去了,女儿已经长大,这个站轿也老旧残破了。但我们夫妇俩还是决定将此站轿保存起来,让女儿真切感受外公对她无微不至的关爱。

  闽南话小课堂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竹器

  你知道用闽南话怎么读吗?

  摇篮

  闽南话:乌篮oo1na2

  也有人写成壶篮或弧篮。木制底座呈现弧形,只需用脚轻踩就可以让摇篮左右摇摆。

  椅轿

  闽南话:i3gio6

  在以前又叫它"母子椅",它具备一物两用的功能。

  徛轿

  闽南话:徛kia6轿

  椅轿的“进阶版”育儿竹器,专门用于7个月左右的孩童学习站立和限制活动空间,防止孩子到处爬。

  作者

  萧文,两个孩子的妈妈,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 ( CPDPE )。从点滴做起,践行和传播感恩教育与正面管教。

  朗读者

  张洵,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主持人

  征集

  标星+置顶厦门日报

  一秒找到日报君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音频制作:张洵 黄晓青 顾问:周长楫 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陈少英 罗小州 值班主编:林燕贞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