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吳,一個永遠嘴饞的潮汕人。

頭幾年出來讀大學的時候,去喫飯總是會在菜單上面找一種蔬菜,心裏想的是,這種蔬菜在潮汕這麼常見,而且也很便宜,別的地方應該也有很多吧,沒想到這種潮汕的家常蔬菜,在外面真的是哪裏都喫不到(除了潮汕菜館),甚至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沒錯,這種我在外面日夜思念的蔬菜就是芥藍!

芥藍(也叫芥蘭)是一種南方比較常見的蔬菜,主要分佈在兩廣地區以及福建、臺灣等,葉子顏色較深,有白花以及淡黃色花兩種,白花比較常見。芥藍中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纖維素、蛋白質、氨基酸等等,還含有一種特殊的有機鹼,使它帶有一定的苦味,能增進食慾,增強胃部蠕動,助消化。另外,據說芥藍還是一味中藥,它裏面含有一種中藥成分叫金雞納霜,有清熱降火的功效。所以說,芥藍真的是一種非常好的蔬菜。

在很多地方,芥藍並不受歡迎,很多外地小夥伴甚至連芥藍這種蔬菜都沒聽過,可能是其本身帶苦味,所以人們對它並不感冒。然而在潮汕地區,芥藍與油菜(菜心)屬於最普通的家常菜,潮汕人並不討厭它自身所帶的苦味,這種苦甘味跟日常喝的工夫茶相比並不算什麼。

芥藍有白花與淡黃色花之分,兩種其實味道差不多,除了分花色,按照其莖的大小潮汕人還將其分爲普通芥藍與芥藍筍。普通的芥藍,莖部不是很大,整棵菜都能喫,特別是葉子,雖然其苦味大多集中在葉子上,但是這根本掩蓋不了它的美味。而芥藍筍就不一樣了,它的莖出奇的大,就像筍一樣,所以得名芥藍筍,而等到它的莖足夠大的時候,邊上的葉子早已變老不適合食用了,所以芥藍筍主要是喫它的莖以及頂上的花。

烹飪方面,潮汕這邊的芥藍以炒爲主,在潮汕人看來,潮汕小炒所講究的“猛火後朥香魚露”這個精髓在芥藍身上完全適用,首先猛火爆炒能讓芥藍保持脆綠鮮嫩,豬油是炒芥藍的首選,用的量稍微要大點,一方面用豬油炒出來的特別香,另一方面,芥藍吸收了豬油之後,口感不會澀,而魚露裏面的則能跟芥藍裏面造成苦味的有機鹼反應,使芥藍的苦味得以減淡甚至消失。一盤潮汕口味的清炒芥藍,沒有放肉,卻因豬油的關係而充滿了肉香,看起來素,喫起來卻不素,而且口感脆爽清甜,完全沒有芥藍的那種苦味,怎能不讓人喜歡呢!

芥藍的味道跟香菇特別搭,記得家中炒芥藍就經常跟香菇一起炒,先把香菇和五花肉爆香,再將芥藍下鍋爆炒,而如果將五花肉換成豬油渣,那就更香了。芥藍跟芥藍筍除了喫的部位側重點不同之外,基本上沒區別,炒芥藍是香,注重調味,而炒芥藍筍需要將莖切成片,由於都是莖,所以看起來比較清淡,喫起來比一般芥藍要清甜,還能搭配一些乾果,像是腰果這些。

而說到這個芥藍,就不得不提潮汕地區一道備受歡迎的菜,那就是我們每個潮汕人都耳熟能詳的芥藍牛肉了。芥藍牛肉是潮汕一道非常著名的小炒,牛肉和芥藍在潮汕人眼中就是最佳的搭檔,兩者在一起能碰撞出一種得天獨厚的滋味。這道菜最重要的就是牛肉的處理,牛肉事先要用生粉以及沙茶醬醃製入味,將芥藍用豬油炒熟,然後用旺火快速將牛肉爆炒,牛肉爆炒的時間一定不能久,一般幾十秒就夠了,要不然會老,然後澆到炒好的芥藍上面就好了。這道菜的味道,不是潮汕人是不會懂的,特別是對於許多像我一樣在外的潮汕人,這道菜的誘惑更是無法阻擋,這就是夜夜思念的鄉味啊!

事實證明,本身帶苦澀味的食物大多都對人特別有好處,而潮汕人向來就對苦澀味的食物情有獨鍾,比如橄欖、油甘還有今天說的芥藍等等,所以說,真的得佩服我們潮汕老輩人對於食材選擇的高明!

本文由每天都在鬱悶的老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務必通知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