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士澍先生當選書協主席之前,儘管也擔任著書協副主席,但我的確對這位書家沒什麼印象,對其書法更是鮮有所聞。自從當選書協主席後,很多人開始關注其書法作品,可是網上流傳最多的竟然是他作品中頻繁出現的錯別字和語法錯誤,鑒於其特殊身份,整個書壇都為之感到尷尬。

將易經名句寫成了莊子

後來多了些了解,才知道蘇士澍先生原來主要履歷和重要成就都是表現在出版行業,好像主持編撰過一些不錯的文化典籍。至於書法,應該也是蘇士澍先生很重要的一個愛好。這裡我們先拋開蘇士澍先生書協主席的身份,單單討論一下他的書法水準問題。

很多人都知道,蘇士澍先生喜歡用雞毫筆寫篆書,這或許也是其書法作品的最大特點。雞毫筆很柔,其實寫篆書並不好把握。清代篆書大家鄧石如擅長用羊毫寫篆書,此前的書家一般都採用較硬的狼毫來寫。篆書筆畫如鐵畫銀勾,講求的是筆筆中鋒,用狼毫筆自然更容易把控。但是,蘇士澍先生慣常採用雞毫筆作篆書,不能不說也是一大特色。

拼博還是拼搏

應該說蘇士澍先生的篆書作品還是有一定功底的,看得出來的確還是在篆書方面下過些功夫。但是,因為身份不同了,需要他揮毫題字的場合越來越多,篆書有其局限性,不那麼容易被大眾接受。於是蘇士澍先生也經常有楷書和行書作品出現了。由此引發的爭議便再也沒有停歇。

李白還是杜甫

不少人表示,書協主席最重要的是管理水平,書法水準能夠服眾最好,不能服眾也可以理解。這或許也是對蘇士澍先生的書法水準最委婉也是最客觀的評價了。不然,真要像劉正成先生那樣,將蘇士澍先生的作品列為當代書壇的「俗書」代表,似乎也太不留情面。對於一般大眾來說,蘇士澍先生書法作品的藝術水準先不說,至少比那些看不懂的「丑書」作品好多了。所以,蘇士澍先生的書法在大眾的眼中也還是可以接受的,甚至獲得了不少支持。

以上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中國人很有意思,我們可以允許打乒乓球的蔡振華當足協主席,卻要去討論蘇士澍的字寫得好不好。

足協主席是要組織一幫懂足球的人把中國足球搞上去,主席是管人的,是起協調作用的。書協主席同樣如此。

不由想起「多多益善」的典故,不會打仗的劉邦,只需用好張良、蕭何、韓信就行。

蘇士澍的書法常遭人詬病,經常寫錯、補筆,還有人認為俗氣,這些其實不是問題。只要蘇主席是真心想為中國書法做點事,不是為自己的名和利,我想我們應該擁護他。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蘇士澍的書法,大家往往把他書協主席的身份聯繫起來,總是認為書協主席的字,就應該是最好的。如果不是最好的,就不配在這個位置上。

這種觀點極其幼稚。書協主席,他的職責首先是行政管理能力。管理這麼龐大的一個組織,沒有行政領導能力,寫再好的字,沒有用。

再來說他的字,蘇士澍擅長篆隸,韻味古雅。主要從事於編輯出版工作。在工作中接觸的大量秦漢時期的碑刻中汲取養份,寓己意於古風之中。他編輯出版的《草字編》、《隸字編》、《行書編》、《篆書編》、《楷書編》,為廣大書法愛好者學習書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參考工具。

篆書在現代書法愛好者中,學習的人相對較少。即使在成名的書法家中,不識篆書的人大有人在。對這種辨識都成問題的書體,要去談他的優劣,從何說起?許多網友抓住了蘇士澍書法中出現的錯字把柄,咬死不放。沒辦法,畢竟這是硬傷。如其為國家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代楊凝式字帖題寫的書名。《五代楊凝氏書三帖》,把楊凝式寫成了楊凝氏。在書名上犯的錯,的確有點低級。但要說一個書法家的作品中,不允許有錯,那就叫吹毛求疵。

天下第一的《蘭亭序》,書聖王羲之所作。其中的錯字不下十處。光是錯字,惠風和暢的和,右邊的口中多出來的一橫。算個什麼字?崇山峻岭的崇,山字右下多出來的一點,算什麼?嶺上面的山莫不是被書聖吃了?快然自足,寫成怏然自足。晤言一室寫成悟言一室。取捨不同寫成趣舍不同,列坐其間,寫成了列坐其次……更不用說那些直接塗抹掉的地方。是不是應該把書聖的稱號給撤銷?把天下第一的《蘭亭序》也當垃圾扔掉?

是人難免會犯錯。就沖著蘇士澍向丑書者說不,我就要力挺他。不管他的書法作品中是否存在錯誤。


蘇士澍剛上任的的時候,對於他的書法爭議還是很大的,大家天天都在討論,誇獎的有,但更多的是批評的聲音。

作為一個社會團體的領導,要求還是很高的,既要有很好的組織和活動能力,又要在專業上能力突出。

從蘇士澍上任這幾年可以看出,他的組織能力還是很好的。對於書寫的一些規則進行了一些改革,對於之前書法上的一些亂象進行整改,並且大力致力於書法教育,推動書法進校園活動、開展書法國培計劃,確實做了很多事情,書法上的亂象也得到了一些改善。

不過這些掩蓋不了他書法上的不足,他的書法功力深厚,但是格調太低,他的篆書尚可,行書和楷書太俗,略高一老幹部水平。

但是書法上,他一直致力於書法和傳統文化相結合,他自己也身體力行,每天在頭條發一個單字,並且配以文字的解釋,大有普及書法的架勢。

這種方式是好的,畢竟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

不知道你怎麼看?


其實我認為蘇士澍的字是自啟功之後唯一一個雅俗共賞的字。

所謂的雅俗共賞,並不是說以前的主席水平很低,只是他們的書法風格不太適合大眾。

中國書法家協會歷屆的主席有舒同,啟功,邵宇,沈鵬,張海,蘇士澍。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蘇士澍的字,他的自已篆隸為主,在青年時期,也就是30歲,就已經年少成名。

他當時參加了第一屆國展,用的是雞毛筆(雞毫)寫的篆書,大家要著重看一下他落款的行書,其實在專業角度來說,當時他行書的水平並不高。

其實在出版行業,是有一定排名的規則的,當時他是排在了劉炳森的後邊,可見其當時的名氣。

蘇士澍的傳統功底還是非常強的,而且他的字也是能被大眾認可的,從他的楷書和行書中就可以看出來。

這是蘇士澍的楷書,庚寅年大概是2010年。

這一幅篆書作品是他40歲的時候寫的,乙巳年也就是1989年。

不要說在當時,即使在今天40歲的年齡,寫出這樣的篆書,也是能入國展,而且有機會獲獎的。

其實蘇士澍的字在大眾看來是雅俗共賞的,是非常漂亮,非常好的。但是在他們圈裡的人,也就是書協里的人,不太認同蘇士澍的行書

因為蘇士澍的行書很少有二王的東西,而且用筆多隨意,並不受待見。

其實個人認為這和他的用筆有關係,蘇士澍喜歡用雞毛筆,大家明顯可以看出來,他寫的這些字明顯是用軟毫寫的,雞毛筆是比羊毛更軟的。

雞毫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就是非常便宜的那種筆,在黃庭堅落魄的時候,曾經買過那樣一支筆。

我感覺這種行書是比較受大眾歡迎的,而且他的篆隸書實力非常強,再者,成為書法家協會主席,並不一定是寫字最好的,更需要的是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

相對於,除了啟功以後的其他書協主席,蘇士澍的字,應該能算是最受歡迎的。

我們來看一下歷屆書法家協會主席的字

舒同,第一屆

邵宇第三屆(第二屆是啟功)

沈鵬第四屆

張海五六屆連任

第七屆蘇士澍

其實就水平來說,蘇士澍肯定不是最高的,但是他是這些人里相對來說比較雅俗共賞的人。

而且蘇士澍主席上任以後,對傳統書法的恢復力度是相當大的,我認為這對大家來說是喜聞樂見的好事。

我是梁宇航,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和看法,如果對大家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


蘇士澍,書法家,1949年生於北京,滿族人。1997年,書法家蘇士澍榮獲中國文聯德藝雙馨百家會員稱號,同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蘇士澍先生師承,書壇泰斗啟功。他的書法功力最深的是篆書和隸書。

2015年,蘇士澍任中國書協第七屆主席。名氣和來歷都很大。那麼我們先看看蘇士澍先生的書法作品到底怎麼樣?

這是蘇士澍先生的篆書書法作品。篆書作品講究結構勻稱,筆畫圓起圓收。

這是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先生的篆書作品。

蘇士澍的書法作品和鄧石如的作品相比,顯然功力還差了一大截兒。

這是清代書家鄧石如的篆書作品。我們再看看蘇士澍先生的行書作品。

我們可以看到,蘇士澍先生的行書作品的功力也遠遠不夠。

蘇士澍是啟功的高徒,我發現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的特色,蘇士澍先生一點都沒有繼承到。

他的行書書法作品在用筆上和啟功老先生差了一大截兒。

當領導了,事務繁忙。所以用在書法上的時間也就很少了。我們多麼希望蘇士澍先生能在書法上更上一層樓。即使不能和啟功先生比肩而立,也應該努力的追趕他。

作為書協主席,應該寫出自己的特色。多寫一些有自己風格的作品。


謝邀!蘇士澍,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文物出版社社長,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會長,中央國家機關書畫協會主席…………還有十幾種頭銜。

嚇著了吧,如果你不說書法寫的好,許多人會口株筆伐,實際上我對專業的書法,一知半解,也不知道書法發展的來龍去脈,下面我們共同欣賞蘇主席書法作品,看看是否是一流水平。但願作為國粹書法,傳承民族精神,發揚光大。

作為書法家,老蘇真草隸篆皆行,只是總感覺他的字稍欠一點功力似的,再加上他的書法作品老出錯別字,還把古文說成是唐詩,這就讓人怡笑大方啦。他的水化底蘊如果像啟功先生那樣深厚,他的字肯定會更好吧。


客觀講,寫的很好,有功夫。

至於罵聲較多也很正常,這個圈子本就亂象叢生,爭鬥激烈,加上文人相輕的傳統習俗,這個位置上想不被人從德能勤績上找到毛病,不被人罵,難。

可以講,文無第一。各流派,各種理念交織碰撞在所難免,但罵人是不好的。也可以猜測,罵他的多是圈內的人,至於到底動了誰的乳酪,沒給誰行方便,被群起而攻之,不得而知。

至於是否才不勝職,德不配位,能不能服眾,怕是與書寫關係不大吧。書法淪為視覺藝術,造型藝術了,各人審美不同,各說各理,這就沒法說了。


高於業餘水平

原因如下:

蘇士澍剛上任的的時候,對於他的書法爭議還是很大的,大家天天都在討論,誇獎的有,但更多的是批評的聲音。

作為一個社會團體的領導,要求還是很高的,既要有很好的組織和活動能力,又要在專業上能力突出。

從蘇士澍上任這幾年可以看出,他的組織能力還是很好的。對於書寫的一些規則進行了一些改革,對於之前書法上的一些亂象進行整改,並且大力致力於書法教育,推動書法進校園活動、開展書法國培計劃,確實做了很多事情,書法上的亂象也得到了一些改善。

不過這些掩蓋不了他書法上的不足,他的書法功力深厚,但是格調太低,他的篆書尚可,行書和楷書太俗,略高一老幹部水平。

但是書法上,他一直致力於書法和傳統文化相結合,他自己也身體力行,每天在頭條發一個單字,並且配以文字的解釋,大有普及書法的架勢。

這種方式是好的,畢竟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

不知道你怎麼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