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藝術離你很遠嗎?

哦,不,不全是。至少波普藝術可不是。

在你身邊見過這樣的波普風嗎?

見過這樣的嗎?

身邊美麗的小姐姐手指上也是波普風呢:

以上這些俏皮可愛的風格統統源自於20世紀50年代初萌發於英國的波普藝術。50年代中期波普藝術鼎盛於美國。其英文為popular art,它代表著一種流行文化。

波普藝術作品

20世紀60年代,廣告、電影、雜誌等媒介的出現以及傳播學的發展推動了精英文化大眾文化轉變。彼時,大眾傳媒逐漸普及並深入到每個人的家庭中。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形象,一切都變的尋常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波普藝術家以此為源泉,開啟了藝術創作。他們把商業文化形象和生活中的日常事物進行拼貼與複製。生活中一切和大眾文化有關的事物幾乎都被包含在波普藝術中。藝術不再想過去那樣高深莫測了,人們開始發現:啊,原來這也可以是藝術啊!簡直人人都可以來做藝術家!

波普藝術作品

「超級寫實的手法往往是波普藝術家在作品製作上常用的方法,波普藝術家們甚至用印刷、粘貼或者直接運用工業社會的現成品來創作作品。」

波普藝術的意義不在於原創,而在於原創的作品的複製和挪用。無論是可樂瓶子、罐頭盒還是彩色的瑪麗蓮·夢露,波普藝術家們將它們拼貼在一起,一幅作品就完成了。而這樣的簡單粗暴卻帶給了我們視覺上的衝擊。

波普藝術作品

文化商品是大眾文化得以傳播的載體,通過當時出現的各種現代傳播媒介與手段,大眾文化被廣泛的傳播與推廣,而且它的生產能力愈漸強大。波普藝術家把工業「製作」與藝術「創作」融為一體,因此「工業藝術」就成了波普藝術的代名詞。

波普藝術作品

波普藝術作品

波普藝術從大眾文化的傳播中來,同時它在商業上的成功也推動了大眾文化藝術向著流行化的方向發展,從另一個方面反哺了大眾文化。

波普藝術作品

「在現代社會中,藝術與商業、工業和傳媒的結合越來越緊密,藝術與經濟之間的聯繫已經是密不可分,大眾傳播推動波普藝術迅速發展。波普藝術能被大眾接受並取得成功,這得歸功于波普藝術依賴於強大的商業傳媒。這些都使得藝術流行得更加廣泛。」

大眾文化深深的滲透如波普藝術的點點滴滴,波普藝術家們從大眾文化中取材,將日常生活變得藝術化,他們用符號化的方式通過各種各樣的表現手法反應其對生活的態度,有不羈,有讚美,也有反抗......常見的日常用品、社會現象或視覺形象是波普藝術的借用對象或媒介,波普藝術家利用印刷、拼貼、裝置等手法將之呈現出來,這是大眾文化帶給波普藝術的影響。

波普藝術作品

波普藝術對大眾文化的吸收和通俗化特性,使其成為有史以來最為兼收並蓄的藝術風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是安迪·沃霍爾。他曾公開宣稱,現代商業社會需要的不是藝術師,而是超級明星。

安迪·沃霍爾

安迪·沃霍爾是一位商業畫家,他是美國波普藝術運動的發起人和主要倡導者,他把大眾所熟悉的東西或者迷戀的形象用複製的手法表現出來,在他的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生活中的物品,比如可口可樂瓶子等。

安迪沃霍爾作品

好萊塢一代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於1962 年8 月5 日自殺身亡,當時轟動了整個美國社會,沃霍爾用他敏銳的判斷力在夢露自殺幾天後就迅速為她做了系列畫,畫面用反覆的形式進行悼念。

安迪沃霍爾作品

沃霍爾的一系列作品不斷地使用重複複製,他用這種方式來加強大眾對他作品的印象。他的作品全是複製品,甚至他曾說過「我想成為一台機器」。

安迪·沃霍爾創作的一系列毛澤東畫像作品

《金寶罐頭湯》

他的作品中的那種冷漠、空虛、疏離的感覺正是當代高度發達的商業文明社會中人們內在的感情的真實寫照。以往藝術界與世俗社會是涇渭分明的,而波普藝術直接採納大眾文化中的形象,這正表現出了大眾文化對波普藝術的深遠影響。

波普藝術成熟之後與大眾文化的聯繫變得更為緊密。它在我們的生活中變得更加隨處可見,商場里的皮包、鞋子上的彩色大波點、T恤衫上的人物頭像、櫥窗里的大型廣告等都有波普的印記,它已漸漸融入大眾文化。

波普風平面設計

波普藝術給大眾以啟迪,它給設計師帶來了無限的靈感,它引領了時尚,讓設計師找到了新的設計途徑。在靈感枯竭的今天,設計師能從藝術作品中汲取靈感,開創設計新風,波普風讓服飾變得更有活力、充滿了個性,很好的迎合了當前年輕消費者追求張揚的心理。其色彩搭配大膽「艷俗」,圖像誇張、前衛,深受年輕消費群體的喜愛。

波普風服飾

波普風包包

Jordana Warmflash是一個年輕但是卻擁有古老的時尚靈魂的設計師,她同時也是一個藝術狂人。2015年,她為品牌Novis設計了一組波普風的服裝,她坦言自己激起了她的興趣的是Tom Wesselmann的波普藝術畫作。

Jordana Warmflash為Novis的設計

Tom Wesselmann的波普作品

廣告設計中也具有波普的味道。廣告中的波普元素視覺衝擊力極強,直接刺激了大眾的消費慾望。這些波普元素色彩對比強烈、圖案新穎誇張,它們標新立異、抽象又個性鮮明,平面、簡潔又寓意深遠。通過吸引大眾的目光、刺激大眾的眼球,而給消費者帶來強烈的感官享受,從而激發他們的消費慾望。

波普風廣告

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使觀眾無法靜下心來欣賞,看到廣告的時候觀眾總是快速地轉檯或關閉網頁。擁有波普元素的廣告則以視覺取勝,直接從感官上刺激觀眾。比如由Steven Meisel掌鏡的2011年普拉達春夏廣告大片中,圖片拭去過多的裝飾,攝影師以簡單的純色背景襯托這一季熱烈而鮮明的拉美風格,這正是波普藝術所產生的效果。

Prada波普風廣告片

現在的印刷品中如小說的封面或內置插畫、雜誌中的明星圖片、明信片和連環畫等也少不了波普的身影;雜誌上的人物大頭照,或是書籍封面上簡單、鮮艷的對比色塊都有波普藝術的身影。甚至連之前奧巴馬的宣傳海報,簡單的造型及大面積的紅、藍、黑的對比搭配搶眼而又有宣傳力度。這些充分說明了大眾文化對波普藝術的影響。

奧巴馬2008年選舉海報

因此,也可以說,波普藝術和大眾文化已經呈現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雙劍合璧態勢。正如羅伯特·休斯所說: 「波普藝術遠不是大眾美術, 它是受過高等專業訓練的專家為廣大觀眾創造的。」

參考文獻:

1.《波普藝術對現當代大眾文化發展的影響》張天佐

2.《波普藝術與大眾文化》歐陽沐堯

3.《波普藝術與大眾文化關係探略》王惠

4.《波普藝術與大眾文化》劉冬梅

文:李茜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