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達國家中,美國是唯一政府不保障“有薪產假”的國家,這使生育成爲該國成千上萬育齡婦女及雙薪中產家庭的壓力來源。29歲的勞倫·霍夫曼是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大學的項目經理,2018年12月產下二胎,今年3月初就不得不重返工作崗位。【鵝眼:第214期,攝影: CALLAGHAN O'HARE 編輯:Yyh】

勞倫的大兒子阿薩兩歲,還沒斷奶。她原本希望產後好好休息一段時間,恢復身體之餘,也能照顧好二寶米迦,但現實世界卻不如想象中美好。美國法律只保證3個月不帶薪產假,儘管工作崗位可以獲得保證,但收入銳減卻是另一個問題。勞倫覺得,如果有更多陪伴孩子的時間,對孩子成長更爲有利,也有助減輕工作壓力。

爲迎接二寶米迦,勞倫產後本想申請休8周產假,但僱傭合約卻只給她5周的“半薪產假”。收入減半對德州的中產雙薪小家庭來說有點沉重,但夫婦倆一咬牙,仍決定“休好休滿”。夫婦兩人無奈之下動用了多年積蓄,申請短期傷殘保險的半薪支持,才又拼湊了2周半的半薪假。藉助拼假,也就只有兩個月時間。以兩人的經濟條件,再請無薪假肯定會有財務危機。圖爲2019年2月12日,是勞倫產假的最後一天,夫婦倆一起給幾周大的小兒子米迦洗澡。

1993年,時任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簽署《家庭與醫療休假法案》,規定生育或領養子女的父母都可享有12周無薪休假。但該法律僅限於50人以上的公司,而且要求僱員在該公司工作時間超過12個月、實際工作1250小時以上。此後,美國各州自行制定了補充規定,有25個州以不同形式採納了聯邦法律。另外,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等地規定,僱員需每月購買短期殘障保險,產假由短期殘障保險支付工資和醫療費。產婦和配偶最多可以各領取6周殘障保險,工資越高的人金額越多。

雖說懷孕媽媽最多可以申請12周產假,但法案並未規定僱主“必須支付產假薪水”或負擔特殊的保險費用,因此申請產假的產婦極少數能享有全薪的生育保障。在寶寶米迦纔剛一個多月大時,媽媽勞倫就必須得回去工作了。

在產後第一天上班前,勞倫準備出門要穿的衣服。在美國,大部分的新手媽媽都只能打起精神、以最快的速度重返崗位。但每位媽媽和家庭的恢復期並不一致,這種不顧身心壓力硬扛工作的生活方式,往往也是產後抑鬱症、新生兒缺少照顧等家庭問題出現的重要因素。

回到單位上班前,勞倫凍結了幾袋母乳,以備不時之需。產假後很快又投入工作,讓同時要照顧兩個孩子的勞倫手忙腳亂,但生計迫使她不得不頂住壓力。放下工作專職照顧孩子,許多像勞倫這樣的雙薪家庭都負擔不起。

勞倫產後休假兩個月,但復出後卻得面臨大筆賬單和家務赤字。每天晚上,勞倫要陪伴大小兩個孩子睡覺,轉過天來又得不知疲倦地開啓新一天。

工作日早上,對勞倫來說就像打仗一樣,睡眼惺忪起牀,出門前哺乳,上班時還得找空檔擠奶,晚上回家後只能勉強趕上飯點,得先餵飽孩子後才能吃飯,家務事成堆,天天都是疲於奔命。

重返工作崗位,勞倫正努力找回工作角色,重新適應環境,逐步進入工作常態。現在,勞倫要同時承受工作壓力,與對孩子照顧不周的內疚感。

勞倫在午休時間爲孩子擠奶。幼兒需要母乳,她只能抓住爲數不多的空閒時間給寶寶準備食物。

回到家中,勞倫拿着在單位時擠出的母乳,爸爸在一旁照顧米迦。雖然產假不長,工作壓力也很大,但這並不妨礙父母對孩子的關愛。養育孩子十分辛苦,但勞倫夫婦仍樂在其中。

已經上班的勞倫、和家人一起前往當地一家葡萄酒廠遊玩,左邊是不滿半歲的米迦,右邊是兩歲的阿薩。產假結束重新投入工作,經歷一段混亂,逐漸回到了正軌。

在美國各州,工作與照顧孩子是不少新手媽媽都要面對的難題。3月4日,南德克薩斯兒童之家心理協調員布蘭卡·埃施巴赫剛休完10周產假,回來第一天上班。布蘭卡現年32歲,丈夫喬納森32歲,是家得寶的採購員。結束產假重回工作,布蘭卡選擇把心愛的孩子交給保姆,這位媽媽表示,“自己錯過了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現在,是否通過聯邦立法確定“帶薪產假”,是美國政壇十數年的僵持議題,中產階級的生活成本年年增加,新手爸媽的壓力更是與日俱增,注重社會福利的左派民主黨人、與現任共和黨總統特朗普都在積極出臺方案,希望能幫這些媽媽渡過混亂的生產哺乳時期。在其他國家,情況或有所不同,但困惑卻很相似。攝影:Callaghan O'Hare

在南美洲的巴西,許多家庭也深受生產休假與重返職場的困擾。巴西公共部門就職的婦女法定產假爲120至180天,父親也有五天的假期。儘管有最長六個月的產假,在聯邦政府機構工作的塔蒂亞娜·巴瑟羅還是多請了兩個月,其丈夫馬塞洛有20天陪產假。“我感到既焦慮又擔心,母親角色缺席會給孩子帶來壓力。考慮到孩子們的身體和情感需要,母親至少該有一年產假。”圖爲1月28日,37歲的聯邦公務員塔蒂亞娜、8個月大的女兒愛麗絲、39歲的丈夫馬塞洛·瓦倫卡在里約熱內盧的家中合影,她丈夫馬塞洛是海軍學校教師。 攝影:Pilar Olivares

俄羅斯法定產假最長可達三年,它可以由任何親戚——母親、父親、祖母、祖父或孩子的監護人提出。在產前70天和產後70天裏,申請人可以領到最高限額爲30.1萬盧布(約3萬人民幣)的補助。產假補助由僱主支付,然後由國家報銷。在這一初始階段之後,申請人將獲得其平均月收入的40%,最長可達1.5年,但每月收入不超過26152盧布(約2700元人民幣)的工資,休假在1.5年至3年期間的工資沒有保證。在產假期間,僱主有義務爲母親或監護人保留工作崗位。

31歲的律師娜塔莉亞·布爾加科娃、經濟分析師丈夫阿納託利和7個月大的兒子格萊布在莫斯科生活。娜塔莉亞休了9個月產假,將於3月下旬重返工作。“很高興能回到產假前的狀態,找回以前的生活節奏。出去工作,意味着一天大部分時間都不在家,只有晚上和週末才能扮演照顧孩子的媽媽角色。”【攝影:Eva Plevier】

在白俄羅斯,根據法定產假,母親在出生前70天和出生後56天按月領取平均收入。孩子出生後,任何工作的親戚或孩子的監護人都可以休最長三年的育兒假,受助人根據家庭中孩子的數量獲得固定金額的生育補助。

2月23日,在首都明斯克,28歲的眼科醫生阿萊西亞·魯特塞維奇、28歲的程序員丈夫彼得,以及3歲的兒子丹尼爾同框出鏡。阿萊西亞在帶薪休假三年後重返崗位。“我想繼續工作,成爲一名專業人士,不僅是一名母親。”阿萊斯亞說,“三年的時間對於培養孩子的基本習慣已經足夠了”。攝影:Vasily Fedosenko

南非開普敦,36歲的費扎納·艾薩克和37歲的丈夫哈桑·艾薩克也是軟件開發人員,他們有一個4個半月大的寶寶,名叫薩爾瑪。南非勞動法允許母親連休四個月產假,儘管在此期間僱主沒有義務支付工資。費扎納總共休假五個月,包括四個月產假,兩週年假和兩週的無薪假期。這位媽媽認爲,產假如果有六到七個月會更合理。哈桑請了10天假,但認爲“陪產假應更長些,父親們也需要時間來和孩子加深瞭解。” 費扎納說,對於離開寶寶重返工作感到緊張,儘管之後孩子可以由祖父母負責照看。攝影:Sumaya Hisham

新加坡產婦一般有16周的帶薪產假,父親有2周。2月17日,32歲的公關客戶總監吳佩如和丈夫、33歲的財務經理肯尼·李,以及兩歲半的女兒費思和12周大的兒子斯科特在家中合影。由於工作繁忙,吳佩如提前4周結束了爲期12周的產假。 “工作會讓我成爲更好的媽媽,這不是說全職媽媽不好,她只是不想僅僅扮演母親的角色。產假最好有靈活的方式,而不是必須一次性休完。公司給了兩個月的假期,但肯尼只休了五天。“只是覺得沒必要,一兩個月假期有助於家庭關係,但畢竟人們很難離開工作。”攝影:Feline Lim

在古巴,法定產假是一年,母親或父親都可以休。31歲的母親伊芙琳·納蘭喬是一名幼師,休滿52周產假之後,伊芙琳說:“由於工作,我很難見到女兒,自己這樣努力都是爲她。”攝影:Fernando Medina

這同樣引出另一項議題,即女性承擔家務過多等問題。非盈利組織樂施會(Oxfam)2019年年初發布的《2018全球貧富差距報告》提出,傳統上由女性承擔的“家務勞動”,也成了無報酬但卻壓迫發展的“隱形剝削”。若將全球女性無償進行的家務、照護工時整合,並換算成單一數據——那麼全球每年都有10萬億美元的隱形經濟成果,相當於蘋果公司年營業額的43倍。因此,職業婦女的發展問題,產假也只是冰山一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