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萬物復甦,細菌也開始增多了。春季常見病,一定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手足口」這個季節的流行病,也是爸爸媽媽們最擔心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預防手足口病的知識。

一、預防手足口病的根本,還是需要注意衛生。保持家裡的通風清潔,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污染機會。最好經常用滴露來洗手,不喫外面的零食和生冷東西,要勤曬被子。如果是嬰幼兒最好到期給衣物玩具消毒。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

二、介紹給大家一個預防手足口病的食療方法:

紫草二豆粥:紫草根、綠豆、赤小豆、粳米、甘草各適量煮粥,此粥既香甜可口,又可療疾防病。

三、而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勤換衣服,餵奶前要清洗奶頭。不帶幼兒去人羣集中的場所,注意營養和休息,防止過度疲勞。也可口服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草藥或抗病毒藥物,如、大青葉、金銀花等。而增強免疫力也是關鍵,可以適當的買些增強抵抗力的保健品。

四、並且要經常留意寶寶的咳嗽和感冒,生病時要及時看醫生,檢查有沒有手足口病的發展跡象。手足口病癥狀: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現分散狀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臀部可受累。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

五、手足口病的預防:可將金銀花、茵陳、生薏仁、大青葉(即板藍根的葉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開後20分鐘倒出,當茶飲用。「喝三五天就可以,但體虛、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對於口裡長皰疹、有潰瘍、口氣臭的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還可用燈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風、淡竹葉煎水飲用,可清心火。對於食慾不振的孩子還可在燈心花方子裏增加麥芽,以開胃。孩手足出現皰疹,可採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膚子、苦參等煮沸,冷卻至適中溫度時浸泡手足,起到清熱、化濕、涼血作用。


手足口病這個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雖然現在已經研製出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但它也只能預防部分的手足口病。我家寶寶在他八個月的時候已經在醫院注射了EV71疫苗,在注射的時候,醫生已經明確的告知我們,這個疫苗只能預防部分的手足口病,雖然明知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們還是選擇了注射疫苗。畢竟注射了這個EV71疫苗不能預防所有的手足口病,但是最起碼是又給寶寶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手足口病在當今這個科技和醫療水平很先進的年代,也一樣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在出現手足口病的癥狀後,也只能對症治療,輕者一個星期也就自愈了,但是重症的孩子病情就會發展的特別快。正是因為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所以父母們平時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纔行。

手足口病它是由腸道病毒所引發的傳染病。它起病很急,孩子會出現發熱,口痛以及皰疹等癥狀,所以很多時候在發病初期容易被誤判斷。

朋友家的孩子在去年的國慶節期間帶著外出旅遊了一番,可是回來就一直發熱、厭食。折騰了好幾天,開始一直錯當感冒發燒在治,後來才發現是感染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被感染的時候,孩子的手、足以及臀部開始會出現一些小丘疹,隨著病情的加重,後來才會出現皰疹。

但是在發病初期很容易將手足口病與皰疹性咽頰炎以及風疹等混淆,由於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平時給孩子做好預防工作纔是關鍵。

預防手足口病,媽媽們要這麼做:

1.讓咱們的孩子養成一個飯前先洗手,便後要洗手的好習慣。帶咱們的孩子外出以後一定要及時的給孩子清洗雙手。

2.飲食上要多多注意,不要讓孩子喫生東西,也不要讓孩子喝生水。溫開水就是孩子最好的飲品。

3.當發現周圍有其他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時,一定要遠離他們。

4.媽媽們在給寶寶換完紙尿褲,清理完粑粑以後,一定要洗手。

5.在手足口病爆發期間,一定不要帶咱們的孩子去人口密集,空氣流通性差的公共場合。

6.家裡要注意經常通風,經常曬一曬寶寶的衣物。

7.孩子的玩具要注意經常清洗和消毒。

8.孩子的餐具要清洗乾淨並做好消毒工作。

總之,手足口病目前雖然沒有有效的對症藥物,但是媽媽們平日裏一定要做好對咱們孩子的護理,做好日常的預防工作,讓手足口病在預防中遠離咱們的孩子。有條件的也可以考慮注射腸道病毒EV71疫苗。如果咱們的孩子不幸感染了手足口病,孩子狀態很好不需要治療,幾天後就會自然的好轉。如果孩子精神狀態不好,持續高熱一定要及時的尋求醫生的幫助。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小兒手足口也開始逐漸蔓延開來,我們一起學習下此病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柯薩奇A16及腸道EV71型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本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糞-口途徑,接觸傳播,唾液,分泌物等),傳播速度快,在短時內可造成大範圍的傳播,尤其是幼兒園,兒童樂園等公共場合。好發學齡前兒童,尤其是是3歲左右的孩子。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其是春夏,夏秋季節交替時節。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到手足口病毒種類繁多,各型病毒之間無交叉免疫,也就是說患過手足口病的小朋友還會再次患病,每次患病的病毒種類不同。

主要表現為手,足,臀部,口腔,膝蓋的斑丘疹或皰疹,伴瘙癢,伴發熱。癥狀越明顯越好治療。少數癥狀不典型者,皮疹少,容易漏診或誤診。

預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是控制本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尚沒有有效的針對本病的疫苗。2做好兒童個人,家庭,托幼機構的衛生,勤洗手預防的關鍵。3一旦確診或可疑手足口病在家隔離,居室通風(2-3次/分,〉30min)4多休息,飲食清淡,溫涼合適,避免加重咽喉部的疼痛。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口出現水皰為特徵,病情輕而短暫,兒童多見。帶毒者和輕型散發病例是流行間歇和流行期的主要傳染源,並且通過人羣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比如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日常接觸傳播、經口感染等,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也可造成傳播。因此,家長應做好小兒的日常防護工作,衣物應置陽光下暴曬,室內保持通風換氣,飯前便後要洗手,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避免日光曝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多喝白開水,多喫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一旦孩子出現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並積極配合做好隔離工作。患兒寶寶可能因發熱、口腔皰疹而不願進食,所以飲食要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多喫一些流質食物。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每次餐後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患兒的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在中醫古籍中尚未專門記載手足口病,但根據本病癥狀和特徵,類屬於中醫的「溫病」、「濕溫」、「時疫」等範疇,屬實證、熱證,所以在本病流行期,可以泡服菊花、金銀花、荷葉、連翹等。


在說到預防之前,我們必須要科普下「什麼是手足口病」,只有深入瞭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預防。

手足口病是由一組腸道病毒引起的,患病寶寶和無癥狀的病毒攜帶者是主要傳染源。

而人羣的唾液、皰疹液、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可以通過污染手、毛巾、手帕、水杯、牙刷、玩具、餐具、衣物等。

寶寶間接接觸污染水或飲用被污染的水就會經口傳染,而患病寶寶咽部分泌物中含有病毒,可以通過咳嗽、噴嚏、說話等污染周圍的空氣。

如果寶寶接觸患兒,可因為吸入被病毒污染的空氣而被傳染。

現在當值海南最熱季,我自己也很擔心,預防一直在做。因為我身邊朋友的孩子也得過,所以我非常清楚這病症有多可怕。

家中清潔要做好

首當其衝就是寶寶的衣物要做好清潔,盡量每天都堅持洗,而且要用專用洗潔劑。

其次,被褥、被子枕頭類的套子,一定要常洗,最好一星期洗一次,尤其是寶寶的小牀。而穿的衣服要舒適、柔軟,純棉的最好,經常更換。

使用的奶瓶、奶嘴、水杯、小碗、小勺等,在使用前後都要充分清洗、消毒。盡量每天使用之前用開水清洗的。

寶寶的玩具盡量1~2天清洗一次,尤其是臥室的地面,要常擦洗,消毒,這樣可減少蟲蟎等微生菌的襲擊。

而家裡要是有寵物,一定要做好寵物的衛生情況,特別是寵物身上的蝨子,容易傳播疾病,並且需要注意家裡的空氣流通,多打開窗戶透風。

養成勤洗手習慣

寶寶要從小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尤其是飯前飯後、玩玩具、如廁後等。

其次,寶寶每次從外面玩耍回來時,一定要勤洗手,因為往往玩耍過後,手上容易有污垢。

俗話說「病從口入」,我們從洗手這裡就需要跟細菌遠離,這裡我建議用專用的洗手液,因為更適合寶寶。

不去人多的地方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盡量不帶寶寶到人羣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比如遊樂場,遊戲廳,大型超市商場,盡量少讓寶寶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

如果有自己的寶寶患了手足口,也不要害怕,得了這種病並不可怕,怕的是會傳染,只要配合醫生治療很快就會康復。

而且如果沒有併發症,一般一個星期就會治癒的,手足口病不可怕,不懂得防治纔可怕!

不要亂喫東西

在燥熱的夏天,不要讓寶寶喝生水、喫生冷食物,特別是冰淇淋,雪糕等,因為幼兒寶寶胃腸道功能尚未發育健全,黏膜血管及有關器官對冷飲的刺激尚不適應。

因而不要多食冷飲,否則會引起腹瀉、腹痛、咽痛及咳嗽等癥狀,這樣會降低寶寶的抵抗力。

其次就是一日三餐的飲食要均衡,不要挑食,這樣保證每日的營養所需,讓身體發育的更加健康,各個器官發育的更加完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