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三月二十四日開示

  這幾天有幾位同參道友,發心要把我說的話記錄下來,我看這是無益之事。佛的經典,祖師的語錄,其數無量,都沒有人去看,把我這東扯西拉的話,流傳出去,有什麼用呢?

  佛教傳入中國至今,流傳經、律、論和註疏語錄等典章爲數不少,最早集成全藏,始於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命張從信往四川僱工開雕,至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凡歷十三年而告成,號爲蜀版《大藏經》,世稱爲北宋本,最爲精工,惜久已散佚。

  此後宋朝續刻大藏經四次,最末一次,系理宗紹定四年(1231),於磧砂之延聖院開雕藏經,至元季方告成,世稱爲磧砂版。此藏見者尤少;惟陝西西安開元、臥龍兩寺猶存孤本,尚稱完壁。於是朱慶瀾等發起影印,並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在上海組織影印宋版藏經會,籌劃款項,積極進行。先派人赴陝西點查冊數,計共六千三百十卷,所殘缺者僅一百餘卷,以北京鬆坡圖書館所貯之宋思溪藏殘本補之,不足,又託我將鼓山湧泉寺磧砂藏內《大般若經》、《涅槃經》和《寶積經》補足之。於是這埋沒數百年之魂寶,遂又流通於全國矣。但本子和帳簿一樣,翻閱不便,這是缺點。明代紫柏老人,發起刻方冊佛經。嘉興版方冊經書流通後,閱者稱便。

  最近杭州錢寬慧、秦寬福兩人,看見僧人賣經書給老百姓做紙用,他們便發心,遇到這些經書就盡力購買,寄來雲居。我山現有《磧砂藏》、《頻伽藏》和這些方冊經書,已經足夠翻閱的了。

  本來一法通時法法通,不在乎多看經典的。看藏經,三年可以看完全藏,就種下了善根佛種。這樣看藏經,是走馬觀花的看。

  若要有真實受用,就要讀到爛熟,讀到過背。

  以我的愚見,最好能專讀一部《楞嚴經》,只要熟讀正文,不必看註解。

  讀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後文,以後文解前文。

  此經由凡夫直到成佛,由無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聖六凡,修證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詳詳細細的說盡了。所以熟讀《楞嚴經》很有利益。凡當參學,要有三樣好:

  第一要有一對好眼睛

  第二要有一雙好耳朵

  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

  好眼睛就是金剛正眼,凡見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識好歹,別聖凡;

  好耳朵就是順風耳,什麼話一聽到都知道他裏面說的什麼門堂;

  好肚皮就是和彌勒菩薩的布袋一樣,一切好好醜醜所見所聞的,全都裝進袋裏,遇緣應機,化生辦事,就把所見所聞的從袋裏拿出來,作比較研究,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有所根據了。

  你我要大肚能容撐不破,大布袋裝滿東西,不是準備拿來作吹牛皮用的,不要不會裝會,猖狂胡說。

  昨夜舉潙山老人的話:“出言須涉於典章,談論乃旁於稽古”,所以典章不可不看,看典章會有受用。我胡言亂語,拿不出半句好話來。少時雖愛看典章,拿出來只供空談,實在慚愧。

  古人的《釋氏稽古略》、《禪林寶訓》、《弘明集》、《輔教編》和《楞嚴經》可以多看,開卷有益。

相關文章