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壹财信》初墨,发自广州

在新三板挂牌的盛世大联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世大联”),转战港股,靓丽报表背后难掩“粉饰”的痕迹,而毛利率的大幅下滑,对于在微利边缘徘徊的盛世大联而言,则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堪忧。

值得一提的是,盛世大联曾向终端消费者赠送回扣,此举令人“大跌眼镜”。由此盛世大联也受到监管层的处罚,而其身后“粗放式”的业绩增长“手段”,凸显经营合规风险骤增,潜藏诸多不确定因素。

持续盈利能力堪忧

成立于2007年的盛世大联,主营业务为保险代理业务和车管家服务业务。

据招股书,盛世大联2015-2017年的收入分别为2.39亿元、4.52亿元、8.17亿元,2016-2017年分别同比分别增长89.16%、80.83%。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为2.82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158.58%。

净利润方面,盛世大联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0.29亿元、0.48亿元、0.78亿元,2016-2017年分别同比增长63.72%、63.15%。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0.17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367.89%。

表面上看,盛世大联在报告期内的营收净利达到了双丰收,但《壹财信》注意到盛世大联的报表的靓丽似乎难掩“粉饰”。

据招股书,盛世大联2015-2017年的应收账款分别为4,298.4万元、9,793.8万元、168,67.4万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21.68%、20.65%。2018年第一季度的应收账款更是达到了194,56.1万元的高位,占收入的比例高达69.11%。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据《壹财信》统计,盛世大联同行企业2015-2017年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的均值分别为23.98%、13.6%和13.88%。显然,盛世大联报告期内赊销“突击业绩”状况较为明显。

更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盛世大联的毛利率还出现了大幅下降的现象。

据招股书,盛世大联2015-2017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1.9%、25.4%、17.9%,2018一季度更是降到了14.4%。毛利率在报告期内大幅下降,2018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比2017年同期少了3.8个百分点。

对于微利边缘徘徊的盛世大联而言,随着毛利率大幅下滑,未来持续盈利能力堪忧。

向消费者赠送巨额回扣受罚

除了毛利率“滑铁卢”的问题外,盛世大联经营状况同样值得担忧,在报告期内还存在两起违规事件。

据招股书,2017年12月,盛世大联的全资附属公司成都盛大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简称“成都盛大”)因任用不具相关资质的的高级管理人员(陈某),被中国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处于人民币7万元的罚金,同时,陈某也被处以人民币4万元的罚金。

2017年12月,成都盛大因曾向终端消费者赠送人民币43.6万元的回扣而被中国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处于人民币30万元的罚款,同时,成都盛大的相关经理也被处于人民币5万元的罚款。

除了上述违规事件外,盛世大联报告期内还存在着一起合同纠纷。

据(2014)闸民三(民)初字第2234号,被告上海盛世大联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盛世大联曾用名)因逾期未付增补工程款被上海浦东富成建筑装饰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浦东富成”)告上法庭,并于2014年9月3日立案审理。

2015年9月22日,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判决盛世大联支付浦东富成装修工程款、逾期付款违约金合计561,205元,并要求盛世大联以467,000元为本金,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同期贷款利率,自2014年7月29日起计算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来计算,并支付相应的逾期付款利息。除此之外,盛世大联还需支付本诉案件受理费、反诉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造价鉴定费和司法鉴定费合计49,338.7元。

据(2015)沪二中民二(民)终字第3003号,盛世大联不服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的判决,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16年5月9日,法院驳回该上诉并维持原判,盛世大联支付了二审案件受理费31,120.5元。

内外问题摆在面前,盛世大联选择在这种状况下赴港上市,或非明智之举。

注:本文为《壹财信》原创,首发1caixin.com,转载须注明完整来源,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