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一部争议巨大的电影。影片的制作精良以及李安的执导为这部电影埋下了不少噱头。?

先来说说制作是如何的精良,我想这也是一大部分人去看这部影片的原因。120FPS×4K×3D这几个数字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最吸引人的应该就是所谓的「120帧」,帧是最小的单幅影像画面单位,120帧即是每秒120张画面。戈达尔说过:「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从电影诞生日起,人类已经接受了超过100年的24帧电影,初次听到时觉得有些可笑,相比之下这么久以来不仅是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甚至研究电影的学者都在这么低劣的品质下欣赏著一部部作品,虽然这是普通人眼最容易接受的速度。而120帧,画面更清晰、更真实,纤毫毕现。这对演员有著近乎苛刻的表演要求,表情动作细致到不允许有一丝不诚恳。于是这次李安的「120帧」革命是在向观众展示电影的未来。

凭借《少年派》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李安确实是擅长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其第一部外语片是《理智与情感》(改编自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到现在还记得当初看这部影片时所给予我价值观上的震撼。一位东方导演竟能将西方价值观中,人类情感的细腻与讽刺表现得如此到位。《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同样也是由同名小说改编,看了网评,很多网友都说剧本选错了,实则我想这也是无奈之举。为了配合「120帧」这样的大制作,注定许多震撼的场面是要摒弃的,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从戏剧三要素「目标、阻碍、冲突」三个方面来说已经是个不错的选题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技术,我不会像拍这个小说,小说本身就以感官为主,是一个思绪性、意识流的电影,所以和新媒体必须结合。我不是一个做科技的人,我只是想用新的眼光来看问题。内容和技术不应该分开,最终电影还是一场检验人性的过程,内心活动依然是最重要的。」李安的这段话解释了自己选择这部小说的原因。好看的电影太多,有意义的电影太少,更不要说是这样展现人类科技革新的电影。从这个角度出发,即使是对这部片子剧情嗤之以鼻的人,也该闭嘴吧。

可惜的是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很多带有讽刺性质的矛盾点都处理的很隐晦,让整部影片宛如一杯索然无味的白开水,没有亲身经历过比利的故事的人也许真的体会不到导演所想表达的真正含义,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片子的影评会处于两个极端的原因。

这部影片在我看来更像一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因为画面的真实感,更由于影片规格的狭隘,但这也是早有所料,毕竟由于「120帧」不能有太多过于大的场面。整部电影都是由比利视角出发,展现了他的所思所想与经历。

1、比利英勇的救了战友并且近身徒手杀死了一个敌人/比利最交心的战友差点惨死,在慌乱中看著一个敌人死去敌人人痛苦的表情记忆犹新

2、回到美国成为了所有人的英雄,参加各种见面会,派对,接受著平民们敬仰的目光/所谓的英雄回到美国,参加各种商演、电影成为了赚钱的工具

3、伊拉克战争的吃紧,军人在战场上每日面对著生死和炸弹/用战争来保卫的国民对此似乎更多的是漠然与嘲弄,甚至戏虐的问b班战士是不是搞同性恋。

4、各自有故事的少年们在战场上挥洒热血英勇杀敌/因为砸了姐夫的车才入伍的比利与其他人一样,如果没有战争当作借口,他们只是杀人的机器

5、比利爱上了特别的啦啦队女孩儿想要跟她私奔/啦啦队女孩儿爱上的是「英雄」比利,并告诉他应该回战场

6、战争没有结束,狂欢结束后要继续回到战场保卫国家/当利益最大化后,价值不复存在时,b班又被丢回战场送死

以上这些矛盾和反差都和美国当代主旋律息息相关,不知道作为观众的你们看到的是哪一种《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 。男女主角的表现都非常到位,男主因为ptsd而在各种受刺激时表现出的反应非常真实,女主戏份虽少但是眼神流露也是可圈可点

诚然,没有科技支撑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或许真的非常普通,但这部影片就是建立在此之上的。只有感受到战争的真切才能感受到影片的内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